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百年老店的昨天和今天

2013年11月25日 09:18 来源: 《今日桐乡》

  百年老店,对于如今的年轻人来说,或许没有多少概念,而在老一辈人的脑海中,却是无法抹去的记忆。那香飘四溢的传统美食,那口齿存香的味道,令人回味无穷;那门庭若市的场景,依然萦绕眼前……

 

    如今,经历了时代的跌宕起伏,幸存下来的那些百年老店命运却各不相同,它们中,有的早已经歇业转行,有的仍在惨淡经营,也有的实现了华丽转身——

 

 

  曾经的人和酱油店如今已成了“小卖部”。记者 张卓君 摄

 

 

  一把尺子、一个算盘,大昌布店如今依然延续着传统销售模式。记者 程新星 摄

  位于乌镇景区内的“三珍斋”老店。通讯员 陈晓凯 摄

  “三珍斋”店内考究的陈设。通讯员 陈晓凯 摄

 

  洲泉“人和酱园”

 

  柴米油盐酱醋茶,俗称“开门七件事”,是寻常百姓家中的必需品。如今,各大超市、便利店林立,若是做饭时缺了什么调味品,直接上超市买就成了,着实方便许多。不过,在老洲泉人的记忆中,那时的日常饮食可离不开镇上的那家酱油店,老一辈的洲泉人或许都有亲自前往或是差遣家中小辈“打酱油”的经历。

 

  洲泉镇河东路一带,曾是小镇上最繁华的商业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这块区域落寞了不少。昔日的商铺、酒店逐渐改为茶馆、面店,老街坊们依然来光顾,倒也热闹。一家百年老店正坐落于此,保留着当年的店面和格局,“人和酱油店”的金字招牌依然高高悬挂在店门之上,仿佛时光在此放缓了脚步。

 

  据《洲泉镇志》记载,洲泉的酱油业较为兴盛。1947年时,镇区内有“人和茂”、“鼎昌”、“久昌”等14家酱油店,最著名的要属这家“人和酱园”了,它是由洲泉四大家族之一的金氏开办。明末清初,金氏家族从湖州市千金镇迁入洲泉,初时以开豆腐作坊而致富,后经营酱园、食品、绸布等行业,产业兴旺之势无人可挡,金氏一族也成为了以经商闻名的豪族。当时,人称“金人和”酱园,只是金氏一族的众多产业之一。后该酱园由余杭人接手,人称“人和茂”。

 

  人和酱园不但有门市销售,还有生产酱油和酒的作坊。初时,酱油作坊位于衹园寺北面,直至“人和茂”时,作坊才搬至夹河里,与店面合并,直至今日未曾搬迁。人和酱园成为前店后作坊的经营格局。当时,作坊占地近3亩,主要生产酱油。

 

  收集、编写洲泉地方史料多年的颜剑明曾对人和酱油店进行过实地调查。“朝西照厅上还留有砖雕一方,上书‘长发其祥’,是以前乔迁新居时常用的吉祥语。此四字是明代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的董其昌(字思白)所书。人和酱园开设于清代道光时期,估计是集董字而雕刻上去的。”足见人和酱园历经年代之久远。

 

  新中国成立后,对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全面推开,人和酱油店也纳入其中。改头换面后,人和酱油店仍正常经营。由于地处居民集聚区内,人和酱油店的生意十分繁忙。如今,在店内还保留着“文明经商”、“礼貌服务”等红字白底的标语。还有电风扇、白炽灯、木质柜台等,保留着那个年代的印记。

 

  进入市场经营后,人和酱油店又转为私人经营。洲泉镇石山头村村民陈梨清成了它的新主人。接手后的13年时间里,陈梨清一直没有改变过店内任何格局,唯一有现代化气息的玻璃柜台也是供销社时期添置的。“老店没什么好动的,生意也是平平淡淡,顾客也都是老街坊了。”陈梨清说,如今,仅靠这个店面生意是做不下去的,为此,他们还承接了一些镇区范围内的送货生意,主要以送酱油等调味品和食用油为主。

 

    虽然人和酱油店仍在经营,但后面的作坊早已消失不见,一部分房屋成了居民用房。剩余的房屋经历了风风雨雨,也早已破败不堪,充作了堆放酱油罐子的仓库。由于不见阳光,四周墙壁角落布满青苔,屋内显得昏暗潮湿。但空气中仍飘荡着醇厚的气息,不过缺少了一股乡土气息,那些酱油陶罐的标签上写着的已然不是本地牌子。

 

