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今日桐乡数字报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桐乡
浙新办2006[33]号
 网站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党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 文明 | 彩票代购 
 桐乡概况 | 理论视点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资讯 | 民生信息 | 投稿
 【镇街网闻联播】: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社区巡礼
  您当前的位置 :  桐乡新闻网 >人文桐乡 >文化新闻

中国移动-桐乡分公司

一门两才 德艺双馨

叶剑鸿和爷爷的故事

   

《太行秋色》叶剑鸿作

 

  

叶剑鸿

 

  

芮顺淦

 

  

骆风

 

 

胡少青

 

 

朱荣耀

 

 

王慧玲

 

 

阎寿根

 

  

杨守春

 

 

杜世禄

 

 

夏深耕

 

 

倪春虎

 

 

傅林林

 

 

申伟

 

 

曹建平

 

  立夏刚过,细雨绵密。叶剑鸿第一次来桐乡办画展,还带着89岁的爷爷叶庆文。爷爷始终是叶剑鸿的偶像,也是叶剑鸿最为敬重的人。

 

  自兰溪建制以来,两宋就有“天下江南”之誉,明清流传“小小金华府,大大兰溪县”一说,民国则美其名曰“小上海”,足见声势之隆,数百年不坠。兰溪人才济济,之中最为翘楚,又以梅溪为胜。金华兰溪马涧镇东叶村叶家,就出了叶庆文和叶剑鸿这对祖孙。

 

  叶庆文是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和中国雕塑家协会会员,世界书画家协会理事和研究员。叶剑鸿是金华市著名画家和作家,他对艺术的热情来源于叶庆文。叶剑鸿说,梅溪自古出名人,他走上艺术之路是想对该流域的前辈有个交代。

 

       寄情山水的叶剑鸿

 

  叶剑鸿小时候家里贫穷,为了贴补家用,他曾挑着鸡蛋翻山越岭四处叫卖。生活虽然很拮据,但是从小练就的一手漂亮的字让他的童年获得比同龄人不一样的快乐。读中学时,叶剑鸿开始练毛笔,书法越写越好。村里过年写春联,都会找上他。后来叶剑鸿去镇上写春联卖,一个寒假下来,就能凑齐来年的学费。

 

  做人颇为低调,是41岁的叶剑鸿给人的第一印象,他不张扬,就是站在人堆里,根本不知道他是个画家。然而他是一个画家,还到了“不疯魔不成活”的地步。

 

  即使大年三十叶剑鸿玩“失踪”,也不必感到奇怪,多少年来,叶剑鸿就是端着一方砚,握着一支笔,带着一张纸,独自游走于大小山水间。有一次叶剑鸿和一帮朋友去九峰山玩,突然来了“感觉”,却没有随身带笔。同行的一位妇女掏出一支口红调侃:“实在不行用口红笔画?”叶剑鸿一拍大腿,哎呀好主意,接过口红笔就画了起来。这不是叶剑鸿唯一一次用“非常规”工具作画,只要有“感觉”,叶剑鸿从不介意用身旁能用上的一切材料作画。

 

  还有一次,在山上看到美景,情不自禁地想画,却没有水,他灵机一动,想到了儿子的小便,于是,画完之后,他在画上如此写道:“儿尿就砚旋砚墨,为尽山巅半片云。”他用过林叶水,甚至包括自己的口水;他的公文笔记本也常常被当做画纸,画满花鸟虫鱼。

 

  在书画艺术界漫步二十余个春秋,留下的作品已经有数千幅,著有《笔墨留痕·叶剑鸿诗文书画集》、《笔墨留痕·叶剑鸿写生集》、《烟云供养·叶剑鸿写生作品选集》等书。

 

  之后,叶剑鸿开始寻找自己的“根”,他认为自己的根在“梅溪”。于是他开始毫无保留地反哺家乡,他在梅溪上游横溪天山脚创立了梅溪书画社总部,十多年来吸纳了梅溪沿岸四镇一乡的书画爱好者。

 

  叶剑鸿谈写生:画山画水皆画心

 

  有一次画完一幅山水画,叶剑鸿觉得意犹未尽,就提笔这样写道:“大山静穆但孕育了无限生机,都市喧嚣却弥漫着几多虚华。”在山里写生给予叶剑鸿的是超然物外的自在和忘我。

 

  和叶剑鸿的交谈从他对“会心自然”的解释开始。什么是会心自然?叶剑鸿这样解释:天地有造化,此后才有画家的写生,写生如要夺造化之妙,所以写生不辍。

 

  叶剑鸿最为钟情的,还是山水,而这山水之中,畲乡景宁更是他的“挚爱”。他说,景宁的山,兼容南北之貌,层峦叠嶂,线条交错,时有耸岩突兀,很是入画。

 

