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今日桐乡数字报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桐乡
浙新办2006[33]号
 网站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党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 文明 | 彩票代购 
 桐乡概况 | 理论视点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资讯 | 民生信息 | 投稿
 【镇街网闻联播】: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社区巡礼
  您当前的位置 :  桐乡新闻网 >党务公开 >公示公告

中国移动-桐乡分公司

桐乡市公安局办理经济犯罪案件公告

  经济犯罪案件受案范围

 

  根据《公安部关于印发〈公安部刑事案件管辖分工规定〉的通知》(公通字[1998]80号)、《公安部关于印发〈公安部刑事案件管辖分工补充规定〉的通知》(公通字[2008]9号)、《公安部关于印发<公安部刑事案件管辖分工补充规定(二)>的通知》(公通字[2012]10号)、《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的规定,公安经侦部门管辖范围为以下89个罪名的案件:

 

  1、资助恐怖活动案(《刑法》第120条之一,《修正案(三)》第4条)

 

  2、走私假币案(第151条第1款)

 

  3、虚报注册资本案(第158条)

 

  4、虚假出资、抽逃出资案(第159条)

 

  5、欺诈发行股票、债券案(第160条)

 

  6、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案(《刑法》第161条,《修正案(六)》第5条,取消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罪名)

 

  7、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案(《刑法》第162条之一,《修正案》第1条)

 

  8、虚假破产案(《刑法》第162条之二,《修正案(六)》第6条)

 

  9、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刑法》第163条,《修正案(六)》第7条,取消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罪名)

 

  10、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案(《刑法》第164条,《修正案(六)》第8条,取消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罪名)

 

  11、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案(《刑法》第164条第2款,《修正案(八)》第29条第2款)

 

  12、非法经营同类营业案(第165条)

 

  13、为亲友非法牟利案(第166条)

 

  14、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案(第167条)

 

  15、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失职案(《刑法》第168条,《修正案》第2条,取消徇私舞弊造成破产、亏损罪罪名)

 

  16、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案(《刑法》第168条,《修正案》第2条,取消徇私舞弊造成破产、亏损罪罪名)

 

  17、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案(《刑法》第169条之一,《修正案(六)》第9条)

 

  18、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案(第169条)

 

  19、伪造货币案(第170条)

 

  20、出售、购买、运输假币案(第171条第1款)

 

  21、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案(第171条第2款)

 

  22、持有、使用假币案(第172条)

 

  23、变造货币案(第173条)

 

  24、擅自设立金融机构案(第174条第1款)

 

  25、伪造、变造、转让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批准文件案(《刑法》第174条第2款,《修正案》第3条)

 

  26、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案(《刑法》第175条之一,《修正案(六)》第10条)

 

  27、高利转贷案(第175条)

 

  28、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第176条)

 

  29、伪造、变造金融票证案(第177条)

 

  30、妨害信用卡管理案(《刑法》第177条之一第1款,《修正案(五)》第1条第1款)

 

  31、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案(《刑法》第177条之一第2款,《修正案(五)》第1条第2款)

 

  32、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案(第178条第1款)

 

  33、伪造、变造股票、公司、企业债券案(第178条第2款)

 

  34、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案(第179条)

 

  35、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案(第180条)

 

  36、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案(《刑法》第180条第4款,《修正案(七)》第2条第2款)

 

  37、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案(《刑法》第181条第1款,《修正案》第5条第1款)

 

  38、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期货合约案(《刑法》第181条第2款,《修正案》第5条第2款)

 

  39、操纵证券、期货市场案(《刑法》第182条,《修正案》第6条,《修正案(六)》第11条,取消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罪罪名)

 

  40、背信运用受托财产案(《刑法》第185条之一第1款,《修正案(六)》第12条第1款)

 

  41、违法运用资金案(《刑法》第185条之一第2款,《修正案(六)》第12条第2款)

 

  42、违法发放贷款案(《刑法》第186条,《修正案(六)》第13条,取消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罪罪名)

 

  43、违法发放贷款案(第186条第2款)

 

  44、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案(《刑法》第187条,《修正案(六)》第14条,取消用账外客户资金非法拆借、发放贷款罪罪名)

 

  45、违规出具金融票证案(《刑法》第188条,《修正案(六)》第15条,取消非法出具金融票证罪罪名)

 

  46、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案(第189条)

 

  47、逃汇案(第190条)

 

  48、洗钱案(第191条)

 

  49、集资诈骗案(第192条)

 

  50、贷款诈骗案(第193条)

