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桐乡城市公交弱势群体关爱行动在路上

2014年06月11日 17:01 来源: 桐乡新闻网

  6月9日,由桐乡市残联举办的第七期《中国手语》(初级)培训班开班了。在这批学员中,出现了桐乡城市公交职工的身影,她们跟着来自浙江省残联手语培训中心的老师认真学习手语动作,仔细记录学习要点,力争将自己在这次培训中的所学进行传播。

 

  城市公交作为公益性服务性企业,承担着为全市老百姓提供便捷服务的责任。公交车驾驶员每天要面对成百上千的乘客,这其中不乏一群特殊人群,他们的世界没有声音,他们必须通过特殊的交流方式才能明白对方所说、所想,他们就是聋哑人,他们依仗交流的工具便是“手语”。有人说,“手语”是一种优雅独特的表达方式,是无声世界与有声世界的完美结合。但是对于公交职工来说它的意义更大,是化解与乘客矛盾、误解,托起公交无声服务的桥梁,是增进与乘客之间理解、沟通的手段,是传达公交人爱心、沟通心灵的工具。

 

  6月11日,手语培训第三天了。在“手语”培训第一天,来自江省残联手语培训中心的周老师告诫学员们的一句话让参加培训的桐乡城市公交职工胡春梅仍记忆犹新:“手语作为一种肢体语言,有着自身的复杂性和细腻性。不是简单的肢体摆动,而是要舞动我们的手指,加上各种表情,神情并茂,从而表达出一种意思。它学习的关键,是要勤学苦练以及发自内心的真诚。”

 

  在桐乡城市公交IC卡服务中心工作四年多的胡春梅,在工作中就吃了不少次不懂手语的“亏”。“碰到能写字的聋哑人还好,可以通过写字告诉我是否需要购买、充值或办理公交卡,但是碰到不会写字的就难办了,我们只能‘手舞足蹈’比划了。”胡春梅表示,能参加此次培训非常幸运,自己十分珍惜此次学习机会,将认真掌握老师传授的学习方式,牢记学习内容,争取学有所获。同时,在培训结束后,将认真总结学习经验,带领同事一起来学习。

 

  目前,桐乡市共有1.6万多名残疾人,其中听力、语音有障碍的占10.8%。这1800多名聋哑人在学习、求医、就业、出行和生活等诸多方面,都比其他类型的残疾人遭遇到更多的困难,但他们和健全人一样,有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更有着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强烈愿望,而他们正式通过“手语”及人物面部表情,即“察言观色”来判断这个人是否真的愿意与自己平等交流。

 

  桐乡城市公交相关负责人表示:“关爱聋哑人是我们公交企业应该做的,我们十分渴望能通过更多这样的平台,更好更全面地服务百姓。同时,希望组织公交职工学习手语,努力实现三个目标:一是通过学习手语,增加与特殊乘客沟通交流的方式;二是通过学习手语,提高服务能力,拉近与乘客的距离,进一步体现公交的优质服务理念;三是学习手语,进一步提高公交车驾驶员的文明礼仪、服务质量及关爱关怀,树立起良好的服务窗口形象。”

 

  无声的世界,需要更多关爱。学习手语只是桐乡城市公交在关爱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上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桐乡城市公交积极响应桐乡市委、市政府号召,将该项行动落到实处。该公司自2010年成立以来,推出了残疾人乘车优惠政策,公交车内设残疾人专座,鼓励他们多乘坐公交车出行,接触社会,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去年6月,该公司又为桐乡市各行政村(社区)辖区内符合政策的12641民残疾人办理了“公交爱心卡”,桐乡市年龄不满七十周岁的残疾人,持“桐乡公交爱心卡”乘坐桐乡境内城市、城乡公交线路,都享受到了全免优惠。

 

  随着多项优惠乘车政策的落实,公交车上残疾人的身影也越来越多。据桐乡公交IC卡服务中心负责人叶曙介绍,自2013年6月推出“公交爱心卡”至今,城市公交刷卡数达129316人次,而这个数据遇到元旦、清明、国庆等节假日还在上升,如刚过去的5月份,城市公交残疾人士刷卡数就达到了14469人次。这是一个好的趋势,是建设和谐社会、美丽幸福桐乡的映射,我们可以欣喜的看到,弱势群体正逐步走入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正努力跻身于城市发展的热潮中。

 

  桐乡城市公交对弱势群体的关爱行动还在继续,但我们应该明白,关爱这些弱势群体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此我们呼吁,让我们携手共同走进“无声世界”,让爱变成“声音”传进他们心田,共同营造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桐乡新闻网 作者: 任洪明 庄菊 编辑: 王志杰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