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老照片中追忆似水流年

2013年07月22日 08:26 来源: 《今日桐乡》

 

  我市目前发现最早的一张老照片是摄于1912年左右的崇福曹氏家族合影市档案馆提供

  

 

  1984年1月12日,农民在濮院西河头蔬菜收购站投售大白菜,这批大白菜被运往北京。汤闻飞摄

 

 

  摄于1950年的乌镇太师桥及远处的分水墩陈文钊摄

 

 

  1959年,几个高中生在梧桐镇西街的古梧桐树下的合影。曹建树摄

 

 

  1969年,在康泾塘水利工地上,开挖河道的民工利用休息时间读报学习。汤闻飞摄

 

 

  1979年,桐乡县新生公社红旗漾大队农民秋收分红。汤闻飞摄

 

  也许,这个地方我们曾那样熟悉,它承载着我们儿时的记忆;也许,这件事曾经就发生在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但今天已很少有人再提及。

 

  幸好,有这样一群人,用他们拍摄的、保存的,或是千辛万苦寻找到的老照片,为我们保留了这段记忆。

 

  从2008年8月起,市档案馆面向社会征集有关桐乡的老照片,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很多热心市民纷纷赶到档案馆,把家里珍藏的老照片提供给档案馆保管或扫描。目前,市档案馆已征集到各类珍贵老照片共1469张。让我们在这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中追忆似水流年……

 

  拍摄和收藏老照片的

 

  三个老人

 

  【汤闻飞】虽然已80多岁高龄,但汤闻飞从未跟时代脱节。他有一台大屏幕电脑,里面装满了自己拍摄的老照片,为了归置好这些宝贝,他学会了用电脑,将照片按时间、按题材分门别类收藏。常常,一整个下午,他都会沉浸在这些宝贝中,让思绪恣意穿越。

 

  让汤闻飞最引以为傲的是自己记录下康泾塘从开挖到通航的全过程。“这张是刚开挖时,众人劳动的壮观场面;这张是农民在工地上学习毛主席语录……”每张照片汤闻飞都如数家珍。

 

  1969年冬天,为解决老百姓出行问题,增强河道抗旱排涝能力,数十万农民轰轰烈烈地投入到康泾塘开挖工程。汤闻飞当时在康泾塘水利工程指挥部负责财务,这让他有了跟踪拍摄开挖进程的机会。

 

  “当时纯粹是因为爱好,想留点纪念,所以一有空就去工地上拍照。”汤闻飞说,当时的相机还是借来的。

 

  为了让镜头下的内容更加丰富,汤闻飞动了不少脑筋。其中一张照片上,几个女青年载歌载舞,边上围着的是正在休息的农民。“这是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进行慰问表演,当时农民很少能接触到文艺演出,所以大家都看得非常认真。”汤闻飞说,为了让照片更加美观,他特意关照女青年排好阵型。还有一张照片是农民利用工作间隙看报学习,照片中一张毛主席画像彰显着时代气息,这也少不了汤闻飞的精心策划。

 

  短短20多天时间,康泾塘开挖工程提早完成。这时,工地上的农民向水利工程指挥部报喜,看着敲锣打鼓的队伍,汤闻飞又按下了快门,记录下这个瞬间。

 

  几十年来,汤闻飞拍摄的照片留下了明显的时代印记。

 

  其中一张黑白照片中,10多个农民围坐在一起,桌上放着几沓钱,一个农民正在点钞票,喜悦写在了每个人脸上。“这是1979年新生公社红旗漾大队的农民进行秋收分红。”汤闻飞说,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农民种植有了自主权,纷纷种上了经济效益较好的农作物,农民收入也有了进一步提高。这张照片因其特定的意义,曾入选过国家级图片展。摄影带给汤闻飞无限的生活乐趣,不过让他惋惜的是,还有很多老照片因为保管不善废掉了。为了保存留下的老照片,他专门买了干燥箱,还为每张老照片留下电子版本。这次,他将自己的很多照片提供给市档案馆。“只有让更多人看到,才能彰显这些老照片的意义。”

 

  【吴荣荣】吴荣荣接触摄影较迟,但因为酷爱收藏,让他收获了很多珍贵的老照片。特别是对老桥的照片,他有着特别的偏好。

 

  休息时间,吴荣荣总是背着相机到处拍桥,至今他还在为当时的执着庆幸。“很多桥现在都没了,幸好留下了影像。”但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吴荣荣无法拍下所有的桥,所以他还有一个途径,就是去各种旧书摊、旧书店淘旧货,或在收藏圈子里搜寻老照片。

 

  吴荣荣对于收藏的一张旧时乌镇分水墩的照片有着特别的感情。照片中远处是分水墩,墩分上下三层,上面一层稍小,六角形的楼阁,镶嵌着玻璃窗。近处是太师桥,桥为单孔石拱桥,流水形的线条很是流畅。

 

  “分水墩与太师桥是我小时候常去玩的地方,这也是老乌镇的标志。”吴荣荣依稀记得小时候听老人说起,分水墩的位置水流湍急,很容易出事故,所以建了这么一个墩,可以起到航标的作用。

 

  “过去,从嘉兴乘航船回乌镇,老远就能看到分水墩,分水墩看见了,意味着乌镇快到了,过了分水墩,镇中心马上也就到了。”对于老一代乌镇人来说,分水墩不仅是水上航标,也是一份乡愁。

 