 

  51、票据诈骗案(第194条第1款)

 

  52、金融凭证诈骗案(第194条第2款)

 

  53、信用证诈骗案(第195条)

 

  54、信用卡诈骗案(第196条)

 

  55、有价证券诈骗案(第197条)

 

  56、保险诈骗案(第198条)

 

  57、逃税案(《刑法》第201条,《修正案(七)》第3条,取消偷税罪罪名)

 

  58、抗税案(第202条)

 

  59、逃避追缴欠税案(第203条)

 

  60、骗取出口退税案(第204条第1款)

 

  61、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案(第205条)

 

  62、虚开发票案(《刑法》第205条之一,《修正案(八)》第33条)

 

  63、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案(第206条)

 

  64、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案(第207条)

 

  65、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案(第208条第1款)

 

  66、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案(第209条第1款)

 

  67、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案(第209条第2款)

 

  68、非法出售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案(第209条第3款)

 

  69、非法出售发票案(第209条第4款)

 

  70、持有伪造的发票案(《刑法》第210条之一,《修正案(八)》第35条)

 

  71、假冒注册商标案(第213条)

 

  72、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第214条)

 

  73、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案(第215条)

 

  74、假冒专利案(第216条)

 

  75、侵犯商业秘密案(第219条)

 

  76、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案(第221条)

 

  77、虚假广告案(第222条)

 

  78、串通投标案(第223条)

 

  79、合同诈骗案(第224条)

 

  80、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刑法》第224条之一,《修正案(七)》第4条)

 

  81、非法经营案(第225条)

 

  82、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案(第228条)

 

  83、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案(《刑法》第229条第1款、第2款,取消中介组织人员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罪名)

 

  84、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案(《刑法》第229条第3款,取消中介组织人员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罪名)

 

  85、逃避商检案(第230条)

 

  86、职务侵占案(第271条第1款)

 

  87、挪用资金案(第272条第1款)

 

  88、挪用特定款物案(第273条)89、骗购外汇案(《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第1条)

 

  经济犯罪案件立案追诉标准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

 

  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及补充规定

 

  一、危害公共安全案

 

  第一条 [资助恐怖活动案(刑法第一百二十条之一)]资助恐怖活动组织或者实施恐怖活动的个人的,应予立案追诉。

 

  本条规定的“资助”,是指为恐怖活动组织或者实施恐怖活动的个人筹集、提供经费、物资或者提供场所以及其他物质便利的行为。“实施恐怖活动的个人”,包括预谋实施、准备实施和实际实施恐怖活动的个人。

 

  二、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案

 

  第二条 [走私假币案(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款)]走私伪造的货币,总面额在二千元以上或者币量在二百张(枚)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第三条 [虚报注册资本案(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条)]申请公司登记使用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虚报注册资本,欺骗公司登记主管部门,取得公司登记,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超过法定出资期限,实缴注册资本不足法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有限责任公司虚报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并占其应缴出资数额百分之六十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虚报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并占其应缴出资数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

 

  (二)超过法定出资期限,实缴注册资本达到法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但仍虚报注册资本,有限责任公司虚报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并占其应缴出资数额百分之六十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虚报数额在一千万元以上并占其应缴出资数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

 

  (三)造成投资者或者其他债权人直接经济损失累计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四)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两年内因虚报注册资本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虚报注册资本的;

 

  2.向公司登记主管人员行贿的;

 

  3.为进行违法活动而注册的。

 

  (五)其他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

 

  第四条 [虚假出资、抽逃出资案(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条)]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超过法定出资期限,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虚假出资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并占其应缴出资数额百分之六十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股东虚假出资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并占其应缴出资数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

 

  (二)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抽逃出资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并占其实缴出资数额百分之六十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股东抽逃出资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并占其实缴出资数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

 

  (三)造成公司、股东、债权人的直接经济损失累计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四)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致使公司资不抵债或者无法正常经营的;

 

  2.公司发起人、股东合谋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

 

  3.两年内因虚假出资、抽逃出资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

 

  4.利用虚假出资、抽逃出资所得资金进行违法活动的。

 

  (五)其他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

 

  第五条 [欺诈发行股票、债券案(刑法第一百六十条)]在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办法中隐瞒重要事实或者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发行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

 

  (二)伪造、变造国家机关公文、有效证明文件或者相关凭证、单据的;

 

  (三)利用募集的资金进行违法活动的;

 

  (四)转移或者隐瞒所募集资金的;

 

  (五)其他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

 

