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正是这句话,在生活面临困境时,支撑她与家人渡过难关

2015年10月14日 09:24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记者 陈松

  从小失去母爱父爱的她,在婚后才得到了久违的爱护和照顾。为此,她怀着感恩之情,也倾尽所有去爱家人。她就是家住洲泉镇后塘村的吴秀华。

  上个世纪60年代,吴秀华从苏州嫁到洲泉镇后塘村。婚后,这个家庭历经波折,丈夫中风,婆婆瘫痪,经济状况每况愈下……在生活面临困境时,正是“家和万事兴”这句家训,支撑她与家人不离不弃,挺过那段艰苦岁月。后来,儿子娶了媳妇,家里也从没闹过婆媳矛盾,秘诀同样在于这句话。

  公婆当她亲女儿   她用所有报答爱

  吴秀华出生7个月时,母亲去世。16岁时,父亲也撒手人寰。上世纪60年代,吴秀华嫁到了洲泉镇后塘村。自小婆媳矛盾的故事听多了,吴秀华原以为苦日子会继续下去,没想到,她遇到的是待她如亲生女儿般的公公婆婆。

  “那时候,我在外面干农活,婆婆知道我身体差,干活容易累容易渴,每天中午跑大老远给我送水送饭。”吴秀华说,有时候,晚上收工回家晚,婆婆还特意给她留好热饭热菜。吴秀华回忆起过去的艰苦岁月,公婆的恩情与体贴让她倍感温暖。

  2000年,吴秀华的丈夫中风,家里7亩8分地的农活全部压在了她一人身上。顶梁柱倒下了,吴秀华义无反顾地扛起了整个家。

  那段日子,每天早上4点多,吴秀华开始忙碌。烧好早饭,料理家务,在婆婆的帮忙下给丈夫喂饭,然后匆匆忙忙赶去地里干活。每每临走之前,吴秀华还不忘对丈夫叮嘱一句:“你坐在这里不要动,我去一下就来。”

  其实这是她安慰丈夫的话。丈夫中风时只有50多岁,想到余生将都要在轮椅上度过,吴秀华的丈夫不止一次想过要轻生。“那时候,我就告诉他,你多活一天,我就多跟你在一起一天,你不会走路,我教你。”吴秀华说。

  她真的做到了。“他脚抬不起来,我就栓个绳子在他腿上,帮他抬腿。就这样练了一年多,他能走了。”吴秀华说得云淡风轻,但对于她的丈夫来说,可以走路,就意味着重生。

  2004年,吴秀华的婆婆也跌倒了,再也没有站起来。婆婆又需要照顾,压在吴秀华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为了让婆婆不那么孤单,她白天都把婆婆抱下楼,和家人一起吃饭聊天,晚上再抱上楼。吴秀华说:“婆婆只愿意让我抱,亲女儿抱都不行,吃喝起居都由我来照顾,她才觉得舒服。”

  自己当婆婆以后  她做了个好榜样

  吴秀华生了两个孩子。她从小教育子女,到外面去不要跟人学坏。孩子犯错误了,她只骂不打,为的是让孩子明白事情的严重性,并且也给他们留下尊严。

  儿子结婚后,对于如何做一个好婆婆,吴秀华一直秉持着将心比心的态度。“媳妇到我家,就是我家的人,我不能跟她有隔阂,还要做个好榜样。”

  有时候,儿子和媳妇间有矛盾了,她不会偏袒谁,也不会视而不见,而是主动做个和事佬。有一次,儿子因为媳妇爱打牌而大发脾气,媳妇也不开心。她听说后便赶去,首先责备自己儿子:“夫妻之间不要吵架嘛,有事不能好好说?”然后把媳妇拉到一边,说起了体己话,待媳妇把心里委屈一吐而快后,她说道:“打牌总是坐着,对腰椎也不好。你看这次他又闹脾气,以后就尽量别去了。”自打这次以后,媳妇再也没有去打过牌。

  婆媳矛盾,在吴秀华和儿媳妇身上,从未发生过。有一年,出了个新政策,失地保险加2.5万元就可以转为职工保险。吴秀华觉得这挺贵,便和子女商量说,自己和老头子买一份就够了。没想到媳妇听说过,竟然一下子拍案决定了:“不,你们俩都要买。”还主动为他们交了钱,这让吴秀华颇为感动。

  如今,吴秀华的公公、婆婆、丈夫都已经不在了。每年过年,儿子媳妇不管多忙,都会全部聚拢到吴秀华身边,陪她吃年夜饭,让这个家重新充满欢声笑语。可以说,这一大家子,正将“家和万事兴”这句家训,用实际行动代代相传。

  吴秀华一家,上下左右分别是:女儿、婆婆、小姑、本人。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新闻标签:这句 家人 婆婆 媳妇 丈夫 编辑:匡万忠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