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他们或肢体残疾或智力残疾,大部分人生活不能自理 但他们的吃喝拉撒都有人来帮忙解决

在这里,他们感受着“大家庭”的温暖

2015年05月13日 08:43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记者 朱方红

  在乌镇有这样一个地方,它专门收留各种重度残疾人,或者肢体残疾,或智力残疾……吃喝拉撒几乎都要靠别人来帮忙解决。这里,就是乌镇镇重度残疾人托养所。今年,该托养所被评为“桐乡市扶残助残爱心单位”。

  生活上事无巨细老人们很放心

  重度残疾人托养所是一个特殊的大家庭,这里充满了爱与温暖。夏天来了,他们有防暑药来解暑;冬天到了,每一名残疾人都有一个热水袋取暖……几年如一日,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家”的温暖。

  2010年,托养所里来了一名手脚僵硬、身体残疾,并患有糖尿病等病症的老人郁大伯。老人刚来时,糖尿病日渐严重,各种并发症逐渐显现,只能长期卧床度日,所里的工作人员为了让郁大伯过得舒服点,每天都给他洗脸、洗脚、擦洗身体,不定期地为他修剪指甲、洗头……

  去年,郁大伯的糖尿病出现恶化,身体部分地方甚至出现了溃烂,护理人员不怕苦不怕脏,任劳任怨地照顾老人,在他身体出现溃烂的地方进行消毒,平时还陪老人家聊天、谈心,从而缓解郁大伯因为生病所遭受的痛苦。

  像这样的场景,在托养所里很常见。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吴大伯,肠胃一直不好,下肢肢体日渐萎缩,大小便等全都要护理人员陪同且帮忙才能完成。托养所所长凌晓虹告诉记者,住在这里的20多名残疾人大部分为重度残疾,而真正护理人员只有4个,工作辛苦不说,晚上还要轮流值班。“要不是护理人员吃得起苦,做惯了这样重力气的工作,不然仅让他们将卧床的老人扶起来,都是件困难的事儿。”凌晓虹说,此次能获得“桐乡市扶残助残爱心单位”,护理人员绝对是“功臣”之一。

  精神上关怀备至老人们很开心

  除了生活上事无巨细地照料,让这些重度残疾人免除后顾之忧外,精神上的关怀备至,也让老人们享受到了夕阳无限好的乐趣。

  陆兴泉老人喜欢每天抽点香烟,来了托养所1年多时间之后,将原来的2000多元积蓄全部花完了。老人就一直闷闷不乐,却又不肯告诉别人。

  有一次,凌晓虹在和陆兴泉聊天中,发现了他的异样,经过多次询问,老人终于将心中的苦闷告诉了她。原来在家时老人有老龄补贴金,听说现在进了托养所,补贴就没有了,随之想到抽根烟的零花钱也没有了,让他很苦闷。为此,凌晓虹专门向乌镇镇相关单位进行了了解,发现是老人自己弄错了,是取消了农村低保户而转为农村五保户,但这并不影响他的老龄补贴金。

  后来,凌晓虹带着老人专门去桐乡一家银行补办了银行卡,很快老人拿到了已累计1年多时间的老年补贴金,看着卡上的1000多元,陆兴泉老人乐开了花。

  在乌镇重症残疾人托养所,每周五下午还会给大伙儿开一次会,讲讲最近托养所的喜事或者乌镇发生的好人好事,让生活在此的残疾人随时了解外面的动态。大伙儿过生日,托养所还会给每个人送上一个小蛋糕。每年春节,大家还聚在一起吃年夜饭拿压岁钱,共度新春……

  采访中,记者看到托养所的硬件设施很齐全,400多平方米的文体活动室,有康复健身房、乒乓室、棋牌室、图书阅览室等,供残疾人在空闲之时娱乐,增长见识。

  托养所还不断完善残疾人活动室,增加文体活动器材和康复训练器材,并在所内建起了200多米长的观光长廊区,铺设了100多米长的鹅卵石健身路径、脚底按摩路段,供大伙进行一些适当适量的运动。为了愉悦残疾人的心情,托养所利用临河优势建造了100多米长的观光河岸和“享福”凉亭。

  今年76岁的申守根在托养所已经居住了6年。他告诉记者,因为糖尿病,他失去了一条腿,那时他感觉生活失去了乐趣,可自打来到这里,他每天都很开心,虽然不能下地走动,但有轮椅也能去外面晒晒太阳,和所里的老伙伴们聊聊天,打打麻将,让他觉得老年生活很安逸很幸福。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新闻标签:大家庭 温暖 残疾人 护理人员 乌镇编辑:匡万忠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