  第六条 [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案(刑法第一百六十一条) ]依法负有信息披露义务的公司、企业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或者对依法应当披露的其他重要信息不按照规定披露,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股东、债权人或者其他人直接经济损失数额累计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二)虚增或者虚减资产达到当期披露的资产总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

 

  (三)虚增或者虚减利润达到当期披露的利润总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

 

  (四)未按照规定披露的重大诉讼、仲裁、担保、关联交易或者其他重大事项所涉及的数额或者连续十二个月的累计数额占净资产百分之五十以上的;

 

  (五)致使公司发行的股票、公司债券或者国务院依法认定的其他证券被终止上市交易或者多次被暂停上市交易的;

 

  (六)致使不符合发行条件的公司、企业骗取发行核准并且上市交易的;

 

  (七)在公司财务会计报告中将亏损披露为盈利,或者将盈利披露为亏损的;

 

  (八)多次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或者多次对依法应当披露的其他重要信息不按照规定披露的;

 

  (九)其他严重损害股东、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

 

  第七条 [妨害清算案(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条)]公司、企业进行清算时,隐匿财产,对资产负债表或者财产清单作虚伪记载或者在未清偿债务前分配公司、企业财产,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隐匿财产价值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二)对资产负债表或者财产清单作虚伪记载涉及金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三)在未清偿债务前分配公司、企业财产价值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四)造成债权人或者其他人直接经济损失数额累计在十万元以上的;

 

  (五)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应清偿的职工的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得不到及时清偿,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六)其他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情形。

 

  第八条 [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案(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条之一)]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隐匿、故意销毁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涉及金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二)依法应当向司法机关、行政机关、有关主管部门等提供而隐匿、故意销毁或者拒不交出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的;

 

  (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九条 [虚假破产案(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条之二)]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构的债务或者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隐匿财产价值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二)承担虚构的债务涉及金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三)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价值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四)造成债权人或者其他人直接经济损失数额累计在十万元以上的;

 

  (五)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应清偿的职工的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得不到及时清偿,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六)其他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情形。

 

  第十条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者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第十一条 [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案(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个人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单位行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第十一条之一:[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案(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第二款)]为谋取不正当商业利益,给予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以财物,个人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单位行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第十二条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案(刑法第一百六十五条)]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利用职务便利,自己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获取非法利益,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第十三条 [为亲友非法牟利案(刑法第一百六十六条)]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亲友非法牟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二)使其亲友非法获利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

 

  (三)造成有关单位破产,停业、停产六个月以上,或者被吊销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解散的;

 

  (四)其他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

 

  第十四条 [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案(刑法第一百六十七条)]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二)造成有关单位破产,停业、停产六个月以上,或者被吊销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解散的;

 

  (三)其他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

 

  金融机构、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一百万美元以上外汇被骗购或者逃汇一千万美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本条规定的“诈骗”,是指对方当事人的行为已经涉嫌诈骗犯罪,不以对方当事人已经被人民法院判决构成诈骗犯罪作为立案追诉的前提。

 

  第十五条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失职案(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二)造成有关单位破产,停业、停产一年以上,或者被吊销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解散的;

 

  (三)其他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

 

  第十六条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案(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二)造成有关单位破产,停业、停产六个月以上,或者被吊销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解散的;

 

  (三)其他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

 

  第十七条 [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案(刑法第一百六十九条)]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徇私舞弊,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或者低价出售,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二)造成有关单位破产,停业、停产六个月以上,或者被吊销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解散的;

 

  (三)其他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

 

  第十八条 [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案(刑法第一百六十九条之一)]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背对公司的忠实义务,利用职务便利,操纵上市公司从事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行为,以及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指使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实施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行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无偿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提供资金、商品、服务或者其他资产,致使上市公司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一百五十万元以上的;

 

  (二)以明显不公平的条件,提供或者接受资金、商品、服务或者其他资产,致使上市公司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一百五十万元以上的;

 

  (三)向明显不具有清偿能力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资金、商品、服务或者其他资产,致使上市公司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一百五十万元以上的;

 

  (四)为明显不具有清偿能力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担保,或者无正当理由为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提供担保,致使上市公司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一百五十万元以上的;

 

  (五)无正当理由放弃债权、承担债务,致使上市公司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一百五十万元以上的;

 

  (六)致使公司发行的股票、公司债券或者国务院依法认定的其他证券被终止上市交易或者多次被暂停上市交易的;

 

  (七)其他致使上市公司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

 

