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他们成了“村里人”、开起了工作室、当起了讲解员

说说城管队员住村这一年

2014年12月18日 10:30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 记者 张卓君 通讯员 黄佳莉

  当冬日的寒风刮起,2014年已进入了尾声。桐乡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下派到村工作的17名队员,将从各个行政村回到各自的岗位上。他们中,有常在路上跑的执法队员、有藏在幕后的内勤人员,有刚参加工作的“社会新鲜人”、也有工作了好几年的“老兵”。在住村的一年中,17名队员扎根农村。踩在散发着芬芳味的土地上,尽心尽力为基层老百姓服务。一年的住村生活,给他们的人生打上了独特的标签。

  李晓峰关键词:“服务”

  人物:市综合执法局振东中队李晓峰

  所住村:高桥镇龙南村

  “我虽然是从农村出来的。但要住村,一开始还真不好上手。”李晓峰去年大学毕业后,就进入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

  因为缺少基层工作经验,他被派到农村,接接地气。“农村工作不算辛苦”、“多和村民们走动走动”……李晓峰还没去村里那会儿,一些住过村的“前辈”如此“教育”道。

  等李晓峰真正下到村里后,他发现自己的住村生活比原来听来的要真实得多。

  跟着村干部走访时,李晓峰发现,村民们在准备办事材料时经常会出现缺少证件照的情况,不得不来回跑,有些村民为此要跑个四五趟。“有的没有证件照,有的证件照底色不符无法采用。”李晓峰觉得,这对于年龄偏大、行动不便的村民很不方便。

  为了帮助村民们解决这一问题,李晓峰在村里成立了一个图文工作室,向有图文设计需要的村民免费提供服务。

  图文工作室就设在他的办公室里。一旦有人上门,李晓峰就会帮忙拍摄证件照或是做一些简单的电子设计,再利用Photoshop软件进行裁剪和调整,做好证件照的电子版。等照相馆冲洗出来后,李晓峰又帮助取回来。前来办事的村民,只需准备好其他材料即可,减少了他们在家、村委会和照相馆三地之间来回奔波的麻烦。

  除了协助村干部处理村里的日常工作,今年8月,李晓峰还组织龙南村新招录的村委会后备干部以及暑期返乡大学生志愿者,一起前往高铁桐乡站为出行旅客提供免费赠饮菊花茶、信息咨询服务和应急服务。

  钱晓丽关键词:“心细”

  人物:市综合执法局办公室钱晓丽

  所住村:梧桐街道百福村

  两年前,桐乡开展“进百村住千家联万户”实践活动时,钱晓丽就报了名,但直到第三批,她才接过了这根接力棒。

  “原本以为来村里是要做大事情,没想到等我到了村里,做的更多的是一些零碎的小事。”钱晓丽很细心,常常会在不同村民身上发现不少值得注意的小细节。

  村里有不少独居在家的孤寡老人,往往是子女在外工作无法回家照顾。其中情况较为特殊的是退伍军人高爷爷。

  说起这位老人,钱晓丽在未住村前就有所耳闻。因为这位高爷爷是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的一户结对困难户。

  第一次与高爷爷见面,是钱晓丽初到百福村。老人是村里的低保户,住在一间低矮的平房里,房屋因年久失修已残破不堪。老人原本有一个儿子,不幸的是去年夏天发生意外去世了。失去唯一亲人的高爷爷更加孤独无助了,成了村里需要特别关心帮助的对象。逢年过节,村里总会派人去慰问他。

  因年纪大了行动不便,高爷爷日常有什么生活需求,只能到村里来寻求帮助。今年,高爷爷来咨询如何缴纳数字电视费用一事。钱晓丽见状,帮助高爷爷补齐了全部资料,还亲自去营业厅帮助老人办理了数字电视视听费免缴纳手续,缴纳了前几个月所拖欠的费用。

