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生态立市:让桐乡更美丽

——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2013年09月12日 08:18 来源: 《今日桐乡》

 

 

 

 

 

 

  我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生态环境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土地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能源供应紧张,环境容量不足,污染减排压力较大,已经影响并制约桐乡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为寻求可持续发展道路,桐乡市委、市政府于2000年作出了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重大决策,并于2004年提出全面建设生态市的规划目标,开展了省级生态市、国家级生态市的阶段性目标创建工作。


  2004年,我市编制的《桐乡生态市建设规划》中远期目标为,2008年至2012年,基本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全面建成生态市;2013至2020年,巩固和提高生态市建设成果,把桐乡建设成为一个功能配套、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

 

    创建省级生态镇 让村庄换新颜

 

  从市环保局生态辐射科了解到,目前,我市省级生态镇(街道)已经实现了全覆盖,其中,洲泉、濮院等5个镇(街道)已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镇(街道)。“十二五”期间,我市力争将80%的镇(街道)创建成为国家级生态镇。


  屠甸镇自2007年成功创建省级生态镇以来,全方位打造“生态屠甸”,并于去年开始申报国家级生态镇。


  走进屠甸镇汇丰村,洁净的村道两侧种满了树木,清澈的河水环绕着新村集聚点,河边枝叶随风轻拂,一幅绿色的“乡村田野图”展现在眼前。在汇丰农民公园,一座巨大的“宝塔”吸引了记者的眼球,屠甸镇政府宣传干事小吴说:“这不是宝塔,而是村里正在建造的文化大礼堂,建成后,将用来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


  据了解,该村为了全面实施生态村建设,共投入资金450万元,实施道路硬化30公里;投资200万元,安装路灯100盏,村主干道与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100%;投入资金260万元,修筑生态护岸8.2公里,疏浚河道9公里,清理河道8公里,基本完成村内小河、小浜的清淤、疏浚任务。


  为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该村还投入资金300万元,建造了社区卫生服务站、村文化活动中心、农民休闲公园、篮球场、健身设施及农贸市场、生产资料综合服务部、农村放心店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


  “在我们屠甸,除汇丰村外,荣星村的生态建设也搞得很好,有一个吸引众多摄影爱好者的生态公园。”小吴说。


  广场、小桥、树林、土坡、小河、凉亭,荣星村的这个生态公园确如小吴所说,不但环境优美,而且还很“上镜”。公园是开放式的,只要有时间村民都可随意来此散步、锻炼身体。


  沿着村道一路看过来,路边厂房并不多,少了钢筋水泥的村庄相比其他地方更具绿色气息。


  屠甸镇政府生态办主任董桂明说:“镇党委政府在创建国家级生态镇的工作上,确实下了很大的功夫,通过建造生态工业园区,使企业集聚,工业污水全部进管网。”据悉,依托生态工业园区离镇区较近的优势,该镇镇区80%的生活污水已纳入污水管网。


  为避免工业发展影响生态环境,该镇封堵了所有河道的排污口,工业污水实现100%进管网,对产生废气的企业,则要求他们必须按环保要求,装好治理装置。


  目前,该镇8个行政村已经全部创建为桐乡市级生态村,其中,汇丰村正在创建国家级生态村。董桂明介绍,为了做好农村地区的生态建设,每个村都开展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每村配备不少于5人的河道保洁队伍用于长效管理。


  “我们把创建国家级生态镇和打造“森林桐乡”结合在一起,上半年共植树2400多亩,按总规划,下半年还要种植3600亩左右。”董桂明说,通过3年来的创建准备工作,他们对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镇很有信心。

 

    领导亲自挂帅 治水实行“三长制” 

 

  全市河道总长2264.4公里,水域面积为46.3平方公里,根据水利功能划分,市(地)以上主要河道为7条,县(市)级河道主要支河40条,其他河道2575条。


  去年10月25日,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的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治水办”由此建立。为保证全市治水工作的顺利实施,我市制订出台了实施“河长制”的一系列制度。


  今年3月下旬,由市治水办牵头,完成了“治水全景图”的绘制,通过“河长”与责任部门的仔细排摸及前期调研掌握的数据,全面掌握我市47条市级河道的沿岸工业排污口、农业污染源和生活废水排污口等情况。
 

  “去年以来,我市在‘河长制’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探索实践‘三长制’(河长、段长、公里长)管理机制,对河道实行网格化监管。”市治水办相关负责人王宏欣介绍,“三长制”就是将河道分解分段包干,由“河长”责任单位落实到下属单位,对应联系段长。镇级“河长”(段长)将河道以每一公里为一段,分解落实到各社区或村委会,落实专人(公里长)负责。


  据了解,全市47条地(县)市级河道的市级“河长”均由市四套班子领导担任,每人分管1至2条河道。


  “龙翔街道上塔庙港的市级‘河长’是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潘家春,教育局作为联系单位,我曾多次陪同潘部长去现场巡查,在召集龙翔、乌镇相关负责人听取工作汇报后,潘部长结合该河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许多指导意见。”市教育局办公室副主任施维良介绍,针对上塔庙港沿岸农业面源污染较大的实际情况,潘家春提出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推进污水处理泵站修建、养殖场化粪池建设,防止未经过处理的污水流入河道,还提出了在河道中探索圈养水葫芦,以吸收河道中氮磷及重金属,达到自净目的。