  第十九条 [伪造货币案(刑法第一百七十条)]伪造货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伪造货币,总面额在二千元以上或者币量在二百张(枚)以上的;

 

  (二)制造货币版样或者为他人伪造货币提供版样的;

 

  (三)其他伪造货币应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本规定中的“货币”是指流通的以下货币:

 

  (一)人民币(含普通纪念币、贵金属纪念币)、港元、澳门元、新台币;

 

  (二)其他国家及地区的法定货币。

 

  贵金属纪念币的面额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金币总公司的初始发售价格为准。

 

  第二十条 [出售、购买、运输假币案(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第一款)]出售、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总面额在四千元以上或者币量在四百张(枚)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在出售假币时被抓获的,除现场查获的假币应认定为出售假币的数额外,现场之外在行为人住所或者其他藏匿地查获的假币,也应认定为出售假币的数额。

 

  第二十一条 [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案(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第二款)]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伪造的货币换取货币,总面额在二千元以上或者币量在二百张(枚)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第二十二条 [持有、使用假币案(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总面额在四千元以上或者币量在四百张(枚)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第二十三条 [变造货币案(刑法第一百七十三条)]变造货币,总面额在二千元以上或者币量在二百张(枚)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第二十四条 [擅自设立金融机构案(刑法第一百七十四条第一款)]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擅自设立金融机构,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擅自设立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二)擅自设立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筹备组织的。

 

  第二十五条 [伪造、变造、转让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批准文件案(刑法第一百七十四条第二款)]伪造、变造、转让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应予立案追诉。

 

  第二十六条 [高利转贷案(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高利转贷,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二)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两年内因高利转贷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高利转贷的。

 

  第二十七条 [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案(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之一)]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二)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

 

  (三)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多次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的;

 

  (四)其他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

 

  第二十八条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二)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三十户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一百五十户以上的;

 

  (三)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四)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五)其他扰乱金融秩序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二十九条 [伪造、变造金融票证案(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伪造、变造金融票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伪造、变造汇票、本票、支票,或者伪造、变造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或者伪造、变造信用证或者附随的单据、文件,总面额在一万元以上或者数量在十张以上的;

 

  (二)伪造信用卡一张以上,或者伪造空白信用卡十张以上的。

 

  第三十条 [妨害信用卡管理案(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第一款)]妨害信用卡管理,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明知是伪造的信用卡而持有、运输的;

 

  (二)明知是伪造的空白信用卡而持有、运输,数量累计在十张以上的;

 

  (三)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数量累计在五张以上的;

 

  (四)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的;

 

  (五)出售、购买、为他人提供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

 

  违背他人意愿,使用其居民身份证、军官证、士兵证、港澳居民往来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护照等身份证明申领信用卡的,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身份证明申领信用卡的,应当认定为“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

 

  第三十一条 [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案(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第二款)]窃取、收买或者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足以伪造可进行交易的信用卡,或者足以使他人以信用卡持卡人名义进行交易,涉及信用卡一张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第三十二条 [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案(刑法第一百七十八条第一款)]伪造、变造国库券或者国家发行的其他有价证券,总面额在二千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第三十三条 [伪造、变造股票、公司、企业债券案(刑法第一百七十八条第二款)]伪造、变造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总面额在五千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第三十四条 [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案(刑法第一百七十九条)]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发行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二)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擅自发行致使三十人以上的投资者购买了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的;

 

  (三)不能及时清偿或者清退的;

 

  (四)其他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

 

  第三十五条 [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案(刑法第一百八十条第一款)]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单位或者非法获取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单位,在涉及证券的发行,证券、期货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买入或者卖出该证券,或者从事与该内幕信息有关的期货交易,或者泄露该信息,或者明示、暗示他人从事上述交易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证券交易成交额累计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二)期货交易占用保证金数额累计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三)获利或者避免损失数额累计在十五万元以上的;

 

  (四)多次进行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的;

 

  (五)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三十六条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案(刑法第一百八十条第四款)]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以及有关监管部门或者行业协会的工作人员,利用因职务便利获取的内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开的信息,违反规定,从事与该信息相关的证券、期货交易活动,或者明示、暗示他人从事相关交易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证券交易成交额累计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二)期货交易占用保证金数额累计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三)获利或者避免损失数额累计在十五万元以上的;

 

  (四)多次利用内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开信息进行交易活动的;

 

  (五)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三十七条 [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案(刑法第一百八十一条第一款)]编造并且传播影响证券、期货交易的虚假信息,扰乱证券、期货交易市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获利或者避免损失数额累计在五万元以上的;

