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乌镇镇概念性总体规划公示与意见征询

2015年12月17日 09:48 来源: 桐乡新闻网 作者:

  ——规划背景

  为更好的满足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需要,实现旅游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打造一个融小桥流水传统特色和现代互联网基因为一体,中西文化交相辉映的乌镇,在浙江省领导指示下,由桐乡市政府统筹指导,乌镇镇政府组织邀请国内知名规划单位高起点高标准地对乌镇镇进行概念规划咨询。

  本次概念性总体规划初步方案是在四家投标方案基础上,由中标单位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博采各家方案之长、并充分吸纳各部门意见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成果,作为指导后续乌镇镇城镇总体规划修编的前期战略研究。

  1.规划任务

  2.发展理念

  规划提出建设“互联网时代的共生城市”理念。传承水乡文化共生融合的精神内涵,彰显互联网时代互联共生的核心理念,回归到理想人居“以人为本”的不变追求,建设互联网时代的“共生城市”,实现共建、共享、共治。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人、线上与线下、古今中外四个方面的融合共生。

  3.目标定位与发展路径

  规划提出建设“国际风情小城、全球智慧名镇”两大目标。

  同时提出七大战略路径:1)产业提升路径:互联网与旅游业协同并驱;2)古今融合路径:传统水乡与现代基因融合共生;3)中外融合路径:国际化与本土化良性互促;4)人群融合路径:本地人与外来客融合共生;5)区域协同路径:小城镇与大区域互联共赢;6)城乡一体路径:城镇与乡村和谐共生;7)智慧运营路径:线上与线下全面融合。

  4.产业升级与融合发展

  规划提出紧抓互联网机遇,促进乌镇互联网与旅游业协同并驱和融合发展。

  在旅游功能提升方面,由传统观光游向精神文化型、智慧型深度体验游升级。在互联网功能拓展方面,由大而全模式向互联网会议会展、互联网智慧应用、互联网创新创业、互联网区域合作四大重点板块聚焦。

  5.空间营造与保护提升

  在空间组织方面,规划提出构建互联网时代下的城乡共生有机生长模式,形成“以水为脉、活力核、共生片区单元”的空间组织结构,形成规模适度、小巧精致、体现生态田园风情的城乡共生有机生长空间。规划延续江南水乡十字传统格局,以水系交汇处为中心场所,面向乌镇居民、游客和创客三类人群需求特征,营造十字活力聚合空间,促进多元交流融合。

乌镇镇区土地使用规划图

乌镇镇区城市设计总平面图

乌镇城市设计鸟瞰总效果图

  在古镇保护方面,规划提出保护第一的原则,对古镇“十字形”传统格局进行整体保护。规划古镇区以休闲旅游功能为主,在传统十字城市空间内植入多元新兴功能,激活中市,复兴南北栅。

乌镇古镇片区历史地段保护区划和风貌示意图

  在新区开发与传承创新方面,规划在古镇区外围重点布局五大功能片区,作为承接未来乌镇新兴功能的战略空间平台。

乌镇功能板块分区示意图

  互联网大会会议会展片区。围绕会议中心和萦绕的水系,复合互联网大会会议、会务、媒体、接待等功能。

乌镇互联网大会会议会展片区规划设计图

  城市综合服务区。作为古镇功能拓展、服务提升完善的重要片区,以水网十字为核心,形成城市综合活力中心。

乌镇城市综合服务片区规划设计图

  创新创业片区。将原有工业厂房进行改造,打造以创客为主体的创新创业基地。

乌镇创新创业片区规划设计图

  6.城市特色与风貌弘扬

  一是打造全域游览、多元主题的休闲游憩网络。依托镇域密集水网,构建江南水乡水上游览环线、休闲骑行网络、生态主题公园和滨水公共开放空间体系,提供多元深度休闲体验,营造新江南水乡“慢静闲、优雅乐”的生活方式。

乌镇水上游览环线和休闲骑行网络引导图

  二是构建全场景展现、古今传承的文化体验空间。传承历史文化脉络,打造“乌镇历史文化环廊”。面向未来互联网时代发展,打造“乌镇互联网文化体验核心轴”,构筑触手可及的数字文化体验空间。

乌镇古今文化空间网络引导示意图

  三是加强景观风貌特色引导,营造新水乡诗意空间。在城乡尺度,塑造“城在园中”、“城在田中”、“绿在院中”、“绿在空中”的生态田园小城镇风情。在镇区尺度,延续传统江南小镇的整体风貌,建立旧城和新区之间建筑风貌的对话和共鸣。

乌镇镇区景观风貌分区引导示意图

  7.城乡统筹与乡村复兴

  规划提出优化城乡空间格局,实现全域功能一体化组织。

  重塑乡村多元价值,植入新兴功能,重点构建创新体验型、休闲度假型、生态农业型三类村庄发展模式,全面复兴乡村地区。

  8.智慧交通与慢行生活

  区域交通组织确保立体开放、快捷高效。完善复合立体的“轨道网+高快速公路网”双快网络交通支撑系统,构建以乌镇为核心的1小时生活休闲圈。

  镇区交通组织确保慢行主导、公交优先。首先,引导镇区交通流的减量和管束。建立区域联动、动态诱导的镇区交通容量调控系统;建设“游客换乘中心+游客服务终端”的2级旅游集散体系,设置4处换乘中心。

  其次,建立以“公交+慢行”为主导的模式。建设“一轴一环三放射”的综合公交走廊、36公里的连续慢行绿道网络、25公里的“环形+放射”水上路线,串联主要公共空间和活动中心,并通过5处水陆转换点便捷换乘。

  此外,实施差异化管制和引导。划定三类慢行分区,形成慢行主导区20个,慢行优先区14个,慢行鼓励区10个。

  9.智慧运营与智慧服务

  搭建乌镇大数据实验室,建设线上乌镇智慧运营中枢。重点推进城乡信息CIM平台等城市运营系统建设,优化政府治理、实现商业应用、鼓励公众参与。

  建设智慧生活服务平台。涵盖智慧旅游服务、智慧社区服务、智慧创新创业服务,促进线上与线下全面融合,实现各类人群的宜居宜业生活与共生共赢。

  ——期待您的建言献策

  围绕乌镇未来的目标定位、战略路径、产业发展、空间营造、城市特色、城乡统筹、道路交通、智慧城市或其他任何您感兴趣的内容,说说您的想法吧!

    您可以登录我们的规划公众参与平台:

    http://wh.urbandatalab.com/wuzhen/wuzhen.php,浏览乌镇2015概念性总体规划,并提出您的意见。

    您也可以通过微信直接回复我们,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网页留言等形式发表意见和建议。

  微信号:搜索“乌镇发布”,或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号,时刻掌握乌镇镇概念性总体规划编制动态。

  

  电子邮箱:wuzhenguanweihui@163.com

  网站:桐乡新闻网www.txnews.com.cn

    乌镇2015概念性总体规划方案还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会场设立了主题展区,同时在相关新闻报刊媒体广泛开展方案公示、意见征询等活动。

    本次规划公示与意见征询活动由桐乡市乌镇镇人民政府和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组织开展,清控人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等单位提供相关支持。感谢您的参与!

 
所属专题:
来源: 桐乡新闻网 新闻标签: 编辑: 吴俊华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