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清明节离他们越来越远

2014年04月03日 08:06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同学们,你们知道清明节吗?”一次简单的小调查,石门路学校301班的50名学生中,只有12名学生举起了手。“那么,你们知道清明节这天需要做哪些事情?”12名学生,顿时红着脸,低下了头,用微弱的声音寥寥作答:“扫墓、踏青、拜祭死者……”

 

  这样“尴尬”的画面,同样在濮新学校205班再次上演,55名学生中,仅6人举手并作答。

 

  两个学校的学生大多为新居民子弟,记者分别计算了一下知晓率,石门路小学8%,濮新学校不足11%。

 

  两份调查结论说明的是同一个现象:“新二代”跟随父母来到桐乡生活、学习,渐渐生根,但已模糊了对家乡的印象,自然而然,更没有了清明回乡探亲、扫墓的概念。

 

  面对将至的清明,这些“新二代”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态度,“新一代”又是怎样的一种无奈?他们又会用怎样的祭拜方式来表达情感?记者进行了走访。

 

  清明依旧是清明传统却不再清晰

 

  清明,一个沉重的节日,带着忧思,轻轻地来了。

 

  然而,对于石门路学校603班年仅14岁的余晓凤而言,清明节只不过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她并不明白清明节到底意味着什么。只知道,清明节学校会放假,是一个可以贪婪睡觉的假期而已。

 

  余晓凤的老家在河南信阳,由于从小在桐乡长大,对祭祖之类事情并无多少印象。在她脑海中,清明节是别人的事情,与自己无关。

 

  奶奶去世时,余晓凤只有两岁。奶奶这个称呼,她很陌生,没有太多记忆,无非就是曾经会笑会说话的一个人,变成了一张再也不会说话的黑白照片罢了。

 

  不过,随着年龄渐长,余晓凤从书本上明白了清明节是祭祖扫墓的日子。

 

  因为清明放假时间短,余晓凤一家扫墓的机会甚少,久而久之,清明节淡出了余晓凤的世界,不了解清明的传统祭祀方式和礼仪,更记不得奶奶的名字。

 

  在同一所学校上学的卢月瑶也有相同感受。

 

  4年前,卢月瑶的父母从甘肃来到桐乡。所以,像清明节这样的家乡习俗,卢月瑶一无所知。和余晓凤、卢月瑶相比,同为6年级的管丹丹在清明节这一天过得要充实些。“每年的清明节,我爸爸都会带我去革命烈士陵园,为烈士扫墓。”管丹丹在6个月大的时候,就被父母带到桐乡生活了。

 

  考虑到老家云南与桐乡的路途实在太遥远,父亲每年都会带她采清明草,逛烈士陵园,希望用这样的方式,让清明节在她脑海中留存。

 

  采访时,记者发现,在“新二代”中,像管丹丹这样去为革命烈士扫墓的孩子少之又少,更多的还是与余晓凤、卢月瑶的情况相仿。在她们的心里,清明节不过是一个没有实际意义的名词。

 

  清明是小时候的记忆回家乡扫墓成了难事

 

  旧菜场变新菜场,10多个年头里,来自吉林、现年51岁的王丽夏(化名)一直在崇福集贸市场卖禽蛋。

 

  20年前,她带着女儿从老家转嫁到崇福,或许,从那时起,便注定了她难续乡情的惆怅。

 

  “没办法,安了家落了户,频频回娘家总觉得不是事儿!”王丽夏说,再加上和老公是两个地方人,一南一北,路程太远了,就算再想家,也只能作罢。

 

  最近,清明节快来了,看到身边的小姐妹扫墓、探亲,王丽夏很是羡慕,也有一肚子的“苦楚”。

 

  王丽夏回忆,小时候,每到清明这一天,父母都会带着她去祖父母的坟上扫墓,一边听着他们年轻时的故事,一边在路边摘些花花草草,作揖之时,将花草放在坟头,以表思念之情。

 

  王丽夏对爷爷奶奶是很有感情的。打出生起到小学,王丽夏的大部分时间是跟着爷爷奶奶过的,虽清苦些,倒也无忧无虑。

 

  4年级那年,爷爷奶奶相继离世,为此,王夏丽伤心难过了很久。为了怀念他们,每逢清明节,哪怕学习再忙,她一定到坟前祭拜。“唉!”一声叹息,如今,这一切都成过去了。为人妻,为人母,家庭、孩子成了她的生活重心,让她再回不到从前,而那千里之外的老家,竟成了她可望而不可及的远方。