 

  (二)造成投资者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三)致使交易价格和交易量异常波动的;

 

  (四)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多次编造并且传播影响证券、期货交易的虚假信息的;

 

  (五)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第三十八条 [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期货合约案(刑法第一百八十一条第二款)]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的从业人员,证券业协会、期货业协会或者证券期货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故意提供虚假信息或者伪造、变造、销毁交易记录,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期货合约,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获利或者避免损失数额累计在五万元以上的;

 

  (二)造成投资者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三)致使交易价格和交易量异常波动的;

 

  (四)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第三十九条 [操纵证券、期货市场案(刑法第一百八十二条) ]操纵证券、期货市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单独或者合谋,持有或者实际控制证券的流通股份数达到该证券的实际流通股份总量百分之三十以上,且在该证券连续二十个交易日内联合或者连续买卖股份数累计达到该证券同期总成交量百分之三十以上的;

 

  (二)单独或者合谋,持有或者实际控制期货合约的数量超过期货交易所业务规则限定的持仓量百分之五十以上,且在该期货合约连续二十个交易日内联合或者连续买卖期货合约数累计达到该期货合约同期总成交量百分之三十以上的;

 

  (三)与他人串通,以事先约定的时间、价格和方式相互进行证券或者期货合约交易,且在该证券或者期货合约连续二十个交易日内成交量累计达到该证券或者期货合约同期总成交量百分之二十以上的;

 

  (四)在自己实际控制的账户之间进行证券交易,或者以自己为交易对象,自买自卖期货合约,且在该证券或者期货合约连续二十个交易日内成交量累计达到该证券或者期货合约同期总成交量百分之二十以上的;

 

  (五)单独或者合谋,当日连续申报买入或者卖出同一证券、期货合约并在成交前撤回申报,撤回申报量占当日该种证券总申报量或者该种期货合约总申报量百分之五十以上的;

 

  (六)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或者其他关联人单独或者合谋,利用信息优势,操纵该公司证券交易价格或者证券交易量的;

 

  (七)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专业中介机构或者从业人员,违背有关从业禁止的规定,买卖或者持有相关证券,通过对证券或者其发行人、上市公司公开作出评价、预测或者投资建议,在该证券的交易中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

 

  (八)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四十条 [背信运用受托财产案(刑法第一百八十五条之一第一款)]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违背受托义务,擅自运用客户资金或者其他委托、信托的财产,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擅自运用客户资金或者其他委托、信托的财产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二)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多次擅自运用客户资金或者其他委托、信托的财产,或者擅自运用多个客户资金或者其他委托、信托的财产的;

 

  (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四十一条 [违法运用资金案(刑法第一百八十五条之一第二款)]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机构、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等公众资金管理机构,以及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违反国家规定运用资金,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违反国家规定运用资金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二)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多次违反国家规定运用资金的;

 

  (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四十二条 [违法发放贷款案(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违法发放贷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二)违法发放贷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

 

  第四十三条 [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案(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条)]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二)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

 

  第四十四条 [违规出具金融票证案(刑法第一百八十八条)]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规定,为他人出具信用证或者其他保函、票据、存单、资信证明,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违反规定为他人出具信用证或者其他保函、票据、存单、资信证明,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二)违反规定为他人出具信用证或者其他保函、票据、存单、资信证明,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

 

  (三)多次违规出具信用证或者其他保函、票据、存单、资信证明的;

 

  (四)接受贿赂违规出具信用证或者其他保函、票据、存单、资信证明的;

 

  (五)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四十五条 [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案(刑法第一百八十九条)]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票据业务中,对违反票据法规定的票据予以承兑、付款或者保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第四十六条 [逃汇案(刑法第一百九十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擅自将外汇存放境外,或者将境内的外汇非法转移到境外,单笔在二百万美元以上或者累计数额在五百万美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第四十七条 [骗购外汇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第一条)]骗购外汇,数额在五十万美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第四十八条 [洗钱案(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提供资金账户的;

 

  (二)协助将财产转换为现金、金融票据、有价证券的;

 

  (三)通过转账或者其他结算方式协助资金转移的;

 

  (四)协助将资金汇往境外的;

 

  (五)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

 

  第四十九条 [集资诈骗案(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个人集资诈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二)单位集资诈骗,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第五十条 [贷款诈骗案(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第五十一条 [票据诈骗案(刑法第一百九十四条第一款)]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个人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

 