  早些年,吴荣荣还曾在乌镇老相馆里买到一套拍摄于上世纪60年代的乌镇景观组照,像旧时的修真观、三友亭、舒铁云墓和陈简斋读书处等,不少景观早已无迹可寻了。有些历史印记可以通过老照片复制,但有些只能停留在记忆里。一直让吴荣荣耿耿于怀的是,他问了很多朋友,都没有找到一张已被拆掉的单桥的照片。对于这些自己辛苦拍摄或收藏的老照片,吴荣荣有着自己的看法。“如果藏在家里一个人看,那就失去了意义,所以我提供给市档案馆,希望能让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了解家乡的过去。”

 

  【曹建树】曹建树喜欢翻看一本关于旧时桐乡镜像的书。其中,就有一张他拍摄的桐乡“软桥”的照片。

 

  这张拍摄于1959年的照片中,三男三女或蹲或坐在桥上,好一幅“恰同学少年”的美好画面。曹建树说,“软桥”之于老桐乡人,有着“城标”的意义。

 

  “人站在淡青色的条石上起跳,会有明显的震动感,如果多人站定,一人蹦跳,其他人都会有震荡的感觉。”曹建树笑说,因为这个特点,“软桥”盖过了其本名“惠云桥”。

 

  而这一年,曹建树刚刚接触摄影。曹建树作为家中唯一的男孩,做小生意的父母对他很是宠爱,几乎有求必应。所以当还在读书的儿子提出要花100多元买一台相机时,还是欣然应诺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肖冰表舅吧。”曹建树说,摄影家徐肖冰是自己的表舅,受其影响,他对摄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父母也从不认为摄影是不务正业。

 

  有了相机后,曹建树拍下了很多有关校园建筑、桐乡标志物的照片,古梧桐树就是其中的一张。

 

  在老梧桐镇西街中段,有一棵只剩半片树皮的古梧桐树,树干已经朽枯,倒在路西边的围墙上,仅靠着剩下的树皮传输养料,树竟然又开花结果了。这棵古梧桐树俨然成了桐乡城的一个标志。

 

  曹建树和5个同学风华正茂的神采也同古树一起定格在画面上。“那时男同学穿的外套颜色只有蓝、灰色,女同学梳着又粗又长的麻花辫,颈上披着围巾,简单却是最纯粹的美。”

 

  1961年,曹建树和同学被安排到北门外新安大队树桥小队参加割麦、收油菜等支农劳动,于是有了那张在双桥下的合影,照片中的人物头戴草帽,脖子上围着白毛巾。每当看到这张照片,曹建树总会回忆那段辛苦却又快乐的时光。“每天劳动好吃过晚饭,我们便三三两两坐在运河边,一边洗脸洗脚,一边看着夜行船只从自己身边缓缓驶过,南下的是往杭州,北上的是去嘉兴……”

 

  让曹建树感到特别欣慰的是,照片上的12个同学现在还是一个都不少。“这些老朋友老同学,还是一个电话就能找得到,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曹建树在老照片中感悟到人生的真谛。

 

  重读那些老照片,从中见证和感受一个城市的历史变迁

 

  这1469张老照片内容涵盖丰富,有桐乡各地人文古迹、城市建筑;有桐乡古代近代名人的旧照画像,如吕留良民国期间的画像照片,劳乃宣、太虚法师、徐自华、茅盾等名人照片;有桐乡经济发展各时期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的照片记录等。而不少照片中的古迹、建筑物已成为永久的历史定格,像乌镇的分水墩、白莲寺等只能在照片中感受昔日华彩。

 

  这批老照片中,最早的一张是摄于1912年左右的崇福“曹氏家族”合影,历经百年,照片已泛黄,其中的人物也因当时设备限制有些变形,但人物神态清晰依旧,特别是考究的华服,看得出曹氏家族在当时绝对是望族。

 

  “看,前排中间这两个小孩,就是后来创办崇德丝厂的曹荣卿、曹仲卿兄弟俩。”循着工作人员的指点,记者怎么也无法把这两个身穿锦缎长衫、稚气未脱的孩童跟日后叱咤上海的大商人联系起来。

 

  如今,曹氏家族后人在桐乡已难寻踪迹,但其家族对桐乡缫丝业的发展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也正是这张照片的珍贵所在。”

 

  在市民提供的老照片中,不同时期的家庭合影占了很大部分,也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折射出不同时代的伦理与风貌,为后人研究家庭乃至社会时代变迁,提供了宝贵资料。

 

  有些家庭合影中,明显呈现出摆拍的痕迹:放上代表新式生活的小物件或装饰品。然而今天再来看这些照片,我们分明要感谢那些精心的“摆布者”,正是他们的导演,为我们呈现了以前桐乡民众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细节。

 

  此外,记者还特别注意到一些“有意思”的照片。这“意思”不是别的,正是后来历史演变所赋予、所附加于照片的那些价值。

 

  濮院的戴大铣老人就提供了两张自己收藏多年的老照片,照片反映的是1951年桐乡青年抗美援朝积极参军的事。照片中,七个男青年背着军绿色的斜挎包,胸戴大红花,脸上写满雄心与抱负。当时在县委当文书的戴大铣回忆道:“当时晚上召开大会,很多人争先恐后上台把名字签在要求参军的光荣榜上,有的还在大会上发言,表示一定要以实际行动支援国防。”虽然照片中的青年最后可能没有上战斗一线,但特殊时期所赋予他们的激情却从未改变。老照片正是以它独有的语言向我们讲述着特定时代的生活和工作情景。

 

  重温,不仅仅是为了怀旧,而是希望通过回顾这些曾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来见证和感受一个城市的历史变迁。 

所属专题:
来源: 《今日桐乡》 作者: 记者 沈怡华 通讯员 朱丽萍 编辑: 胡银仙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今日桐乡报社”、“桐乡电台”、“桐乡 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
联系电话:0573-88118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