 

  做“菜篮子”生意,越到节假日越忙,想要抽出时间回一趟家,根本不可能,除非暂停营业。

 

  可是,人总得糊口,况且买了新房的她,有沉重的贷款压力,生意必须照做。她指着拥挤的人群:“现在不做生意,什么时候做。纵使想念,就在心里默念,或者打个电话吧。”

 

  除了王丽夏,23岁的河南小伙唐鹏亦是类似的情况。来桐乡工作近3年,意味着在外漂了3年。这3年里,他只在2012年过年时回过一次老家。

 

  10年前,唐鹏最敬爱的外婆不幸生病去世,似乎一下子掏空了他的心。那时,每每想起外婆,他都会在放学后,去坟上坐坐,尤其是清明节。

 

  出来打工后,唐鹏逐渐忙碌了起来,少了回家的时间,扫墓已无从谈起,更多的思念只能化为一种小时候的记忆。

 

  清明因故无法扫墓心怀一份思念即可

 

  作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要拜祭祖先,也是每一个家族大团圆的日子。这一点,四川籍新居民李书剑颇有感受。

 

  李书剑是桐乡新世界购物广场的保安,今年是他们一家三口到桐乡的第8个年头。8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离开父母亲友,他的亲情观念至今未变。

 

  在李书剑的老家,有“清明会”的说法。听着很传奇,实际上,就是一次亲人之间的一次聚会。李书剑说,当地的习俗是,每年的清明节,由村里的一户人家做东,请全族村民吃饭。等大家都扫完墓,就会应邀去这户人家吃饭。

 

  去年,恰好轮到李书剑家做东。因此,他特地请了10天假期,回家过清明,一并走走亲戚,看看故友。

 

  今年,不是他们家做东,李书剑和妻子商量后,打算不回老家了,毕竟,这来回的路途,着实是一段难捱的煎熬。

 

  身处异地,路途遥远,难以回家拜祭逝者,也在情理之中。

 

  “我认为惦念是一份心意,心意到了,这就足够了!”李书剑坦言,祭拜祖先,每个人都有这个心愿,但因各种原因没能回去扫墓,也合情合理,“打个比方,若是今后长眠于地下的是自己,而子女不在跟前,只要他们能够想到,或能遥拜一下,也就没有什么怨言了。”

 

  此时,李书剑仰头朝天,哼起了奶奶曾经教给他的一首老歌:“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的确,生者的怀念,也为这个思亲断肠的特殊日子增加了不少暖意。一如李书剑的祭奠方式,也许微不足道,却情深意重。

 

  ◆天堂寄语

 

  对于异乡打拼的人来说,在这“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时节,虽有眷恋故土、哀思亲人之心,但因各种因素夹杂,终究无法走上归乡之路,只能在这遥远的第二故乡,眺望远方。采访中,不少新居民向记者打探,能否借本报来表达他们的心声,慰藉天堂中的亲人,应读者要求,本报特在这里开辟一角,让他们道上一番“天堂寄语”。

 

  人物档案:刘新利湖南人40岁来桐15年寄语:10年前,父亲患癌症去世,我希望他不要再被病痛折磨,在天堂健康地过完他余下的半生。人物档案:张玲河南人30岁来桐6年寄语:我从小是跟着奶奶长大的,和她感情最好。上高中那年,她出了车祸,不幸去世。这对我来说,打击很大。不过,我相信,她一定在天上看着我,保佑着我,我只想说一句,奶奶,我爱你。人物档案:尚莎莎台州人28岁来桐5年寄语:奶奶在世时,种田,养家糊口,日子很苦,为家操劳,流尽了眼泪。前两年,她因病离世,我愿她在天上每天都能微笑。人物档案:阮飞福建人56岁来桐30年寄语:我们这代人经历过苦日子,所以我还很清晰地记得母亲当年为我补衣服、补鞋子的样子。现在赶上了好时候,她却离我而去了。清明节快来了,我的愿望是母亲能在远方吃饱穿暖。人物档案:范越迪贵州人27岁来桐3年寄语:还记得外公外婆在世时,经常为了柴米油盐而争吵,但愿天堂里春暖花开,没有争吵。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 程新星 颜琴 李莉莉 编辑: 匡万忠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