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只怕头蚕罢

2014年06月09日 21:36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上世纪70年代桐乡采摘春蚕时的繁忙景象 李渭钫 摄
 

  蚕乡桐乡农村有一句俗语,老少皆知,叫“天勿怕,地勿怕,只怕头蚕罢”。头蚕就是春蚕,桐乡蚕农一年中最多要养五季蚕,即春蚕、夏蚕、早秋蚕、中秋蚕和晚秋蚕,春蚕是头一季,所以也叫头蚕。头蚕罢是指春蚕上山前后的一段时间,一般在四月中下旬,小满至芒种之间。这时候,农活突然忙起来,天气突然热起来,人们有点不适应,所以便有了这一句俗语。

 

  只怕头蚕罢,第一是指忙。这时候,农家的活儿千头万绪,从内外分,屋内是蚕,屋外是田;从大的工种分,主要是三样:养蚕、收春花和种田。蚕过大眠后,进入老蚕期,食量大增,进入蚕房里,只听得“沙沙沙”的咀嚼声,一天吃到晚,桑叶呒多呒少,农民一担担地挑来,一船船地摇来。地里原先那一眼望不到边的桑林,蓊蓊郁郁的如城头一般,四五天时间一过,突然只剩下空旷的齐崭崭的一片桑柴拳头。三四天后,这一片绿色变成了蚕房里柴簇上层层叠叠的白色,蚕儿结茧了。于是,妇女们掸去丝车上的灰尘,男人们垒起了行灶,开始了最后也是最累、最花费工夫,当然也是最有盼头的活儿——缫丝。

 

  外面的农活,主要是收和种,大麦、小麦、油菜、蚕豆,这时候一齐儿成熟了,麦要掼,豆要敲,菜籽要揉,以前全靠手工,一把把、一捧捧地去完成,还要动用风车来扬,拿到道地上晒。春花收上来后,土地要及时翻耕,拆麦塄,拆菜塄、拆豆塄,开始种稻了,田里要水了,人们于是在河边装上水车。俗话说:“小满动三车”,“三车”即是指丝车、风车和水车。宋朝诗人翁卷有诗:“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说得再明白不过了。丰子恺先生曾画过一幅画,题目也叫“乡村四月闲人少”,画面上是三个人,一个是急匆匆忙着往田头送饭的农妇,一个是坐在竹椅上忙着抽旱烟的老人,一个是正忙着摇拨浪鼓的小孩。青壮年男子在田间地头劳作,妇女也支援“前线”了,走不动的老人们也担负起看管小孩的任务。这幅画真是耐人寻味。

 

  只怕头蚕罢,第二是指热。初夏时节,天气暴热,人们一下子真有点不适应。天气已经很热,但还没有到中午应当“歇热”(休息)的时候。中午太阳最猛烈时,正是掼麦、敲豆、揉菜籽的好辰光,必须出去。太阳底下一晒,两只臂膀一出力,浑身是汗;麦子一掼,麦芒脱落,满稻桶里飞舞,麦芒粘在身上,又痒又刺,头颈管上、背梁脊骨上、肋克子底下难受万分。头蚕罢的热,不同盛夏时候的热,热得难受,热得不自然,热得人瞌睡连连。

 

  “天不怕,地不怕,只怕头蚕罢”,头蚕罢虽然忙,虽然热,苦不堪言,但因为是丰收的时节和播种的时节,所以自然是一个快乐的时候。蚕茧丰收了,春花丰收了,袋子里鼓鼓的,米囤里满满的,“柴草人身上也有两钿”,指的就是这时候。“干枯帘子一笃,杜园笋烧肉”,茧子采好,干枯帘子一卷一笃,蚕棚拆除了,是到了应该犒劳犒劳自己的时候了。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 颜剑明 编辑: 王志杰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