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78岁老人撰写出版回忆录《风雨岁月》,诉说过去的光景 当中描写旧时农作段落,如今已难觅,亦难懂

跟着“翻译”,读懂旧时农田里的时光

  去年春天,一位78岁的老人开始动笔写回忆录。时隔一年,他的回忆录《风雨岁月》出版。

 

  这位老人名叫钟景才,他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代知识分子、劳动分子。

 

  钟景才是个平凡人,但有着不平凡的事。他20岁出头时,已是灵安大公社万头牧场和太湖荡牧场的负责人;他曾单枪匹马去义乌购苗猪,以解牧场猪荒,与人合计去无锡卖香烟,为村民还掉贷款……

 

  问起写回忆录的初衷,钟景才说,目的很单纯,也不为图利,就是想让儿辈、孙辈等下一代们懂得,现在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

 

  翻看《风雨岁月》,写实的描写将我们带回到那段激情燃烧的特殊岁月。特别是书中描写旧时农作的段落,很多今已难觅。在钟景才的家中,他当起了“翻译”,才让我们读懂了那些年在农田里有着怎样的时光。

 

  垦畈田、捻河泥

 

  “农活很多,干农活是最辛苦也是最累的活,旧时农作的艰辛是难以想象的。”回忆起小时候的农作,钟景才很感慨,他说,自己7岁时就开始下田干活了,一天下来,往往累得骨头像散了架似的,连走路都困难。“面朝黄土背朝天,腰酸背痛步难开。”钟景才说,每年清明一过,便进入了农忙时期。种植农作物,首先要翻地,旧时全是人工,垦畈田用的是畈田铁耙,又大又重。一亩田,一个壮年人要翻一整天。“垦畈田是重力活,虽然这时天气已很冷,西北风狂吹,因为用力,也常常只穿单衣。”

 

  垦畈田虽然很累,但钟景才说,也有乐趣的时候,最开心的是莫过于垦出一些肥大的鳝鱼和泥鳅。拿回家烧熟,放一些新起的大蒜,便成了一道地地道道的农家菜。

 

  钟景才告诉记者,垦畈田时往往要在田横头留出一块做塘基,塘基一般四公尺见方,深约一公尺办,是用来积肥的,但那时候所谓的‘肥’就是河泥。“冬至前后,开始捻河泥了,田多田少都雇外地人来捻,自己也捻。”钟景才说,捻河泥是很苦累的活,天蒙蒙亮就开工,此时船头船梢上满是白霜。河水冰冷刺骨,握着水淋淋的捻杆,手往往冷得发抖,一会儿便冻僵了,“很多时候,捻一把就得哈一口热气。”

 

  饿着肚皮捻满一船,再吃早饭,此时太阳才刚升起。捻河泥的人,手上都生满了冻疮,手背上没有一处完整的皮肤,看着让人心发颤。“但是,不管再苦,也得捻河泥,因为来年开春,做秧田要用河泥,大田里也要用河泥,没有河泥做基肥,种秧长得不粗壮。”

 

  挑出塘泥、挑稻干泥

 

  “为了增加肥力,农民要把羊粪掺到塘基里,变成肥料,种田时把这些肥料挑到田里,就叫做挑出塘泥”,钟景才向记者介绍。

 

  挑出塘泥不是一件容易的活,担子重加上崎岖不平又松软的田塍路,稍不留神,人就陷到烂泥里动弹不得。“这活一定要身强力壮的青壮年才能干”,钟景才说,为了行走方便些,在一些常年不干的烂水田里挑出塘泥,常用一块长长的竹排垫在田里,人在上面挑担行走会轻松些。

 

  到了秋收之后,垦畈田时,让出一条畈田,挑到高地里,就叫挑稻干泥。“稻干泥是育桑的好土壤”,钟景才介绍,挑稻干泥要从田里挑到高地里,田和地高度相差好几公尺,必须架起长跳板,跳板有弹性,走在上面一愣一愣的,要时刻留心,步子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掌握好分寸。“农活,说穿了就是把泥土搬来搬去弄弄,冬天把河泥捻到塘基里,春天把塘泥弄到田里,秋收后再把稻干泥搬到高冈的桑树地里。”说到农活,钟景才显得很风趣。

