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故园采桑

2014年04月01日 10:39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负笈金陵数载,今日与家里通了电话,祖母接到,说祖父正在桑园里忙活。恍然间意识到,青帝已经重临江南了。

 

  我的故乡在浙北的杭嘉湖平原上,祖辈们历来都是种桑养蚕。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就有诗曰:“余家浙水滨,栽桑径百里。年年三四月,春蚕盈筐篚。”记得故乡乡间的一片片桑树铺在河滨泽畔,春来翠青欲滴,至夏间则枝叶繁茂。

 

  四五月里,家人便开始摘桑养蚕了,从“乌娘”到“大眠”,再到“上山”,人们折返于桑间陌上,把桑树上的桑叶采摘回家。

 

  儿时那桑间的记忆依然如昨,最初是摘一片片嫩叶,因为那时蚕宝宝尚幼,只能吃嫩叶。略大一些的时候,就可以一大片一大片地喂了,当整个蚕架上的蚕宝宝都喂好了之后,那种“沙沙”声,宛如夜间的春雨,润物无声。

 

  儿时上学的路也是蜿蜒在桑园地里,当夕阳西下,远处村落里飘起缕缕炊烟,田埂上放学的孩子们便奔跑打闹在桑树丛中,只有偶而飞落的麻雀,吱吱喳喳,打破了田塍间原有的静谧。

 

  旧志上说:“植桑者益多,乡村间殆无旷土,春夏之交,绿阴弥望,通计一邑无虑数十万株。”书中描绘的是乾隆朝时的景,当我看到这大片桑树的时候,已过了数百年,当地乡镇工业已经兴起,丝绸企业遍地。“日出万绸”,“衣被天下”,蚕桑业就这样滋润了一方水土,也滋养了当地的黎民百姓。

 

  很多年后,才读到《小雅》里的那首《小弁》,有曰:“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朱晦庵《诗集传》解释道:“桑、梓二木,古者五亩之宅,树之墙下,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梓的木质优良,轻软耐朽,供建筑、家具、乐器等用,故是“具器用”,而桑树则是“给蚕食”,那是农耕社会重要的经济命脉,天下事惟耕织为大,织占半其矣。

 

  马元伯《毛诗传笺通释》说:“甘棠美召伯,思其人,因爱其树也。桑梓怀父母,睹其树,因思其人也。”又说:“父母树桑梓,必在乡里所居之宅,此又可以义推,故通以为乡里之称。”这便是“桑梓”的由来。

 

  据说桑树是有本性的,深深地拥抱着故乡的这一片芬芳泥土,即使是四五十年的桑树,主干已经枯朽,但是只要略有一丝边皮活着,那么整棵桑树还是春来翠绿满树。

 

  老农们将外地桑和本地桑区分得清清楚楚,故乡家家户户都养蚕,当桑蚕“大眠”之后,本地桑叶不敷食用,蚕农就到桑叶行里去买外地贩来的桑叶,凡外地桑叶进屋前,一定要用桃枝拍打几下,以驱除野鬼。

 

  故乡的桑地入梦来,我仿佛又行走在故乡桑树下的小径,我仿佛又听到了蚕宝宝吃桑叶时那春雨般的“沙沙”声……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 张佳峰 编辑: 王志杰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