  崇福大昌布店

 

  崇德中路早在旧时就很是繁华,商店林立,只不过,当初清一色全是老店面。在这些老店中,绝大部分历经沧桑洗礼,已跟随大流改头换面,只留有极个别老店一直营业至今。崇德中路40号的大昌布店便是其中之一。

 

  谈及大昌布店,镇上但凡有些年纪的居民都会说一句:“这家店开得时间真当久了!”不过,没人能说得出它的开店时间。为了追根究底,辗转询问了很多人之后,记者找到了90岁的退休理发师傅袁宝坤。

 

  袁宝坤祖籍北京,16岁那年,抗日战争白热化,兵荒马乱中,他跟着父亲逃难来到崇德县(1958年改称崇福镇),随后,进入理发店学做生意,并在此地安家落户。由于袁宝坤所在的理发店与大昌布店只隔了几个门面,对于大昌布店早年的经营情况,他很是清楚。据他回忆,当时,这条街上有好几家布店,唯独大昌布店最闹猛,而且他也不止一次听人说起,这家店应该在抗战前就存在了。

 

  说到那时的热闹程度,袁宝坤略有笑意:“常常能看到前来买布的人排起长队,尤其是一到节假日,不仅要来得早,还要下手快,否则就只能空手而归了。”大昌布店生意的红火也是情理之中。老底子,要想买衣服穿是很奢侈的一件事情,老百姓想要穿新衣,只能剪了布料让裁缝做,至于差别,无非在于款式、布料。

 

  所谓人靠衣装,不同季节,不同人群,着装各有“千秋”,而在大昌布店,无论是绫罗绸缎,还是呢麻纱布,无论是本土特色,还是进口高端,只要进入店内,就能买到称心的衣料,算得上是“一站式”购物。

 

  不过,话说回来,那个时候,人们过得日子,用一句话形容叫:“吃得过生豆腐,穿得过麻袋布。”所以,手头都不宽裕,做件新衣裳,基本选平价布料,因此,平价布料成了店里的主打产品,像蓝士林、斜纹布……一时之间,成为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除了价廉物美,另一个让大昌布店生意火爆的原因,是它的销售秘方——加放头。袁宝坤举了个简单的例子,如果顾客购买1尺布料,在此基础上,大昌布店就会给他1尺3,这等优惠,在其他布店,很少能享受到,用现下的流行语翻译,有点“买一送一”的意思。

 

  靠着亲民、实惠,渐渐地,大昌布店名声大噪,许多从海宁、硖石等地而来的顾客,一来崇德,便直奔大昌布店,毫不夸张地说,风头盖过其他布店好几倍,可谓是布店行当里的“老大”。

 

  然而,“老大”不好当,解放后,在1956年,私营工商联改革,原是由张姓、陆姓、高姓、濮姓等几个合伙人合营的私人商店,瞬间成了公家的产业。加上战后恢复期通货膨胀,使得布店生意一落千丈。

 

  直到改革开放后,1996年,大昌布店又回归私有,由三四个老板接手,经营了若干年,再一次散伙,目前,只剩下56岁的龙飞还在坚持经营。

 

  “1981年,我刚进入布店那会儿,有四个门面,现在只剩一间了。”刚进入店里,龙飞就领着记者转了一圈,水泥地,老算盘,木柜,铁架,一切都是上世纪老店的模样,他介绍,店里吊过顶,从木板到卷帘门,改装过三次门头之外,其他的装饰、摆样,和本来几乎无差,这么做就是要保持老店的原貌。

 

  尽管店面老旧,但也不能落伍,得与时俱进,为此,大昌布店改变先前单纯的卖布模式,卖布之余,做起了床上四件套、新娘装、小孩装等衍生产品,龙飞表示,现在服装店随处可见,同时人们普遍认为,做衣服不如买衣服,由此导致布料越来越不走俏。为了让老店不走入“死胡同”,只有另谋出路,扩宽经营思路。幸而,决策及时,大昌布店延续至今。

 

    不得不承认一个严肃的现实,在龙飞身后,还没有接班人。龙飞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有人接手,让老店传承下去。

 

  乌镇“三珍斋”

 

  在桐乡,一说起酱鸡、酱鸭,口感最好、人们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三珍斋”,岁月沉淀,流芳百世,现今,它不仅成为几代人口中无法割舍的味蕾记忆,更成为千年水乡乌镇的特产美食。

 

