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赛场那么大,我要去拼一拼

2015年04月23日 09:13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记者 陈为民

  四月的桐乡恰逢繁花似锦的花季,红了桃花,绿了杨柳的康泾塘,一群怀揣梦想的少年,身着红色救生衣,奋臂划桨,一条条如同利剑般的皮划艇劈波斩浪穿梭在河面上,一时红的、蓝的在斜阳下的水浪中拖出一条条波浪的影子……

  这是一支由17名少年组成的皮划艇队,8女9男。记者看到,一些学员前腿成弓步,后腿跪着,两手握一支单面桨在艇的一侧划水;一些学员坐在前后都有甲板的座舱内,手握一支两端都有桨叶的桨,在艇两侧左右交替划桨,不时泛起水花,在清澈的水面上快速前进……教练沈维民告诉记者,前面的是划艇,后面的是皮艇。因这两种艇的比赛场地、距离、规则和裁判方法基本相同,因此两者被统称为皮划艇运动。

  平日里,他们分散在城北小学和桐乡六中,按年龄接受相应的义务教育。“肩宽、臂长、人高,灵活”是皮划艇运动员的首选条件,他们都是这几年被教练从桐乡的各个地方挑来的苗子。进入少体校皮划艇这个团队,首先是孩子要喜欢,有梦想。四年一届真正能从这里走出去的也就一两个。进入省队是他们为之奋斗的目标,在竞争激烈的当下,教练的执着和孩子的刻苦或许能打开未来之梦。

  选来的苗子,教练先花时间在室内游泳池教会游泳,然后每天进行必要的体能和平衡技巧训练,这些基础训练都有专门独立的场馆。还要在岸上观摩老队员在水里的实战训练,一段时间适应后才能下艇训练。“恶劣的气候条件,是我拉队伍训练的最好时机。”沈维民说,皮划艇翻身,人落在河里是常有的事,几个翻滚人游到了岸边,其他队员则帮忙把艇弄回来重新再划,冬天虽然冷,但孩子们不怕苦,都习惯了“打破平静”的训练模式。

  “让每一块好的材料,不要在自己手里浪费掉。”这是沈维民的执教原则。沈维民是桐乡少体校皮划艇运动的创建人。

  因为常年在河岸上指导训练,一坐就是几小时,30年来,沈维民患上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10年前动了大手术,但还是落下后遗症,久坐后直不起腰,时有走猫步的无奈。为保持相应的体能,沈维民改用每天上午游泳的方式锻炼自己体能。

  去年,团队来了一位助理教练李婧,配合沈维民进行日常执教训练。无论是风口浪尖的水面训练,还是枯燥乏味的室内体能训练,20岁的李婧既是“师姐”,又是一位严厉的“教官”。李婧告诉记者,她曾经也是“沈家班”的一员,后来在嘉兴退役。她把自己对皮划艇的这份爱和梦想融入执教中,全力帮助师弟师妹们追逐梦想……

  执教30多年来,带给沈维民最大的成就感是,1990年他发现了钟红燕这个好苗子。虽已退役、现在北京攻读博士学位的钟红燕,也常惦记着这位启蒙恩师,每次回桐乡,总会去看望他。后来,2000年出生的史莹莹,去年被送进了省队,在全国体能测试中名列第二,3个项目测试成绩排全国第一,目前跟着国家队进行激流皮划艇集训。也许,又一个经过他苦心栽培的皮划艇运动员,从这里启航走向世界。

  少年有梦,师者有梦,终成大志,这也许是对我市皮划艇运动项目的最佳阐述吧!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新闻标签:编辑:王志杰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