  (二)单位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第五十二条 [金融凭证诈骗案(刑法第一百九十四条第二款)]使用伪造、变造的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进行诈骗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个人进行金融凭证诈骗,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

 

  (二)单位进行金融凭证诈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第五十三条 [信用证诈骗案(刑法第一百九十五条)]进行信用证诈骗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使用伪造、变造的信用证或者附随的单据、文件的;

 

  (二)使用作废的信用证的;

 

  (三)骗取信用证的;

 

  (四)以其他方法进行信用证诈骗活动的。

 

  第五十四条 [信用卡诈骗案(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

 

  (二)恶意透支,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

 

  本条规定的“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三个月仍不归还的。

 

  恶意透支,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在公安机关立案前已偿还全部透支款息,情节显著轻微的,可以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五条 [有价证券诈骗案(刑法第一百九十七条)]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库券或者国家发行的其他有价证券进行诈骗活动,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第五十六条 [保险诈骗案(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

 

  (二)单位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第五十七条 [逃税案(刑法第二百零一条) ] 逃避缴纳税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不补缴应纳税款、不缴纳滞纳金或者不接受行政处罚的;

 

  (二)纳税人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又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的;

 

  (三)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纳税人在公安机关立案后再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或者接受行政处罚的,不影响刑事责任的追究。

 

  第五十八条 [抗税案(刑法第二百零二条)]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税务工作人员轻微伤以上的;

 

  (二)以给税务工作人员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财产等造成损害为威胁,抗拒缴纳税款的;

 

  (三)聚众抗拒缴纳税款的;

 

  (四)以其他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

 

  第五十九条 [逃避追缴欠税案(刑法第二百零三条) ] 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税款,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第六十条 [骗取出口退税案(刑法第二百零四条第一款) ] 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第六十一条之一:[虚开发票案(刑法第二百零五条之一)]虚开刑法第二百零五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发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虚开发票一百份以上或者虚开金额累计在四十万元以上的;

 

  (二)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五年内因虚开发票行为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虚开发票的;

 

  (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六十一条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案(刑法第二百零五条)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虚开的税款数额在一万元以上或者致使国家税款被骗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第六十二条 [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案(刑法第二百零六条)]伪造或者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二十五份以上或者票面额累计在十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第六十三条 [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案(刑法第二百零七条) ] 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二十五份以上或者票面额累计在十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第六十四条 [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案(刑法第二百零八条第一款)]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二十五份以上或者票面额累计在十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第六十五条 [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案(刑法第二百零九条第一款)]伪造、擅自制造或者出售伪造、擅自制造的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非增值税专用发票五十份以上或者票面额累计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第六十六条 [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案(刑法第二百零九条第二款) ] 伪造、擅自制造或者出售伪造、擅自制造的不具有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功能的普通发票一百份以上或者票面额累计在四十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第六十七条 [非法出售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案(刑法第二百零九条第三款)]非法出售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非增值税专用发票五十份以上或者票面额累计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第六十八条 [非法出售发票案(刑法第二百零九条第四款) ]非法出售普通发票一百份以上或者票面额累计在四十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第六十八条之一:[持有伪造的发票案(刑法第二百一十条之一)]明知是伪造的发票而持有,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持有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五十份以上或者票面额累计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二)持有伪造的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一百份以上或者票面额累计在四十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三)持有伪造的第(一)项、第(二)项规定以外的其他发票二百份以上或者票面额累计在八十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第六十九条 [假冒注册商标案(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 ]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

 

  (二)假冒两种以上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三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

 

  (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七十条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二)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在十五万元以上的;

 

  (三)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已销售金额与尚未销售的货值金额合计在十五万元以上的。

 

  第七十一条 [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案(刑法第二百一十五条) ]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伪造、擅自制造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数量在二万件以上,或者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

 

  (二)伪造、擅自制造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两种以上注册商标标识数量在一万件以上,或者非法经营数额在三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

  (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七十二条 [假冒专利案(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条) ] 假冒他人专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二)给专利权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三)假冒两项以上他人专利,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七十三条 [侵犯商业秘密案(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侵犯商业秘密,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二)因侵犯商业秘密违法所得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三)致使商业秘密权利人破产的;

 

  (四)其他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情形。

 

  第七十四条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案(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 ] 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给他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二)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利用互联网或者其他媒体公开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

 

  2.造成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业、停产六个月以上,或者破产的。

 

  (三)其他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

 

  第七十五条 [虚假广告案(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二)给单个消费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或者给多个消费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累计在二十万元以上的;

 

