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再话皂林驿

2014年09月29日 10:07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 徐顺堂

  昔日的皂林东桥(吴荣荣供图)

  近日,我在网上拜读了有关桐乡皂林驿的几篇文章。文章均写得不错,就皂林驿的设置、盛衰等历史进行了详细的记载和考证,对挖掘桐乡的历史文化均有一定贡献。但美中不足的是,文章对皂林驿所处位置及大致面貌均未提及。

  很凑巧,因笔者自小爱动、喜欢追奇掠趣,故有幸在年少时亲眼目睹了皂林驿的遗址。

  记得那是在1953年清明节的第二天,我和三个同学去姐妹双桥踏青。那天,我们登双桥、数踏步、看帆影,妙趣横生,玩得不亦乐乎。我们来到西双桥北堍(即宗阳庙粮库),看了明代抗倭名将宗礼和他的战马坐骑两个坟茔。那时,宗阳庙早已不见踪影了。随后,我们在一个捉草(即割草)的小朋友指点下,兴致勃勃地沿运河纤圹走到东双桥北堍,再往北大约走了200米,就到了鲜为人知﹑早已废弃的皂林驿。

  皂林驿是一个石砌浜兜,东面连接南通运河、北通皂林村的一条小河。浜兜长约三、四十米,宽约五六米,可停泊八九只小船,三面的浜岸用花岗石叠砌而成。北面岸上,有一座石亭。记得一名正在地里锄草的老人告诉我们,乾隆皇帝下江南时,他乘的船曾在这里停过。

  那时,浜兜里水草满河,岸上杂草丛生,满目荒凉,令人悲叹不已。据说,1958年,建造机埠时,皂林驿的石浜岸、石亭被当地农民毁拆殆尽。从此,盛极一时的皂林驿,在桐乡的大地上绝迹,很少再有人提及了。

  据传,明嘉庆之前,桐乡还是一个草市的时候,皂林已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古镇。那时的皂林十分繁荣,河埠、街道、店铺和民宅夹运河而建,人们枕水而居,从西双桥西面的秀溪桥,到东双桥东面的皂林村,街道整齐,商铺林立,商贾云集,人流如织,来往船只川流不息。但在嘉庆年间,倭寇侵扰不断,烧杀抢掠无所不为,皂林居民难以安生,为避倭寇侵扰,人们在皂林望族陆费氏带领下,陆续迁往已筑城墙的桐乡定居。从此,这里日渐衰落,昔日的繁荣一去不返,只剩不足百户的皂林村。

  皂林处于京杭大运河嘉兴至杭州段的中心位置,又是从金牛圹到乌镇、衔接苏南及湖州等地的水路交通要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皂林就是吴越两国大战之地;元末,朱元璋的得力战将徐达、常遇春与张士诚于皂林一战,双方将士死伤无数,血流成河,后张士诚败北,落荒而逃;明嘉靖年间,倭寇沿运河侵扰,浙江总督胡宗宪麾下参将宗礼与倭寇一战崇德、二战石门、三战皂林,宗礼终因粮尽力竭,战死于秀溪桥畔的纤圹上……

  由于皂林地处交通要道、战略要地,因此,历朝历代对皂林特别重视。早在宋代,朝廷就在皂林设置驿站。元明两朝,此处均置驿寨、设驿舍,其中元朝设水驿,有船三十只、船工三百,明朝则设有专门管理驿站的驿丞。迨至清康熙十三年,朝廷还“添置腰站于皂林,设官马三十匹,夫二十名”,并在西双桥南堍至桐乡北门以碎砖、碎瓦铺就一条驿道。

  皂林驿站一则为官船提供纤夫、船工;二则运送本地官员到辖区内视察民情、灾情;三则接送或护送途中官员、官船;四则向途中官员提供膳宿;五则为朝廷与各地相互传递官文和其他信件。元明两代,嘉兴府境内兵事频繁,造成了皂林驿的败落。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扬州人季舜有出任嘉兴府同知,于康熙十九年带头捐出自己的俸禄,重建了皂林驿。其后,过了两百多年,民国时期的1912年,皂林驿最终被裁撤了。

  60年前的那次,我所见到的皂林驿,大概就是由季舜有重建的皂林驿之遗址。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新闻标签: 编辑: 王志杰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