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今日桐乡数字报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桐乡
浙新办2006[33]号
 网站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党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 文明 | 彩票代购 
 桐乡概况 | 理论视点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资讯 | 民生信息 | 投稿
 【镇街网闻联播】: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社区巡礼
  您当前的位置 :  桐乡新闻网 >人文桐乡 >文化新闻

中国移动-桐乡分公司

陈丹青:我看重小剧院 乌镇成功在“人治”

  首届乌镇戏剧节,陈丹青作为特邀嘉宾前来参加。因为有着木心这层关系,陈丹青前后共计25次到过乌镇,自称已把乌镇当作第二故乡,“这儿的员工都认识我。”乌镇戏剧节期间,陈丹青观摩了《如梦之梦》和《铁轨之舞》两部戏,在开幕式上忙不迭掏相机拍照,兴致盎然。对乌镇承办这样高规格的活动,陈丹青不吝赞美之词,“我敢说,中国再没有第二个‘小地方’能够办成这样的活动”。

 

  5月13日,陈丹青走进设在乌镇昭明书院的凤凰网演播室,接受凤凰网文化频道《年代访》独家对话,畅谈乌镇情缘与乌镇之变。

 

  90年代乌镇“完全败了”

 

  90年代木心和陈丹青分别来过乌镇,彼时的感觉是乌镇已完全被时代忘记。“整个是灰色的,像烟灰缸一样,当然也有一种颓废的美。整个下午非常漫长,老人在听无线电里的评弹,打麻将,年轻人无所事事。河流非常脏,昭明书院旁边全是猪和居民晒的衣服,一塌糊涂。真是完全败了。现代生活设施和商业机制都没有进来。”

 

  作为人文重镇,乌镇历史上并非没有辉煌的时期,这段回忆还是木心告诉陈丹青的。“他经常跟我回忆,他在乌镇生长的二三十年代甚至四十年代,乌镇的大户人家早就西化了,法国进来的沙发、钢琴、留声机、西方的读物。茅盾书屋里面,很多外国书都是作者签名送给他的。文革年代的乌镇,还有社戏等等民间娱乐,挺热闹的。中学和小学都有很多非常好的老师,培养了很多很好的大学生。但是后来慢慢被抽空了。”

 

  陈向宏的“人治”

 

  乌镇的艰难转身始自1999年,时任地方要员的陈向宏调任乌镇,他1999年开始白手起家,成立乌镇旅游公司,对乌镇进行保护与开发。他独创性地在全国率先提出“历史街区再利用”的保护思路,令乌镇一举在名气和收入上大幅提升,成为古镇典范。在陈丹青看来,乌镇的成功完全源自于陈向宏的“人治”,他就是一位“民间英雄”。

 

  “乌镇的改变就是因为陈向宏,他有这个思路,也有这个财力,围绕最近的文化热,各地的地方官都在做事情,但是有钱的没有思路,有思路的又没有钱。乌镇得天独厚的条件第一是它有文脉,它是文化古镇。陈向宏很有思路,全是细节,每个民宿只能有两个桌子,如果烧菜烧得好,奖励第三个桌子,做得不好要回收,所以变成一个共享共荣的局面。其他古镇没法办到。”

 

  “中国不是法治社会,是人治社会,人治社会的好处就是这个地方谁在管,谁在折腾,谁在设计,这个地方就是什么样子。区别在于,他不光是地方官,他还是乌镇子弟,他热爱乌镇。就是一个人,一个团队,一种精神,就把这事做成了。”

 

  “陈讲过一句话:我知道领导要什么,知道老百姓要什么,也知道你们文人艺术家要什么。非常简单。所以我不太把他看成地方官,我把他看成乌镇子弟。每个家乡如果有这样的子弟,拿到钱,拿到权力,能这么办事,该多好。再一个我把他看成一位‘民间英雄’,改革开放三十年,政策宽一宽,全都是底下的人干起来的,就是靠聪明智慧和行动力。”

 

  乌镇的远见

 

  乌镇近年来在文化层面上的一个著名举动,是将旅居美国的乌镇籍作家木心接回故乡养老送终。陈丹青认为,这个举动是乌镇的心意,与名人效应无关。

 

  “陈向宏说,我们不能只有一个茅盾,所以他发现了木心以后,无代价地请他回来,养着他。有人质疑乌镇请木心回来是利用名人效应,可是陈向宏当年只是依据木心一篇不在大陆发表的文章认识的木心,他也从来没有利用过我的名气。老百姓谁知道木心?但陈向宏敢于给他这么高的规格,给他砸钱。”

 

  陈丹青说,外界对乌镇有很多误解。“比方大家同意‘修旧如旧’,景观千万不要破坏。其实修旧如旧的古镇是景观上的,但是完全复原过去景观是不可能的。从前乌镇就已经被西化,只不过这个过程被中断了。现在哪怕回到30年代的乌镇也不可能了,所以只能做旅游,然后把文化带进来。”

 

  小剧场是中国传统

 

  戏剧节的主题自然是戏剧,在乌镇期间,陈丹青除了会跟美国来的设计师讨论木心美术馆的建设事宜,看戏也是主要行程之一。几日下来,他分别在乌镇大剧院和蚌湾剧场观看了8小时的大剧《如梦之梦》和特邀剧目《铁轨之舞》。他说,最欣喜的是看到小剧场的恢复。“我关心的不只是乌镇建了一个这么大的剧场,我关心的是它造了几个小剧院,小剧院才是中国真正的戏剧传统,也是欧洲的戏剧传统,就50-100人,像堂会,而且每个风格都不一样。我非常喜欢这样的小剧场。”


所属专题:
 打印  收藏本页  关闭本页
来源: 凤凰网文化 作者: 采写 胡涛 编辑: 宋琼燕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今日桐乡报社”、“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最新
 
图片
 
    建生态护岸
    建生态护岸
    禁毒宣传落实处
    禁毒宣传落实处
    打防犯罪 你我有责
    打防犯罪 你我有责
    重研发 强品牌
    重研发 强品牌
桐乡网警
浙ICP备06047663号 桐乡市新闻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2006-2008(第三版)
电话:(86)0573-88118696 
地址:浙江省桐乡市振东新区环园路578号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