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谭一鸣:一鸣也有惊人处

2014年04月08日 08:48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谭一鸣1969年出生于桐乡市,师从吴大红教授,擅长传统山水画。
 
 

 

 

 

 

 

 

  

  我与谭一鸣先生始识于桐乡凤鸣公园,我们俩有一个共同爱好—喜欢打太极拳。每到周六和星期天,我们会不约而同地来到凤鸣公园锻炼,偶尔推推手,切磋一下技艺,其乐无穷。在风鸣公园茶室,我们一坐就是半天,喝茶聊天谈艺,两人无话不说,十分投缘,不知不觉地成了最知心朋友。

 

  有一天,一鸣先生来我办公室,赠我山水手卷、扇面、册页等多幅作品,并十分谦虚地让我指点指点。我对书画仅略知一二,岂敢在行家面前说三道四。我仔细地欣赏了他拿来的作品,一下子惊呆了,我对一鸣先生说“你是真人不露相,原来有这么高妙的书画诣意,却从不向外人宣扬,小弟真是佩服了。”他的作品构图新奇,笔墨精湛,设色淡雅,气韵生动,是典型的江南文人画风格。我非常喜欢,乐而藏之。这样,我们又多了一个谈书论画的议题。

 

  以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称山水画。在魏、晋、南北朝就已逐渐发展起来,隋唐开始独立成山水画派,如展子虔的设色山水,李思训的金碧山水,王维的水墨山水,王洽的泼墨山水等。五代、北宋山水画大兴,如米芾、米友仁的米点山水,王希孟、赵伯驹的青绿山水,达到新的高峰,从此成为中国画领域的一大画科。元代山水画趋向写意,以虚代实,侧重笔墨神韵,开创新风。明代和清代续有发展,董其昌及清初“四王”为山水画走向理论及绘画的程式化作出了重大贡献。近代黄宾虹、李可染、陆俨少突破“四王”程式,探索积墨、宿墨新技法,为中国山水画发展增加了高度和厚度,功不可没。我们回顾中国山水画的轨迹,例举历史的大画家,画山水的居多,这是因为山水画的涵盖面广,难度大,要求高的原因。所以,历代画家面对博大精深的山水画,往往望而却步的居多。一鸣先生能知难而进,选择山水画作为自己的主攻目标,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勇气可嘉。据我了解,一鸣先生从小受浙江外国语学院吴大红教授的启蒙,在传统山水画里下了很大的功夫,从临摹董其昌、唐寅、龚贤入手,转而学“四王”,后来专门痴迷王石谷山水。研究他们的结构、皴法、设色和笔墨功夫,了然于心中,寓自己的感悟于笔墨之中,形成自己风神秀发、气韵生动的新格局,真是不简单。

 

  我在收藏书画圈里,并非行家里手。人家说我附庸风雅也好,说我打肿脸充胖子也罢,这都无关紧要。人生最要紧的是自己心中要有梦,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的努力,只知耕耘,不问收获,秋收的季节一定会来到。一鸣先生有自己的艺术之梦,并在山水画领域探索了几十年,成绩斐然,受到人们的普遍赞美。但这还远远不够,必须向山水画的深度和高度进军。期望一鸣先生在传统画基础上,提高修养,形成自己的风格、面貌,更上一层楼。是为序。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 张金荣 编辑: 匡万忠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