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守住月饼的那点儿“习俗”

2014年09月04日 14:50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 俞富江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月饼原意是用来祭奉月神的供品,后来赏月与品尝月饼成为中秋团圆的象征。慢慢地,亲友之间开始“以月饼相馈,取团圆之义”。

 

  然而,前几年随着社会风气的变化,加上商家炒作的推波助澜,月饼的礼品外延被不断放大,月饼的赠送也不再是简单地表达亲友之间的节日祝福了,而是出现了形式化现象。在其俏丽的外壳背后,赢利的往往是那些会精打细算的商家,而对人们来说,除了能嗅到月饼的那股豪华味外,对凝固在月饼深处那种深沉的文化气息留恋还剩下多少?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过中秋节吃月饼,这已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传统习俗了,时至今日,月饼已成为一种精神价值的寄托物,一种传承民族文化的“接力棒”。然而,从现实情况看,这个“接力棒”似乎将要变成“结利棒”了,月饼里面“包”有更多的成本和利润。眼下,中秋节将至,一些商家不忘紧抓商机,忙于对月饼进行“深加工”,以追求其附加值。于是就有了一些“豪华月饼”、“礼品月饼”频频在市场上“露脸”,它们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这一趋势势必会导致月饼本身的文化价值、传承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少数商家的经济价值和营利工具,影响到人们对中秋节这一节日文化内涵的认识。

 

  其实送月饼关键是表达情意,送月饼也尽量不要挑选容量太多的,过中秋节最重要的是抽出时间和家人团聚,一起赏月聊天,让彼此感受到一份贴心的关怀和情义,那才是过节的真正含义。

 

  面对如今中秋节正慢慢丧失其文化内涵和魅力,变得越来越商业化,当务之急是收复失守的传统节日文化阵地,让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在现代化的土壤中找到新的生命力,还中秋节和月饼一个“本真面目”,否则当中秋节失去了“嫦娥奔月”、“月是故乡明”,而只剩下送来送去的月饼时才是传统文化的悲哀。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新闻标签: 编辑: 王志杰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