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用镜头记录这座城市的美

——一名摄影师眼中的20年变迁

2013年10月16日 10:52 来源: 《今日桐乡》

  每座城市都有形形色色的记录者,他们用自己特殊的方式记录着城市的历史变迁,成为城市发展的见证者,摄影师便是其中之一。

 

  梧桐照相馆(现称桐乡市彩照中心)的杜建刚正是这样一位幸运的摄影师,自从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和他所服务的照相馆几乎每年都在发生着变化,他说,从这些细微的变化中可以窥探到桐乡撤县设市20年以来的巨大发展。

 

  见到杜建刚时,他正坐在椅子上帮客人修饰刚拍好的一寸照,处理、裁剪、打印,几分钟后,一张张照片便从打印机中缓缓而出。

 

  “现在方便多了,像这样的一寸照,从拍摄到客人手中前后不超过10分钟。”趁着工作间隙,杜建刚打开了话匣子,思绪回到了20年前。

 

  那时候的杜建刚入行不久,在他的记忆中,20年前的市区就梧桐街和鱼行街还算热闹,逛完整个梧桐镇也不需要多少时间。

 

  “你看,那边以前是理发店,那边是国营商店……”站在梧桐照相馆的门口,杜建刚像导游一般介绍着附近已经消失的时代印记。

 

  他告诉记者,以前照相馆生意特别好,每到逢年过节都要排队才能照到相,而不像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拥有了数码相机,拍照也成了日常小事。

 

  杜建刚说,上世纪90年代初,店里只有一台“皮老虎”照相机,人必须钻到里面才能完成拍摄动作,而且底片必须拿到杭州去印制。

 

  “所以那时候我隔三差五都会去趟杭州。”据杜建刚回忆,上世纪90年代去趟杭州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有一年冬天下大雪,他大清早从汽车站(南门头)坐车,到了下午才抵达杭州,交通相当不便。“不像现在,去杭州可以选择自己开车或者坐高铁,前后只需要几十分钟。”

 

  20世纪初,数码相机开始风靡,梧桐照相馆的设备又更上一层楼,“立等可取”等专用名字开始频现市场,市民拍摄照片更为便捷。

 

  谈话间,杜建刚将记者带到了摄影棚内,他告诉记者,以前很少有顾客会拍户外风景照,就算需要,唯一的拍摄地点也只能是凤鸣公园。“现在桐乡植物园、新世纪公园,甚至连小区或者步行街都可以当作拍摄场所。”他说,这些年来,桐乡变化日新月异,就连已近“暮年”的照相馆也随之焕发了新的生机。 

 

    一个多小时的聊天中,杜建刚总是三句话不离本行,他说,他从事摄影工作20年,唯一的遗憾就是由于前些年电脑硬盘损坏,未能将那些见证城市发展的老照片及时保存下来,他告诉记者,他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新的“中国梦”:从此刻起,用镜头记录下城市发展的点滴,下个20年后,再拿出来“晒晒”,感受下那些未曾消失的记忆。

所属专题:
来源: 《今日桐乡》 作者: 记者 许惠良 编辑: 宋琼燕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今日桐乡报社”、“桐乡电台”、“桐乡 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
联系电话:0573-88118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