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馄饨担

2016年01月18日 10:04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乐忆英

  馄饨作为一种风味小吃,深受百姓喜爱。据史载,馄饨至少早在宋朝就已经有了,甚至连馄饨汤都很讲究,《金瓶梅词话》第七十六回中这样写道:“西门庆吩咐春梅,把肉鲊打上几个鸡蛋,加上酸笋韭菜,和上一大碗香喷喷馄饨汤来。”

  在桐乡,无论是镇上还是乡村,每年农历六月初六都有吃馄饨的习俗,因而这一天家家户户裹馄饨,俗称“六月六,吃口馄饨长块肉”。

  馄饨有大馄饨、小馄饨之分,大馄饨的皮子大一点、厚一点,里面的馅儿也多一点。而小馄饨与它的名字一样,皮子小而薄,馅儿少,与裹大馄饨的方法也略有不同。包时取小皮子一张摊于掌心,竹片挑入少许肉馅儿轻轻一握,已然包好,十分快捷。以前的街头小吃,一年四季最常见的就是馄饨:现做现卖,皮子薄,肉馅新鲜。馄饨好吃,主要凭一锅高汤考究,用鸡架鳝骨吊出,其汤一碧到底,馄饨盛到碗中,撒上葱花,香味扑鼻,令人垂涎欲滴。

  民国时,杭嘉湖各集镇上都有卖馄饨的小贩,他们走街串巷,挑一副担子卖馄饨,俗称“馄饨担”。馄饨担子用毛竹做成,将近一人高,一头是放烧着柴的行灶,冒着烟气水汽,一头是碗具和柴爿,中间当扁担用的一排木橱抽斗,分别存放馄饨皮子、肉馅、蛋丝、紫菜、调味品等等。

  馄饨担属于行商,以敲竹梆代替吆喝,这个习俗的发明者不知是谁,总之,很快传遍江南各市镇,并且约定俗成,不仅杭嘉湖,连苏州无锡一带的馄饨担也是以敲竹梆招徕生意。竹梆装在馄饨担前,用竹管做成,在竹管中开一条长槽,再用一条细硬木用以敲打。

  “笃笃笃,笃笃笃……”竹梆声自远而近,一个人挑了这副馄饨担子到处走,成了一爿流动的馄饨店,极受百姓喜爱。无论是黄昏,还是深更半夜,只要“笃笃”一敲,吃客闻声而来,现煮现吃。尤其是漫漫冬夜,饥肠辘辘的夜归人路过时,要上一碗馄饨,再舀半匙辣椒末,就着担前摇曳的灯光“嗤呵嗤呵”地吃,虽然不能吃饱,但一碗热腾腾的馄饨下肚,至少也暖和了疲惫的身子。

  这种只打击作响以代市声的做法,除了馄饨担的竹梆声外,其余在各地是不尽相同的,如苏州卖糖粥是打木梆、卖圆子打竹筒,而乌镇的白扁豆粥担和石门的圆子担则敲着竹板。

  丰子恺先生的散文《午夜高楼》中也描写了这种叫卖声:“黄昏一深,这小市镇里的人都睡静了。我躺在高楼中的凉床上所能听到的只有两种声音,一种是‘柝,柝,柝’,一种是‘的,的,的’。我知道前者是馄饨担,后者是圆子担的号音……”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新闻标签:编辑:王志杰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