  (三)假借预防、控制突发事件的名义,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致使多人上当受骗,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

 

  (四)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两年内因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的;

 

  (五)造成人身伤残的;

 

  (六)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七十六条 [串通投标案(刑法第二百二十三条)]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或者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损害招标人、投标人或者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利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二)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三)中标项目金额在二百万元以上的;

 

  (四)采取威胁、欺骗或者贿赂等非法手段的;

 

  (五)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两年内因串通投标,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串通投标的;

 

  (六)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七十七条 [合同诈骗案(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第七十八条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之一)]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涉嫌组织、领导的传销活动人员在三十人以上且层级在三级以上的,对组织者、领导者,应予立案追诉。

 

  本条所指的传销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是指在传销活动中起组织、领导作用的发起人、决策人、操纵人,以及在传销活动中担负策划、指挥、布置、协调等重要职责,或者在传销活动实施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人员。

 

  第七十九条 [非法经营案(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 ] 违反国家规定,进行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违反国家有关盐业管理规定,非法生产、储运、销售食盐,扰乱市场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非法经营食盐数量在二十吨以上的;

 

  2.曾因非法经营食盐行为受过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又非法经营食盐,数量在十吨以上的。

 

  (二)违反国家烟草专卖管理法律法规,未经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许可,无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许可证、特种烟草专卖经营企业许可证、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等许可证明,非法经营烟草专卖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

 

  2.非法经营卷烟二十万支以上的;

 

  3.曾因非法经营烟草专卖品三年内受过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又非法经营烟草专卖品且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

 

  (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2.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数额在二百万元以上的;

 

  3.违反国家规定,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机)等方法,以虚构交易、虚开价格、现金退货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现金,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资金二十万元以上逾期未还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经济损失十万元以上的;

 

  4.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四)非法经营外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在外汇指定银行和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及其分中心以外买卖外汇,数额在二十万美元以上的,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2.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违反有关外贸代理业务的规定,采用非法手段,或者明知是伪造、变造的凭证、商业单据,为他人向外汇指定银行骗购外汇,数额在五百万美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3.居间介绍骗购外汇,数额在一百万美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五)出版、印刷、复制、发行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出版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的;

 

  2.个人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单位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3.个人非法经营报纸五千份或者期刊五千本或者图书二千册或者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五百张(盒)以上的,单位非法经营报纸一万五千份或者期刊一万五千本或者图书五千册或者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一千五百张(盒)以上的;

 

  4.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两年内因出版、印刷、复制、发行非法出版物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的,又出版、印刷、复制、发行非法出版物的;

 

  (2)因出版、印刷、复制、发行非法出版物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六)非法从事出版物的出版、印刷、复制、发行业务,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2.个人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单位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的;

 

  3.个人非法经营报纸一万五千份或者期刊一万五千本或者图书五千册或者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一千五百张(盒)以上的,单位非法经营报纸五万份或者期刊五万本或者图书一万五千册或者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五千张(盒)以上的;

 

  4.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两年内因非法从事出版物的出版、印刷、复制、发行业务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的,又非法从事出版物的出版、印刷、复制、发行业务的。

 

  (七)采取租用国际专线、私设转接设备或者其他方法,擅自经营国际电信业务或者涉港澳台电信业务进行营利活动,扰乱电信市场管理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经营去话业务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2.经营来话业务造成电信资费损失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3.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两年内因非法经营国际电信业务或者涉港澳台电信业务行为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非法经营国际电信业务或者涉港澳台电信业务的;

 

  (2)因非法经营国际电信业务或者涉港澳台电信业务行为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八)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动,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

 

  2.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3.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两年内因同种非法经营行为受过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又进行同种非法经营行为的;

 

  4.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八十条 [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案(刑法第二百二十八条) ] 以牟利为目的,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非法转让、倒卖基本农田五亩以上的;

 

  (二)非法转让、倒卖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十亩以上的;

 

  (三)非法转让、倒卖其他土地二十亩以上的;

 

  (四)违法所得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五)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因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受过行政处罚,又非法转让、倒卖土地的;

 

  (六)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八十一条 [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案(刑法第二百二十九条第一款、第二款)]承担资产评估、验资、验证、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职责的中介组织的人员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给国家、公众或者其他投资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二)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三)虚假证明文件虚构数额在一百万元且占实际数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

 

  (四)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在提供虚假证明文件过程中索取或者非法接受他人财物的;

 

  2.两年内因提供虚假证明文件,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的。

 