  “写生,就是因为美让你冲动,你用笔把这种冲动表现出来。美哪里来?美是需要你邂逅的。画山画水,其实都是画出心里的美。”叶剑鸿认为,写生是三个情感变化的一种过程。首先是以形写形,即看山是山,注重表象,这座山是怎么样就画什么样。其次是以形出神,形为神服务,在写神的过程当中,作出取舍,这已不是看山,看的是山水给你震撼。最后一层是以神达意,即我心看山,就是以自己的心看这个山,这山,不仅仅是那个山,而是我心里的那个山,那个山对应到你的心里。

 

   匠心独运的叶庆文

 

  老一代杭州市民只要谈到城市雕塑,脑海里总会闪过这样两尊。其一,是浙江大学校园里的毛泽东雕像;其二,是六公园里的志愿军雕像。这两尊雕像见证了杭州城的历史更迭,从上世纪50年代走到了今天。而他们的创作者,就是著名雕塑家,今年89岁高龄的叶庆文。

 

  叶庆文是叶剑鸿的爷爷。叶庆文的童年很苦,为求学颠沛流离。他生长的东叶村是偏僻的穷山村,在战乱的艰苦岁月中,他度过了青少年时代。1947年,叶庆文迈进校址在杭州的国立艺专(中国美院的前身),是中国美院建设的参与者,也是中国美院发展的见证者。经历了风雨沧桑,从旧中国一路走来。他的沧桑一生写在了他的手上。叶庆文的手,不大,长满了坚硬的茧子,这是雕刻时光,留下的人生痕迹,起起伏伏,深深浅浅。

 

  “550多件。”问起一共制作了多少雕塑作品,叶庆文总能不假思索地回答,声音洪亮。当问及做过的雕像里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哪座。他立马说:“是浙江大学里的毛泽东像,高有13米9。”叶庆文对于出自自己手中的雕塑,件件都如数家珍。光是毛泽东像,挥手的、背手的、垂手的,就有5座。叶庆文家的客厅里,毛泽东的肖像和毛泽东小女儿、大女儿、夫人的肖像,排了一排,好一幅领袖的全家福。

 

  从西陲之畔到东海之滨,祖冲之、顾炎武、文天祥、骆宾王、鲁迅、常书鸿……至今,叶庆文仅仅大型雕塑就有400多件,在他的一把雕刻刀下,这些雕塑以人们最熟悉的姿态,矗立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功成名就,儿孙满堂,叶庆文把幸福写在了脸上。他热爱家乡,在耄耋之年把雕塑作品奉献给家乡人民,在兰溪叶庆文艺术馆留存了百余件雕塑艺术精品。不久前,叶庆文又向第二故乡——杭州市余杭区捐赠了130余件雕塑作品和数十件书画作品,建立了第二座个人艺术馆。

 

  叶庆文说雕塑:形肖神似夺天工

 

  叶庆文做过一个鲁迅坐像,是一个有性格的雕塑,就像鲁迅说的一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可是鲁迅本身个子并不高,只有一米六,如果按照他的身高去做,肯定不好看。”叶庆文为此绞尽脑汁,最后他适当改变了鲁迅的“身材”,让坐像看起来挺拔、有力的。

 

  但怎么把性格反映出来,却是最难的。叶庆文说,雕塑不能只看表面,看到高一点就做高一点,看到低一点就做低一点,这是依样画葫芦。雕塑要从理解对象出发,要从心里面做出来。要对人物形体结构有深入透彻之理解,能将细节刻画与整体气势巧妙地融为一体,才是雕塑。

 

  叶庆文认为,雕塑不能单纯跟外国学抽象。“艺术,走到最后还是写实的,还是归于现实主义。”他觉得,不管是雕塑、绘画,艺术首先要解决为生活服务的问题,要掌握从生活到创作的基本规律。要人们看得懂,要对人的生活有意义,才是好作品。

 

  “青春旭光芒,壮时似暑阳。夕日红满天,人世莫闲荡。”叶庆文以写诗自励。不因年老体衰而放宽对自己的要求,叶庆文追求不止,雕塑艺术的光芒将继续闪耀。


所属专题:
 打印  收藏本页  关闭本页
来源: 《今日桐乡》 作者: 今日桐乡记者 羊宇杰 编辑: 宋琼燕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今日桐乡报社”、“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最新
 
图片
 
    完善基础设施
    完善基础设施
    冒雨集训
    冒雨集训
    巧手大比拼
    巧手大比拼
    改造公共设施
    改造公共设施
桐乡网警
浙ICP备06047663号 桐乡市新闻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2006-2008(第三版)
电话:(86)0573-88118696 
地址:浙江省桐乡市振东新区环园路578号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