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用老手艺祝福孩子们平安长大

2016年02月05日 09:24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记者 吴卓尔 通讯员 张静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买东西越来越方便,很多桐乡人都不知道“狗头帽”是何物。而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狗头帽”却是不少桐乡农村孩子的标配。每到过年前夕,家中老人就会亲自动手,为孩子缝制一顶独一无二的“狗头帽”。

  近日,家住凤鸣街道宋家浜的孙文生与陈文和两位老人受人所托,又开始缝制“狗头帽”。今年85岁的孙文生在8个月大时就到了婆家做童养媳,19岁时,丈夫的堂弟娶了亲,她便和堂弟媳陈文和成了无话不谈的闺蜜,两人经常在一起说话、学做针线活。

  在孙文生与陈文和的手工盒子里,记者看到很多彩色布头、各色丝线等材料,她俩说,做一顶简单的“狗头帽”大约需要两三天,制作时无需画图和模板,全凭记忆和一双巧手。“除了‘狗头帽’,我们还会做‘虎头帽’、‘荷包’等物件。”孙文生告诉记者,那个时候,小孩子夏天要戴“虎头帽”、冬天要戴“狗头帽”,尽管款式差不多,但是上面绣的花纹,则是各家有各家的喜好。“为什么这个帽子要叫‘狗头帽’,而不叫‘狮子帽’或者其他好听点的名字呢?”陈文和听到记者提问,就笑了起来,她说:“那时候都说贱名好养活,所以很多人的名字里也带‘狗’字,戴‘狗头帽’就是希望能讨个没病没灾和平安成长的吉利寓意。”那时,家里农活多,她们说,做针线活都是见缝插针,什么时候手头空了,什么时候做上几针。

  今年年初,有人找到孙文生,希望她能为自己刚出生的小孙子,在过年前缝一顶“狗头帽”,于是她便找到陈文和帮忙。“现在我俩眼神都不好了,手也不像从前那样灵活,做一顶‘狗头帽’得比从前多花一倍时间。”

  看着老人手中的稀奇玩意,不少年轻的村民都觉得很新鲜。孙文生遗憾地说:“现在别说会做‘狗头帽’的人少,见过的人也不多了。”她希望有年轻人可以跟着她学,让这门老手艺能永远传承下去。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新闻标签:编辑:王志杰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