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陆杏法父子:巧手为他人做“嫁妆”

2013年10月10日 08:09 来源: 《今日桐乡》

 

图为陆杏法正在给合子盘描金线。

 

  合子盘、长盘、饭兜……老底子传下来的手工婚俗用品,随着婚礼的西式化,在城里,已鲜有露面。然而,在农村,却是女儿出嫁时的必备之物。只是婚嫁不断,拥有这门手艺的人却渐渐绝迹,正所谓“物以稀为贵”,人亦如此,在河山镇庙头村,陆杏法、陆锦祥父子依然坚守着这份难得的技艺。


  日前,记者来到他们家中,两人正在忙碌地赶工,儿子刨花,做成半成品,父亲在一旁给上了红漆的合子盘写“囍”字,描金线。陆杏法说,金线就好比金箍,以它作装饰,象征着贵重,也饱含着母亲对女儿婚姻幸福的期盼。


  今年75岁的陆杏法依然耳聪目明、体格硬朗。他回忆道,从十几岁的时候,他便开始做木工了,起先做的是土灶头上的木锅盖。毕竟那时不像现在,有煤气灶,当时乡下人全是烧柴的,所以木锅盖还是蛮走俏的。


  后来,随着农村生活条件日渐好转,为了让女儿嫁得风光,在大婚那天,母亲会在合子盘里放上圆子、雪糕,在长盘上摆上金饰、服饰,在饭兜中盛上米饭等,以示体面。看到这一“商机”,陆杏法把重心挪到了制作婚俗用品上,这一做就是50多年。


  别看婚俗用品体型不大,但其工艺并不简单,先要把木料锯开,劈成木板,然后按照盘子的形状造型,植入接缝口,算好周长,再拼接起来,让盘子先出个大致的形象,最后修饰、上漆。陆杏法说,一天下来,做不了几个盘子,不过每做一个,都有他对新人们的祝福。


  即使做工不易,可在当时,身怀一项技术到底是吃香挣钱的。“当年从事这行的人有很多,也引来许多年轻人前来拜师学艺。”陆杏法说,他没有收徒弟,只教会了儿子。此时,儿子陆锦祥接过话茬,笑着说:“我算是子承父业。”


  陆锦祥今年51岁,高中文化。照理在那个年代,应该能进一个不错的单位,享受稳定的待遇。不过事与愿违,高中一毕业,陆锦祥就跟着父亲,学做婚俗用品。


  “虽然读了个高中,工作仍旧难找。”陆锦祥坦言,与其给别人打工,还不如学一样技术来得实在。于是,陆锦祥在父亲身边勤学苦练,无论做差了,还是做砸了,他都不放弃。几十年下来,陆锦祥的手艺越发精湛了。陆杏法也不禁夸赞,儿子的手艺已经超过他了,将来等他做不动了,就得靠儿子了。


  可惜,陆锦祥之后就没有人接班了。陆锦祥无奈地说:“没办法,这活又脏又累,而且也赚不了什么大钱,连之前干这行的人都转行了,更别提会有人愿意拜师学艺,所以以后纯手工的东西怕是难寻了。”


  据了解,目前陆杏法、陆锦祥父子两人联手,一年能做成各种婚庆盘子1000多个,年收入约6万元。

所属专题:
来源: 《今日桐乡》 作者: 文/摄 记者 程新星 编辑: 宋琼燕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今日桐乡报社”、“桐乡电台”、“桐乡 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
联系电话:0573-88118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