  “三珍斋”前身是一家历史悠久、前店后坊的酱鸡店,位于乌镇应家桥北堍,它始创于清道光时期的1848年。谈及这家酱鸡店的由来,还真有一番说法。据《乌青镇志》卷二十记载,乌程县志云,乌镇著名骨亦有味,桐乡严志云,酱鸡名许,鸡出青镇,以其姓得其名也,今著名者为三珍斋,许姓已无。

 

  据此推断,可能在清朝康乾年间,更或之前,在乌镇,已有多家做酱鸡、酱鸭的店铺,许姓酱鸡味道美,服务佳,名盛一时,故能载于镇志,后因年代更替,亦可能遭遇变故,许氏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而“三珍斋”在秉承乌镇千年饮食文化,吸收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博采众长,融入自己独特的技艺,加工出的卤味有“冬日不冻,夏日不馊”的特点,从而名声鹊起,盛极一时,有“卤味大王”之称,独领古镇美食之风骚。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乌镇凭借其四通八达的水路运输优势,率先将美食打入大上海,在汉口路的大陆商场开出“三珍斋”专柜,将产品在傍晚加工好,送上当晚去沪的小火轮,次日早晨到店,卤味新鲜、包装古朴,经常是未到中午就被抢购一空。据说,茅盾在上海寓居时,也经常购买“三珍斋”卤味居家食用或送给友人。曾几何时,“三珍斋”在江浙沪一带闻名遐迩。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三珍斋”重返上海时,还有很多老人记得“三珍斋”呢!

 

  俗话说,世事无常,历史仿佛总爱给人措手不及。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市场萧条,“三珍斋”经营瞬间陷入困顿,在外的门市部全部关停,只剩老店勉强支撑,艰难度日,直到解放。

 

  解放后,“三珍斋”参加公私合营,归入乌镇食品站,老店从应家桥堍搬到了子夜路上,可因为某些历史因素,坚持经营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时,老店已是奄奄一息,处于半歇业状态。据嘉兴市三珍斋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徐春乔回忆,当时,食品、物资短缺,生意不好做。

 

  作为一家百年老店,其品牌就是一种无形资产。徐春乔眼光敏锐地发现了“三珍斋”这块蒙尘已久的老招牌所蕴含的巨大能量,于是,他毅然带着七八名老员工,从食品站分离出来,走上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创业之路。

 

  抓住这次涅槃重生的机遇,“三珍斋”在保持原有制作技艺的前提下,改良工艺配方,使得酱鸡、酱鸭更具风味。经过一年的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就实现销售收入344万元,上交税金11万元,完成利润40万元,让百年老店“三珍斋”老树发新枝。

 

  第二年,“三珍斋”吸收到了来自日本的注资,成功组建了由中方控股的中外合资企业——嘉兴市三珍斋食品有限公司,彻底告别了前店后坊的传统作坊模式。

 

  既然走新型化生产道路,老一套总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为此,“三珍斋”与杭州商学院、无锡轻工学院合作,采用新的包装加工技术,研发出了真空包装食品,保质期从原来的几天,延长至6个月。与此同时,“三珍斋”还对产品做了大胆的改革,从先前单一的酱鸡、酱鸭拓宽成肉禽系列产品,把传统的烹制方法与现代科学工艺、优良配方相结合,从而使产品品种更丰富,产品质量更趋稳定,口感更佳。

 

  经受过大浪淘沙,“三珍斋”深谙市场规律,将目光瞄向了国外。徐春乔说,外国人偏爱罐头食品,针对他们的口味,“三珍斋”顺势迎合他们的喜好。目前,其罐头产品主要远销阿拉伯、非洲、中东等国际市场。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壮大,如今,“三珍斋”落户工业园区,成为拥有总资产近亿元,无形资产1.2亿元以上,40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加工厂房,数条自动化加工流水线,数十台(套)加工设备,5000多吨级冷藏库,30多家直营店,及延伸产业链的规模化企业,形成年加工1000万羽家禽、5000吨肉类制品、2500吨粮食制品和15000吨果蔬制品与罐头的生产能力。据了解,2012年,“三珍斋”实现销售总收入3.67亿元,2013年预计将达到4亿元。

 

    值得一提,自公司成立以来,“三珍斋”荣誉无数,不仅被授予“中华老字号”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还荣膺中国驰名商标、浙江省知名商号、浙江省农业科技企业等称号,真正令“三珍斋”发扬光大。

所属专题:
来源: 《今日桐乡》 作者: 记者 程新星 张卓君 编辑: 宋琼燕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今日桐乡报社”、“桐乡电台”、“桐乡 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
联系电话:0573-88118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