 

  钟景才说,春夏雨水多,泥土再顺着雨水流到河浜里,沉淀下来,淤积起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在没有化肥的从前,青黑色的河泥就和人畜肥一样,是农家不可或缺的肥料。”这种耕作方式,在江南水乡沿袭了千百年,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使用了化肥后才渐渐停止。

 

  牵砻、打米

 

  捻好河泥,挑好稻干泥,便算真正进入了冬闲。“近冬至,其实也不是真正闲得无事可做,只是相对而言。冬天的农活主要是牵砻和打米。”钟景才说。

 

  牵砻,就是破谷取米,即把谷子外面的壳去掉。“砻状如石磨,由上臼、下臼、摇臂和支座等组成,上下臼的工作面上镶有硬木或竹齿,下臼固定不动,人推动上臼旋转,白臼便会相互摩擦,放入谷粒,便会使稻壳碾裂而脱离,再一起放入米筛里筛选,选出来的米叫糙米,稻壳叫砻糠。”回忆起当年牵砻时的场景,钟景才的思路清晰如昨。“糙米还不能吃,要打过才能吃。就是把糙米放入石臼里,用臼柱打,把包在糙米外面的那层薄薄的淡黄色的皮打掉,再放入米筛里筛选,留下来的便是白米,掉下来的便是糠。”钟景才告诉记者,在荒年,农民有糠吃,便是不错的选择了。他还说,农民也只有在这时,才能吃上饱饭。“干柴白米燥砻糠”是农作劳作一年的回报。但是这样的年份不多,旱灾、涝灾、虫灾等自然灾害层出不穷,每一次灾难,都可以把农民一年的收成化为乌有,农民这一年的盼望也会像肥皂泡一样破灭。

 

  车水、揪沟

 

  “在以前,农业生产全部依赖人力,靠双手双脚去完成。”钟景才的记忆里出现了一年劳作中,最苦最累的几项农作。

 

  众所周知,水稻的生长离不开水,但也不能淹没在水里,遇上旱年,就要把河里的水车到田里,遇上涝灾,就要把田里的水车到河里,这就是车水。“水车很大很重,车水很吃力,全靠两只脚去踩”,钟景才回忆着当时车水的场景。他告诉记者,车水是依靠人的体力去转动车轴,车轴上装有挡水板,靠连续不断的转动,挡水板便会带上水来。

 

  一架水车要4个人一齐用力才能踏得动,两组8人轮流踩,“踏车时手臂挂在一根横木上,人悬在空中,称空中走路”,钟景才说,车水不是件容易事,必须不停地踏才能不掉下来,所以4个人要步调一致。

 

  由于双脚不停地向下用力,血脉不调和,不小心会伤筋,因此当时得大脚疯(静脉曲张)的农民特别多,两只腿上下一般粗,用钟景才的话说,腿像廊柱一样,青筋暴出,弯弯曲曲像蚯蚓趴在皮肤上一样,看了让人起鸡皮疙瘩。“患大脚疯”的人行动不便,严重的还会皮肤腐烂,而且不容易治好。

 

  记者听得直皱眉头,“这在老底子是常有的事”,钟景才笑着说,现在的年轻人体会不到当时的情景“除了车水,还有揪沟呢,也是件气力活”。

 

  春花作物主要是大小麦、油菜和蚕豆,他们与水稻不同,不喜水多,所以种下后要及时开沟排水,小沟大沟是必须的,特别是揪麦垄沟,一定要深,所以特别累,一天也锹不了多少。“因为麦是旱地作物,从出芽到成熟,只要三趟水,否则影响麦子的成长。”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 记者 颜琴 陈亚萍 编辑: 王志杰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