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今日桐乡数字报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桐乡
浙新办2006[33]号
 网站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党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 文明 | 彩票代购 
 桐乡概况 | 理论视点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资讯 | 民生信息 | 投稿
 【镇街网闻联播】: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社区巡礼
  您当前的位置 :  桐乡新闻网 >人文桐乡 >文学

中国移动-桐乡分公司

往事悠悠

最后的碾米人

  说起隔壁村的老于,村里上了年纪的人无人不知,因为他们经常要和他打交道。隔壁村东头一间不起眼的红色平房,那是一个碾米的小作坊,主人便是60来岁的老于。


  一台碾米机,一杆落地秤,一张旧桌上凌乱地放着剪刀绳子,碾米坊就是如此的简单。老于有些秃顶,圆脸,身体敦实,一副憨厚相,几根花白的胡子戳在下巴上,显示他年纪已近花甲了。


  每天早上,村民骑着三轮车、开着电动车载着、驮着一袋袋稻谷来到红房子旁,有的径直走进红房子,有的在外面排队等候。


  他悠然地将村民编织袋里的谷子倒在箩筐中,再倒进碾米机入口,开动机器阀门,隆隆的机声便响起。过一会儿,褐色的米粒就落在出米口下面的箩筐里。老于随意抓起一把米,放到嘴边咂巴几下,回头朝来碾米的人说:“这米还不错。”然后把箩筐里的米又倒回机器中再碾一遍。总要反复两三次后,这米才算碾好,这时出来的米白白的,十分诱人。碾米留下来的糠,有的农户要拿回家喂羊,便要付米钱,碾一斤米的工钱是一毛多点,一袋稻谷也就五六元钱;如果不要糠,便不用付工钱,将糠留下提米走人。老于会将村民留下的糠卖给养猪大户,并不担心它们会一直堆着占地。


  我和老于仅数面之缘。记得头一次去他的小作坊碾米时,他见我面生,先问我是谁家的,得到踏实的答复后,他热情地帮我把谷子拎进去,然后开动机器。我并不知道和他聊些什么,想了半天,才挤出一个话题:“碾米的人多吗?”老于听了,苦笑了下,说:“以前碾米的人排队,现在冷清了许多,只有早上热闹些,下午基本没人。现在种田的人家少了,很多人家买米吃,生意越来越差了。儿子劝我不要干了,在家看看孩子也好,可我碾了二十多年了,放不下这活,算是给村民服务吧。我不碾,他们就得到镇上碾,多不方便。一听到这机器声,我就来劲,看到白花花的米出来时,心里特别舒服,对这份活有感情了,一天不开动机器,这心里头不是滋味。再说了,我腿有残疾,除了这活,也不会干别的,不能像别人一样出去打工。”


  老于讲得很投入,米不知不觉中碾好了。装袋时,老于提醒说我的袋子破了个口子,便帮我换了个袋子,米落袋后,我马上收紧袋口,老于却叫了起来:“别急,还有米!”说着,下意识地拍拍箩筐,将嵌在箩筐篾竹缝中的米粒抖落到筐底,倒入袋中,还不忘补充一句:“不要浪费了,都是辛苦种出来的。”然后才放心地用绳扎紧袋口。我一阵感动。走出碾米坊时,老于到门口送我,对我说:“你家的米收藏得不错,很少有瘪谷,老鼠吃的少。”我呵呵一笑,和他道别。


  夕阳照在他圆圆的脸上,泛起一圈红晕。我想,空时他也许会搬个凳子坐在路旁,看车来人往。


所属专题:
 打印  收藏本页  关闭本页
来源: 《今日桐乡》 作者: 姚孝平 编辑: 宋琼燕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今日桐乡报社”、“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最新
 
图片
 
    果园除草有良策
    果园除草有良策
    电动小三轮闯红灯
    电动小三轮闯红灯
    改造提升倒计时
    改造提升倒计时
    扇舞健身乐悠悠
    扇舞健身乐悠悠
桐乡网警
浙ICP备06047663号 桐乡市新闻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2006-2008(第三版)
电话:(86)0573-88118696 
地址:浙江省桐乡市振东新区环园路578号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