  高爷爷家里的空调坏了,钱晓丽找人来帮忙维修;每逢过年过节,钱晓丽也会带着礼物上门,陪高爷爷聊聊天。

  钱晓丽此举在村民们留下了好印象。之后,有村民遇到不会操作数字电视遥控器等问题,都喜欢跑来村里询问。钱晓丽也乐得去村民家中走走看看,帮助他们解决些力所能及的问题。

  廖望关键词:“调解”

  人物:市综合执法局经开中队廖望

  所住村:河山镇五泾村

  “小廖调解工作室”是廖望来到五泾村后开设的一个工作室。鉴于自己在市综合执法局已积累了一定的基层工作经验,廖望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来当“老娘舅”,帮忙处理和调解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

  五泾村是由多个村合并而成的,历史遗留问题较多,村民之间的矛盾时有发生。工作室成立后,廖望常常利用空余时间,与镇、村干部一同走访全村农户,重点走访矛盾较多的村民小组和困难户,听取村民的意见和需求,帮助村委会化解村民间的小矛盾。

  邻里之间,即使是亲戚朋友之间也会产生矛盾。这不,有一对亲兄妹因为补助款分割问题闹到了小廖的工作室。“你们别急,喝口热茶,我们好好聊聊。”廖望先不急着做工作,而是劝双方慢慢冷静下来。

  等兄妹俩能够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后,廖望开始单独做思想工作。一来二去,兄妹俩又和好如初了。“村民有矛盾都是吵架要紧,要调解还得先把他们的火气给降下来。”廖望说。。

  住村期间,廖望还向河山镇主管信访工作的干部“拜师学艺”,每个月都参与旁听“市领导信访接待日”等调解工作,利用这些平台努力提升自己的调解沟通能力。

  今年3月,河山镇开展了取缔非法精干品加工企业专项整治。廖望所在的村里有3家非法精干品加工企业,部分企业主不同意拆除自己的加工企业。

  廖望与村干部一起给这些企业主做思想工作。由于他原来在单位也参与过一些拆违工作,更能从一名执法人员的角度给他们讲解相关政策。经过反复的上门工作,这些企业主都认识到自身行为的违法性,最终同意拆除。

  张佩瑶关键词:“三治”

  人物:市综合执法局振东中队张佩瑶
 

  所住村:高桥镇越丰村

  在一年前,如果有人问张佩瑶“三治”是什么?她只能摇摇头;而一年后,若再问她这个问题,小姑娘可以兴致勃勃地跟你唠上大半天。

  高桥镇是桐乡“三治”工作的试点镇。越丰村又是高桥镇“三治”工作的样板村,常常有来自省内外的考察团来村里调研。

  张佩瑶来到村里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学当一名“三治”工作的讲解员。对“三治”工作一知半解的张佩瑶,硬着头皮接下了任务。

  “你这样讲太死板了,最好能多点真实生动的例子。”在一次讲解中,考察团中的成员忽然向张佩瑶提出了要求,这让她对自己的住村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说到底还是对基层工作不了解。”

  一年中,张佩瑶一边做好村里的本职工作,一边不断在网上寻找有用资料、向村干部请教、关注村里“道德评判团”的一举一动……要问“三治”工作知多少?如今张佩瑶一张口,就能讲出好几个“三治”的经典案例来。

  在村里,“三治”讲解员不是张佩瑶唯一的“头衔”。她更喜欢村里的小朋友们称呼她为“瑶瑶姐姐”。

  农村有不少孩子因为父母外出打工而由爷爷奶奶看管,存在作业无人辅导、溺爱等问题。张佩瑶居住的住户家,有一个读小学4年级的男孩。每次小男孩做作业,遇上不懂的题目,爷爷奶奶就没辙了。

  见状,张佩瑶主动帮助辅导起这个小男孩的功课。日子一久,小男孩很听“瑶瑶姐姐”的活,成绩也上去了。张佩瑶便萌生了开一个专门为小朋友所设的工作室的念头。

  “瑶瑶姐姐工作室”的开班,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暑假里,张佩瑶联系了相关部门和店家,请来专人举办兴趣活动,玩粘土、吹口琴、听讲座……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新闻标签: 内勤人员 参加工作 好几年 执法局 新鲜人 编辑: 匡万忠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