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身体触不到的地方,心能触到

——聚焦那些在全市残疾人羽乒赛上拼搏的身影

2013年08月23日 09:03 来源: 《今日桐乡》
 

虽然身体残缺,但戚加欣坚信生命在于运动。

 

 

对陈禹阳来说,这是一个无声的赛场。

 

 

沈唐越在击球时身体总会不由自主地扭曲。

 

  体育运动是人类与自身极限做斗争,残疾人运动更是超越缺陷,用自强不息书写生命的篇章。



   在不久前结束的市残疾人羽乒赛上,我市共有12支镇、街道代表队的131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一张张青春洋溢的面孔,一个个拼搏奋进的身姿,在荣誉和汗水的背后,他们的故事耐人寻味。


 

  球场上的无声交流



   由于父亲是个乒乓球迷,聋哑小伙陈禹阳从小就对乒乓球感兴趣,他14岁开始正式学球,如今在省残疾人体训中心接受训练。在本次比赛中,他凭借一次次潇洒飘逸的击球,击败了一个又一个对手,获得乒乓球、羽毛球两个单项比赛的冠军。



   决赛前,年仅20岁的陈禹阳在场边跟父亲通过手势进行交流。两人不断变换着手势,正激烈讨论着什么。在无声的世界里,他就是这样一比一划跟着父亲学会了如何握拍、如何击球。



   “这孩子悟性很高,学得很快。”曾经教过陈禹阳的老师都这么说。通过多年特教学校的学习,他如今能用手语、文字和教练交流,但在学球初期,因为不能说话,他经常是连看带猜,比别的孩子要辛苦很多,好在父亲始终陪在他的身边。每次比赛,他和父亲在场边用手语交流的场景几乎成了一道风景。



   同时,陈禹阳还是省电大特教职业学院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一名学生。乐观、开朗的他对羽毛球、象棋、围棋都很感兴趣。他用手语比划着告诉记者,比赛成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敢于应战。



  拼搏也是一种快乐



   奔跑、救球、扣杀,身穿红色比赛服的沈唐越打羽毛球时显得十分“抢镜”。每做一个动作,他的下肢都会有一些异于常人的扭曲,但他敏捷的身姿总是能适时地出现在恰好的接球位置。



   然而,半决赛中的最后一个球最终还是越过他的身体落在了场内,关键球的失分将他拦在了决赛门槛之外。决赛时,他呆呆地杵在场边,望着场上两名选手进行最后对决。第三名的比赛名次并不能让沈唐越感到满意。



   沈唐越今年18岁,出生时就被诊断为脑瘫患儿,智力障碍、下肢残疾,都成了影响他打球的巨大阻碍。



   沈唐越在市特教学校学会了说话,学会了与人简单的交流……一年前,沈唐越开始学习羽毛球。不论晴雨,他都会坐10多公里的公交车,准时到羽毛球馆报到。每天两个半小时,一年多来,风雨无阻。培训班的学员换了一拨又一拨,可他始终是那个球馆角落里从不缺席的身影。



   沈唐越曾获得嘉兴市残疾人特奥会羽毛球单打冠军、双打亚军,还获得了省残疾人特奥会单、双打双料亚军。面对曾经的荣誉,一脸憨厚的沈唐越断断续续地说:“我喜欢打球,一上球场我就很快乐,希望能够一直打下去。”



  坚信生命在于运动



   8岁时失去了左臂、百米短跑曾破桐乡市残运会纪录、以高出第一批分数线20多分的成绩考入浙江工业大学……在人生的道路上,戚加欣并不觉得自己比别人缺少什么,但是,每当看到别人穿着短袖比赛服走上赛场的时候,他总会默默地咬咬嘴唇。



   比赛中,戚加欣每当汗流不止的时候,眼镜总是频频往下滑。因为来不及放下球拍,他只能用仅有的手臂轻轻将眼镜往上推。“打球是为了锻炼身体,拥有健康才能把握住未来。”戚加欣对记者说,因为车祸失去了身体的一部分,他比别人更珍惜生命和健康。



   戚加欣刚进大学校园时总会引来异样的目光,他知道只有自己变得更优秀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于是,就读计算机专业的他选修了自动化专业的双学士课程,还有考研深造的打算。他希望通过努力,使自己今后发展的道路更宽一些。



   比赛之余,戚加欣坐在场边和一名来自龙翔街道的肢体残疾人聊了起来,很快他们就交上了朋友。交更多的朋友也是他参加这次比赛的初衷。

所属专题:
来源: 《今日桐乡》 作者: 文/记者 胡宇翔 摄/通讯员 沈陆斌 编辑: 宋琼燕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今日桐乡报社”、“桐乡电台”、“桐乡 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
联系电话:0573-88118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