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城市菜地

2014年04月09日 09:56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去桐乡的新世纪公园散步。走至公园的东北角,发现公园的铁丝网围墙外有一块菜地。那地被征用又被闲置已经好几年了,最近才被几十位聪明的市民用非武装割据的方式割而据之,彼此之间用砖头、石块、小竹棒作为“楚河汉界”的“界碑”。各自所占“领地”多则半亩,少则一两分。大蒜、青菜、油菜、豌豆、蚕豆,阳光之下一片绿,一片令人欣喜、羡慕、诱人之绿!

 

  年前,在杭州西溪湿地旁边的一个小区居住了一段时间,每天从小区进进出出,吸引我目光的也是那一片绿色的菜地。小区的东侧有一条小河,在小河与住房之间有一块十来米宽,上百米长的空地,也被市民们用砖头、石块、小竹棒为“界碑”分而割之,种植了青菜、萝卜、韭菜和大蒜。

 

  就我目光所及,最早发现的城市菜地是在海宁,十多年前,海宁有好多个居民小区的屋前屋后的零星空地,满地都是鸡毛菜。

 

  杭嘉湖一带的城市居民,并不太穷,为什么要如此争抢那一丁点可怜的城市空地,自己种菜?为了省钱?为了通过体力劳动锻炼身体或是减肥?

 

  是也?非也?在我看来,有此类因素在,但绝不是主要因素。更重要的原因恐怕有二。其一,求个放心。在市场上蔬菜农药残存普遍超标的今天,城市居民自己找地种菜,是为了自保性命。地是自己找的,蔬菜种子是农村的亲戚朋友给的,农药不施或少施。如此这般,对自家地里的菜从种子基因到生长历史都一清二楚,可以大胆地往嘴巴里送。不像从市场上买来的东西,一边咀嚼,一边又满腹狐疑。其二,借个寄托。这几年,城市人口急剧膨胀,那些新增加的人口,没有一个是外星人,全都是从农村出去的。大凡原先生活在乡村,后来才到城市定居的人,城市生活的兴奋剂对他们来说并非永久有效。几年,几十年一过,思乡情绪日浓,尤其是对他们曾经摆弄过的土地,有一种说不出的怀旧和依恋。在城市化加快提速,在乡村日益荒芜的时日,哪怕是耕种几个平方的土地,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寄托内心深处的那一番乡愁。

 

  然而,我很担心,这样的城市绿地之类的好事是兔子尾巴长不了的。以下即是旁证。

 

  春节期间,到乡下走亲戚。有好几家亲戚的农地被征了,老屋被拆了,在指定地点造起了漂亮的乡村别墅,宽阔的水泥路横贯其间。然别墅的左右前后,总还是留下了一些零零碎碎的白地。我指着一小块空白地对亲戚说:“这地可以种植葱韭大蒜黄瓜青菜,足够一家人吃的了。”亲戚回答说:“是呀,我很想种呢。可村里干部不让种,说是要统一规划。估计是要家家户户种同样的草,种同样的花,以美化环境。”我无言以对。心里头就是想不明白,房子已经按照统一的图纸建造了,高低大小甚至连屋顶的瓦片和外墙的颜色都一模一样了,为什么家门口那十几个平方的空地还一定要统一美化?难道美的形态只有统一和对称?须知蔬菜瓜果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有的开花有的不开花;南瓜花黄,豌豆花白。不同的季节,不同的爱好选择不同品种在各自的家门口种植,参差之美怎么就不是美了呢?

 

  再说,祖祖辈辈的农民,被上了楼,难道连一颗白菜一根小葱也要跟着上楼,阳台上的花盆才是它们最后的栖居之地?

 

  我进入城市已经几十年了,可我骨子里依然是个顽固透顶的农民。黑色的土地,绿色的庄稼,永远是我心中的最爱。

 

  哦,城市里的菜地!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 严僮伦 编辑: 匡万忠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