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考试周”过后再看考试那些事

提起考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除了看见试卷上的分数,你还能看到什么

2014年01月21日 08:52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现代实验中学学生正在考试

   

    人的一生要经过多少次考试?恐怕没有人能算得清。从小学到高中的12年,可以算作人生最为密集的考试期。上周,全市中小学生就又一次经历“考试周”,面对陆续公布的分数,必然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连日来,记者采访了老师、学生和家长,听一听他们对考试的看法。

  

    老师:

  

    试题简单了要想得全分也不容易

  

    “现在差距缩小了但优势也不明显。”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振东小学科学老师张秋佳翻着历年来的科学试卷说道。

  

    张秋佳是一名专职的科学老师,教振东小学6年级科学已经8年了。让她不解的是,作为一名专职老师,她教的学生曾经考不过农村学校的代课老师。原来,由于农村学校老师配置不足,科学一般都由班主任代教。“考试前发几张提纲,考试的内容基本都在提纲范围内,学生往往都是高分,把我们这些专职教师比下去了。”那段时间,张秋佳和其他科学老师都很困惑,课堂上是多做实验还是单纯灌输知识点。“伴着‘砰’的一声巨响,高大的脚手架变形倒塌……”这本是报纸上的一则消息,却成了6年级科学期末考试卷上的一道题目。“从形式看考试内容越来越灵活、越来越贴近生活,不再是简单的记记背背,而需要学生把已有的知识点综合运用,转几个弯才行。”无疑,这样的考试更受张秋佳欢迎,但对于学生来说,却是全新的,需要一个适应接受的过程。

  

    近几年来,每学期的期末考试都实行嘉兴市统考,由各学校分片区实行统批,同时每学期还会抽取不同的科目进行全市统批。“考学生,更是在考老师。”高桥初中教务处副主任沈英坦言,从这几年统考统批的试卷分析,出题方向都在不断改变,更注重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这是考验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有没有把知识点结合生活讲细讲透。“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这是前年6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的发展题。看似很简单,但拿全分的学生却不多。“其实知识点就是半径,因为圆的半径相同,能和地面保持相等的距离。以前老师都会搞题海战术,但类似这样的考题就是做再多的题目也是想不到的。”濮院小学一名数学老师告诉记者,以前的考试注重答题技巧,现在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他认为,考试的目的就在于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难题、偏题、怪题只对少部分尖子生有利。“减负减负,只有把试题的难度降下来,才能真正减负。”

  

    家长:

  

    纠结于分数重要还是快乐重要

  

    上周五是“考试周”的最后一天,北港小学605班的一位家长在班级QQ群里发了这样一段话:当你下周看到孩子成绩时,无论成绩好坏,请想想: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会很灿烂地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

  

    此话一出,群里立刻像炸开了锅似的。“估计没几个能做到。”“我还好,但我老婆很在意,想想也是,每天陪他读书,感觉是我老婆自己在读小学了。”

  

    “反正考好考坏也就这么回事,想想自己当初也不是什么好学生来着,现在不也挺好。”

  

    记者粗略统计了下,在乎孩子成绩的大约占了65%,“高考指挥棒在那儿悬着,不讲分数哪行。”家长陈云的说法很具普遍性。他说,作为家长谁不想让孩子学得轻松一点,但目前国内的教育摆在这里,不讲分数怎么去高考?“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绝对不会再逼儿子考前三名。”刘女士在采访中一再强调,分数与儿子的健康、快乐相比,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儿子东东(化名)曾经是刘女士的骄傲,小学到初中每次考试都在班里排前三。但中考时没有考进理想的学校,从此,东东害怕考试,厌卷学习,最终得了抑郁症。“儿子现在20多岁了,但一直处于病态中不能正常工作。”为此,刘女士一直在自责。

  

    当然,东东只是个案,但当记者把东东说给群里的家长听时,所有的家长都表示,“拿成绩换健康,谁都不愿意。”可见,让孩子快乐幸福是每一位家长的最大心愿。

  

    那为什么又有这么多家长在看到邻居家孩子考上重点高中时,忙着给自己孩子报奥数班,看到同事的孩子考上北大清华,又开始找老师给孩子补习?“原因在于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功利心不断膨胀,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寄托到孩子身上,自己工作不如意就希望将来孩子超过自己。”桐乡六中退休教师徐晓莉说,如果再让她回到学校,一定要上好班会课,把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让孩子失去童年,失去快乐,失去自由,失去健康,最终不堪重压而采取毁灭自己的极端做法也经常见于报端。“到那时候一切都悔之晚矣。”徐晓莉认为,“培养一个具有健全人格、能独立面对社会的人,这应该是底线、是最基本的要求,然后再根据孩子自身的能力去实现自我价值。”“但愿‘1+5’的全国高考改革方案,能彻底让我们家长不再如此纠结。”对于即将进行的高考改革,家长们都期盼着。

 
 

  

    学生:

  

    不管好生差生都会害怕

  

    在每个班级中,成绩优秀的学生总是受到老师的喜爱、同学的尊重,而这个“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考试成绩”。考试成绩欠佳的孩子,在班级中往往会处于被动落后的,甚至是被老师冷落,被同学歧视的位置。于是,成绩好的学生,为能否一直保持这个好成绩而担心着;成绩差的学生,为何时能考出一个好成绩而困惑着。对于学生来说,恐怕没有一个会喜欢考试,或多或少都会有害怕之情。“我平时成绩很好,一到重要考试就因为紧张害怕而考砸。”就读于宁波大学的陆珍妮告诉记者,自己高一高二时成绩一直都很好,高三后随着高考的临近,每次模拟考都发挥不好。班主任徐胜强告诉她,焦虑本身毫无可怕之处,可怕的在于我们对它的态度。陆珍妮说:“当时就想,反正害不害怕都要考,惧怕就惧怕好了,我已经豁出去了,我要专心干自己要干的事情。”后来,陆珍妮如愿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当一个人对其不管不顾的时候,焦虑和恐惧也就会随之减轻或消失。”

  

    “那些好学生为保持好成绩而费尽苦心,我们差生也为考试过关而苦恼。”桐乡八中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生称,像他这样的差生,再怎么样,及格总要的,要不然父母那儿交待不了。“那就只能搞点小动作,带小纸条、翻书,各种方法都有。”

  

    该同学的直截了当让记者有些惊讶,这种现象真会普遍存在吗?“其实每个作弊的孩子出发点很明确,都想要有优异的成绩,都想为父母争光。但是他曾经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他知道或者自以为,凭自己的能力,无法达到父母、老师和他自己的要求,于是他采取了一种取巧的方法——作弊。”现代实验中学副校长沈德明认为,当然不能因为孩子的这个出发点,而纵容孩子的作弊行为。“诚实品德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需要老师、家长乃至整个社会的潜移默化,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沈德明说。

  

    “学生害怕考试,不外乎有3种原因:一是对自己期望值过高,二是家长的期望值过高,三是自己有目标但努力不够。”茅盾中学心理辅导老师郭松涛告诉记者,不管是哪种原因造成的,原则上都是个体认知出现了偏离。他在给学生作心理辅导时,常告诉学生的一句话是:会多少,答多少,把自己所会的东西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郭松涛说:“其实到了考场上,考的不是你的知识,而是你的心理,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应考,潜意识和行为较能达到一致,就往往能超水平发挥。”

  

    在人生这张试卷中,只要你努力过、认真过,问心无愧,就是你给自己的一张最完美的答卷。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 本报记者 沈剑慧 编辑: 丁艳婷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