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世外桃源雁鸣兜

2014年07月28日 13:29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桐乡洲泉镇有个夜明村,因其走出了“高杆阿六”胡华六而广为人知,村名的由来是因为村内有一个自然村叫夜明兜。夜明兜又叫夜墨斗,其实都被叫歪了,它以前真正的名称是非常富有诗情画意的,叫雁鸣兜。

 

  这是有诗可以为证的。清代道光年间,洲泉诗人吴曹麟曾作《语溪棹歌》五十首,其中一首写的就是雁鸣兜:“不尽风光红蓼洲,芦花滩影夕阳收。雁鸣兜里雁爱鸣,望断人归廿二楼。”

 

  夜明兜位于桐乡洲泉镇与德清新市镇之间,各相距五六里,村南村北都是连片的荡田,以前没有大路可通,尽是些阡陌小道。村中有一条浜,东西走向,东端通大有桥港,西端折向北,与北面荡田的许多沟、溇相接。浜两岸树木郁郁葱葱,浓荫蔽日,有樟、朴、楝、皂荚等各种树木,还有竹林,将整条浜遮盖起来,俨然如森林一般。浜东端与大有桥港连接处,恰好有一株巨大的老樟树斜偃着,将浜口严严实实地掩盖住,港中来往的船只根本不知道这里面还有一条很长的浜,所以,即使是青白大日天里,这条浜也像夜里一样,黑森森的,像一只以前木匠使用的墨斗,这就是夜明兜又名“夜墨斗”的由来。由于浜很长、很深,也很幽静,所以浜里的鱼虾特别多,常有十多斤的鲤鱼、黑鱼出现。村中有一位姓朱的老农民,八十多岁了,他说年轻时候曾捉到一条二十多斤重的鲤鱼,化了一个多时辰,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鱼拖上岸来。第二天正好是他哥哥订婚的日子,酒席上摆满了鱼肉,宾客们大快朵颐。

 

  由于整个小村都掩隐在树木丛中,即使是炎夏六月,也相当阴凉。茂密的树林也引来了许多鸟类,其中有大雁,每到秋高时节,北雁南飞,常在此落脚栖息,雁鸣兜名称也由此而得。雁鸣兜闭塞的自然环境,在兵荒马乱的岁月,成了一大优势,成为别的村庄羡慕的地方,即使是在抗战时期,雁鸣兜里也从就没有发生过一起被强盗抢劫的事件。日本鬼子两眼一抹黑,也没有去“扫荡”一次,这在富庶而又水路极其发达的洲泉水乡,是极为罕见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强盗船无法摸到这个树林掩蔽着的小村落,雁鸣兜俨然成了一个世外桃源。

 

  村北有一条长溇,村民俗称捻泥溇,溇北便是一只大荡田,有小道通往新市镇,以前,村中男人出市,常很晚才归来,家中妻子担心,便在捻泥溇边瞭望等候,捻泥成了“望夫溇”,吴曹麟诗中的“廿二楼”,其实是“捻泥溇”的谐音。

 

  解放后,雁鸣兜的名称逐渐被夜明兜取代,“夜明”一词取自夜明珠,夜明珠古称随珠、悬珠,明月珠,其实是一种荧光石、夜光石,发光的特点是昼弱夜强,黑夜也能看见。雁鸣与夜明,在普通话中正好谐音,正合当时人们一切崇尚光明的愿望,便改了名,于是又出现了一个极为罕见的村名。

 

  相比而言,雁鸣兜诗意十足,夜墨斗形象通俗,而夜明兜极富颇有时代特色。一个小村三个名称,各具特色,这在桐乡乃至整个嘉兴市是非常少见的。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 文 颜剑明 摄 金卫其 编辑: 匡万忠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