  说起市级“河长”潘家春对上塔庙港的治水工作,龙翔街道农经中心主任陈耀辉用“经常下基层、工作措施实”来形容。“潘部长经常来现场查看,也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意见和方案,比如规划2公里长的水葫芦治水带,试点生态治水。”陈耀辉说,潘部长曾多次协调乌镇、龙翔街道关于上塔庙港的治水事宜,领导如此重视对基层来说能更好地解决治水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我市创新、探索实践”三长制“监管机制,将实现全市河道监管网格化、巡查常态化、处置规范化,其优势就是前移河道监管环节,将河道管理从‘被动处置问题’向‘主动发现问题’、从‘突击式运动’向‘常规化监管’的转变。”王宏欣说,接下来,我市将全面推广“三长制”,保证每公里河道都有专人负责监管。


  “治水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职责,最终目标还是要推动并实现全民治水。”王宏欣介绍,下一步他们将邀请“两代表一委员”、环保志愿者对全市河道进行明察暗访,借势借力,让老百姓共同参与治水监督。

 

    整治重污染行业 做好环保文章

 

  “要实现生态立市,必须整治重污染高耗能行业,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市环保局生态辐射科科长颜皆冰介绍,目前,四大行业年排污量占全市工业排污总量的85%左右,但产值却少得可怜。


  今年5月9日,我市召开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整治“万人”大会,市委副书记、市长盛勇军在会上与各镇(街道)、开发区等责任主体负责人签订了目标责任书,确保打好行业整治提升决胜之战,从而拉开了桐乡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大的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整治的序幕。


  在会上,盛勇军明确了今年四大行业整治的“三硬”要求:下达硬目标,通过整治四大行业主要污染物指标COD等必须在原有基础上削减40%左右;落实硬任务,通过整治四大行业必须减少30家企业,力争减少40家;限定硬时间,今年9月底前,各镇(街道)、开发区要按照“整合兼并、整治提升、搬迁入园”的要求,全面完成辖区四大行业的整治目标任务,迎接嘉兴市的验收。验收通不过的企业,要在12月底前完成整改,对到期无法通过验收的企业,一律实施停产整治,确保全面完成整治任务。


  为不折不扣顺利完成四大行业整治的目标任务,我市建立了由市长挂帅、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市政府办、环保局、经信局等22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整治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全面负责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整治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指导,强力推进四大行业整治。


  在整治过程中,各镇、街道及相关部门对行业整治提升中的重点问题、重大案件采取“十剑联动”等综合有力措施,有效推进工作落实,形成市委统一领导,市镇村三级上下协同,职能部门左右联动的强有力工作机制。


  为了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开展整治工作的积极性,避免推诿扯皮、拒报瞒报谎报现象发生,我市对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整治提升工作任务不完成的责任主体,实行“一票否决”,年终取消先进评比资格,领导班子成员取消先进个人评比资格。


  同时,我市制定了《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整治提升工作考核办法》,严格开展工作绩效考核,实行工作绩效排名,作为市级考核镇(街道)、开发区排名的重要内容,纳入单位主要领导考核及单位年终综合工作考核。对在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并被评为先进的除给予一定物质、精神奖励之外,还在干部提拔任用和晋职晋升中作为重要参考依据。为此,市委组织部专门下发文件,强调要“注重在整治工作一线考察党员干部能力、评判党员干部工作实绩”,对领导不力、年度任务完成存在问题的,纵容包庇违法行为的,推诿扯皮、拒报瞒报谎报的,发现问题处置不当的等,依法依规严肃追究当事人责任。


  截至目前,全市制革、印染、化工、造纸四大行业142家整治企业,已有31家企业实现关停,43家企业整合搬迁入园,68家企业已经完成一厂一策整治方案编制与整治提升。

 

    实现碧水蓝天依然任重道远

 

  近年来,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和期待相比,还有不少差距,比如部分河段的水质、汽车尾气污染严重,城市灰霾天气状况不佳。


  据了解,目前桐乡共有12万辆汽车,从2011年开始,每年新增超过2万辆。在车水马龙的街头,一股股浅蓝色的烟气从一辆辆机动车尾部喷出,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汽车尾气。这种气体排放物不仅气味怪异,而且令人头昏、恶心,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在车辆不多的情况下,大气的自净能力尚能化解汽车排出的毒素,但随着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交通拥堵、受尾气困扰成了家常便饭,汽车本应具备的便捷、舒适、高效的优势逐渐被过多的车辆所抵消。


  据了解,汽车尾气在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的同时,还会对人类生活的环境产生深远影响。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具有强烈的刺激气味,达到一定浓度时容易导致“酸雨”的发生,造成土壤和水源酸化,影响农作物和森林的生长。


  “为了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和灰霾天气,我们已经全面开展了PM2.5监测,完成两个空气自动监测站改建工作。”颜皆冰介绍,同时我市也将机动车环保检测与安全技术检测同步进行,加大“黄标车”淘汰力度,落实限行措施。


  采访中,无论是干部还是群众,嘴上总挂着一句话:“我们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这句简洁的话语,表达了桐乡人致力于环境保护的坚定信念。

所属专题:
来源: 《今日桐乡》 作者: 记者 陈晓涛 编辑: 宋琼燕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今日桐乡报社”、“桐乡电台”、“桐乡 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
联系电话:0573-88118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