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求是实验中学试水“课改”尝甜头

2014年09月23日 08:44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 记者 许惠良

  9月17日上午,记者在桐乡市求是实验中学814班旁听了一堂“特殊”的数学课。

 

  与传统课堂不同,这堂课完全不按常理“出牌”,座位不是整齐划一的排列,而是由6至7位学生围坐成一个个"U"型圈;课堂的主角也不是老师,而是站在讲台边讲解的学生代表……

 

  据校方介绍,这样的模式称之为“五三二”课改,经校内试行两年后,已从原来的七八年级推广至全校,涵盖每一门学科,2000多位学生。

 

  要知道,课改二字已是老生常谈,这些年来不少学校因为担心影响升学率而最终选择放弃。既然这条路并不好走,为何顶着诸多光环的民办中学会甘冒风险践行?其中的缘由,记者为您细细道来。

 

  传统模式不利成长校方引进高效课堂

 

  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都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每天轮流反复。

 

  在此期间,成绩好点的学生可能会提一些问题和老师交流,而成绩相对靠后的则产生厌恶情绪,甚至出现在课堂睡觉等不良行为。“两极分化很严重。”求是中学课改办主任金红潮回忆说,前些年,求是中学整体成绩虽然在全市名列前茅,但仍有不少学生的个性受到抑制,老师们照本宣科也得不到长足的教学历练。

 

  2012年,一次偶然机会,校方从江苏引进了一套高效课堂模式,经过学习内化改造细化,形成了一套适合自己学校的新模式,也就是文章开篇所提到的“五三二”课改。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主角

 

  “五三二”课改究竟是什么?说专业点就是通过自主先学、情境导入、大小展示等方式培养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性化发展,说通俗点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主角。

 

  每个学期开学,当别的学校忙着给学生布置作业时,求是中学的老师们却在观察每位学生,目的是将性格迥然不同、成绩各有差异的他们进行合理分组。

 

  求是中学正校级领导张国良告诉记者,按照分配原则,一般每个班会被划分为7至8个小组,每组6至7个人。“每位学生上课前都要对内容进行预习。”张国良说,一节40分钟的课,其中10多分钟被用于学生小组讨论,20分钟左右由学生代表上台演说,任课老师则站在一旁对整个环节进行掌控,遇到学生有问题时,出面进行讲解。

 

  今年9年级的学生罗依晴从7年级开始就上这种形式的课程,她告诉记者,原先班级内有些同学性格比较内向,不太爱提问题,成绩也迟迟上不去。

 

  自从实行课改后,通过小组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以及难点问题探讨,她却意外的发现了其中变化。“提问很积极,相互之间也更为团结。”罗依晴说,每堂课效率都很高,以至于同学们都认为一节课的时间过得太快,根本来不及开小差。

 

  对于孩子们的变化,家长们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去年下半年,一位家长听了学校组织的公开课后非常激动,思前想后给校方打去了电话。

 

  在电话中,该家长透露,孩子平时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表达,没想到经过学校的课堂锻炼后,能够从容地上台讲解,她觉得这样的方式很好,希望学校能够继续推广。

 

  整体成绩不降反升其他学校纷纷取经

 

  虽然各方好评如潮,但期间也有人提出质疑,认为这样的做法恐将影响学生成绩,最终导致整体升学率下降。

 

  那么,试水两年来,求是中学学生的成绩是否有所下滑?一组由校方提供的数据或许能让人释然。

 

  以全国希望杯数学竞赛为例,课改前,求是中学每次能拿到一两块金牌已经很不容易,而课改后,该校已经连续两年拿到8块金块。

 

  此外,在今年的嘉兴市期末联考中,求是中学7年级学生拿到11个考核指标第一,8、9年级均拿到10个指标第一,稳居桐乡市首位。

 

  3个月前的2014年中考,求是中学33人分数超700分,共有196人上桐高线,总人数又是遥居全市第一。

 

  “学生潜能挖掘,成绩不降反升,给了我们继续课改的动力。”据张国良透露,求是中学“五三二”课改试水成功后,业界都颇为关注,目前已吸引石门中学、桐乡十中、石门路学校等效仿,衢州白云学校、四川宜宾等省内外学校选派领导和老师来校蹲点学习,11月中旬,江苏洋思中学、上海闸北中学、山东杜郎口中学等省外名校将在求是中学举行课改研讨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新闻标签: 求是 中学 学校 成绩 课堂 编辑: 匡万忠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