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城市“牛皮癣”,治你没商量

2014年08月27日 07:20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 记者 张卓君 通讯员 黄佳莉
 
 

 

 随处可见的“牛皮癣”。

 

  “办证138XXXX”、“开锁159XXXX”……相信市民对这类小广告并不陌生,道路路面、行道树、小区铁门等随处可见。这些“牛皮癣”有手写体的、也有黏贴式的,一旦被“染”上,都极难清理。

 

  一张张“牛皮癣”就像是贴在城市脸面上的狗皮膏药,影响了市容市貌和城市形象。今年,“市容市貌美化工程”开展以来,桐乡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采取多项措施,多方联动,强力推进城市“牛皮癣”清除专项整治工作。

 

  “牛皮癣”反反复复开放式小区最遭殃

 

  今年6月以来,市行政执法局联合市公安局城市管理机动警察大队以及相关物业管理公司加强了对“牛皮癣”巡查处置,重点确保市区和龙翔街道、凤鸣街道的主要道路,开放式小区,农民新村等“牛皮癣”易“滋生”部位的清除。

 

  同时,城管部门立下“军令状”,要求物业管理公司必须在两个工作日内把排查出的“牛皮癣”清理完成。目前已累计清除非法小广告2551处,现场制止散发传单广告26起。

 

  连续几个月来的整治效果如何?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庆丰路、世纪大道等多条市区主要道路。所见之处,甚少发现有“牛皮癣”的踪迹。但在一些开放式小区内,依然还能找到这些挥之不去的“牛皮癣”。

 

  “这种小广告清理一次过不了多久还会出现,根本没法弄干净。”说起这让人讨厌的“牛皮癣”,市区环北新村的居民们深受其害。环北新村是开放式小区,因为没有门卫和围墙,闲杂人员可以自由出入。不乏有张贴小广告者经常来此“串门”。

 

  记者在环北新村里转了一圈,在不少地方都能找到小广告“肆虐”的痕迹。小区楼道的电表箱是卡片式“牛皮癣”的最爱;白色的墙壁上是手写式“牛皮癣”的天下;铁门上则是黏贴式“牛皮癣”的地盘。

 

  同一广告、不同商家的“牛皮癣”还会互相“掐架”。在同样是开放式小区的兴安小区内,记者在一扇铁门上看到,同一处位置上竟层层叠叠贴上了十来张写着“拆装空调、水电安装”等字样的小广告。

 

  记者还发现,有些内容为“快取公积金”的“牛皮癣”堂而皇之地用上了公安部门的卡通图案,妄图“变身”成公益广告。

 

  “牛皮癣”治理有招光清不行还靠查

 

  “牛皮癣”为何屡禁不止?关键是有市场、有需求。“以‘办假证’的小广告为例,通常会在用工高峰期出现得较为频繁。”城管机动警察大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企业对新员工的审查要求比较高,比如要求提供毕业证、资格证等。一些没够上标准的求职者可能会“病急乱投医”,拔打“办假证”的电话。

 

  对于利用“牛皮癣”进行假牌假证制作、诈骗的行为,城管机动警察大队加大了对“牛皮癣”手机号码信息的采集力度,及时取证和统计违法通讯号码,对出现位置特征等相关内容综合分析,加强防、堵、除结合,将办假证者移送公安机关进行依法处理。

 

  截止到目前,公安部门共依法端掉两个“牛皮癣”窝点,查获了不少制假工具和用于乱张贴“牛皮癣”的作案工具,还抓获了3名违法嫌疑人。

 

  而针对开放式小区内的“牛皮癣”处理难题,城管部门也积极发动市民“群治”,动员各镇(街道)、社区、村委、物业管理、商业门店等建立联防共管体系。

 

  同时,呼吁市民群防群治,随时检查“小广告”乱张贴现象,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保障自身权益,远离这些“非法小广告”。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新闻标签: 编辑: 王志杰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