  (五)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八十二条 [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案(刑法第二百二十九条第三款)]承担资产评估、验资、验证、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职责的中介组织的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出具的证明文件有重大失实,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给国家、公众或者其他投资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二)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第八十三条 [逃避商检案(刑法第二百三十条)]违反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的规定,逃避商品检验,将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进口商品未报经检验而擅自销售、使用,或者将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出口商品未报经检验合格而擅自出口,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给国家、单位或者个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二)逃避商检的进出口货物货值金额在三百万元以上的;

 

  (三)导致病疫流行、灾害事故的;

 

  (四)多次逃避商检的;

 

  (五)引起国际经济贸易纠纷,严重影响国家对外贸易关系,或者严重损害国家声誉的;

 

  (六)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三、侵犯财产案

 

  第八十四条 [职务侵占案(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五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第八十五条 [挪用资金案(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第一款)]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超过三个月未还的;

 

  (二)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进行营利活动的;

 

  (三)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本条规定的“归个人使用”:

 

  (一)将本单位资金供本人、亲友或者其他自然人使用的;

 

  (二)以个人名义将本单位资金供其他单位使用的;

 

  (三)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本单位资金供其他单位使用,谋取个人利益的。

 

  第八十六条 [挪用特定款物案(刑法第二百七十三条)]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挪用特定款物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

 

  (二)造成国家和人民群众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三)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多次挪用特定款物的,或者造成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严重困难的;

 

  (四)严重损害国家声誉,或者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五)其他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情形。

 

  附 则

 

  第八十七条 本规定中的“多次”,是指三次以上。

 

  第八十八条 本规定中的“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是指接近上述数额标准且已达到该数额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的。

 

  第八十九条 对于预备犯、未遂犯、中止犯,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予立案追诉。

 

  第九十条 本规定中的立案追诉标准,除法律、司法解释、本规定中另有规定的以外,适用于相应的单位犯罪。

 

  第九十一条 本规定中的“以上”,包括本数。第九十二条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2001年4月1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印发的《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公发[2001]11号)和2008年3月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印发的《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补充规定》(高检会[2008]2号)同时废止。

 

  办事办案程序

 

  一、接待群众咨询工作程序和要求

 

  (一)请来访人员填写《浙江省公安机关经侦部门接待咨询、报警情况登记表》,并留存来访人员提交的相关资料。来访者填写不便的,由接处警民警代为登记,并请来访人员签名确认。

 

  (二)询问来访人员所要咨询的事项或者欲报警反映的事件的基本情况。

 

  (三)对咨询事项,涉及经侦部门业务范围的,告知来访者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属于非经侦部门管辖范围的,建议其向相关职能部门咨询;对于询问经侦部门在侦案件办理情况的,告知其直接与办案部门或案件承办民警联系。

 

  二、接受报案、控告、举报、投案、扭送工作程序和要求

 

  (一)请来访者填写《浙江省公安机关经侦部门接待咨询、报警情况登记表》。来访者登记不便的,有工作人员代为填写,并请来访人员签名确认。

 

  (二)告知报案、控告、举报、扭送人如实反映情况的义务、诬告他人的法律责任,告知其公安机关将对其报案、控告、举报行为予以保密。

 

  (三)询问来访者相关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涉及数额以及是否采取了其他的救济途径,审查其提供的材料,告知其需要补充提供的材料清单。分析判断有权管辖的地区和部门、是否超过追诉时效。

 

  对于自动投案的,应当告知其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制作投案的笔录,问清投案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住址,联系方式,身份证件名称及号码)、自述涉嫌的罪名、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联系被侵害单位和人员,了解相关情况及时取证,审查其提供的材料。对于甄别事件性质、管辖起到关键作用的材料有缺失的,责令其交代相关材料的存放地点。

 

  对于群众扭送的人员,依法进行人身安全检查,然后对扭送人和被扭送人分别进行询问,告知其权利、义务,问清扭送人和被扭送人的基本情况(姓名、住址、联系方式、身份证件及号码等)、扭送经过、扭送事由(包括被扭送人涉嫌犯罪的具体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对事件的认识、看法及能提供的相关证据材料,并制作询问笔录。被扭送人体表有伤痕的,需记录伤情并询问形成的原因。

 

  (四)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扭送人应提供下列材料:

 

  1、本人身份证明材料。包括本人的居民身份证、户口本、驾驶证、护照等有效证件。如受单位委托或者指派报案的,还应提交单位的企业注册登记资料(复印件)、单位及法定代表人的授权委托书。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扭送人如果不愿意公开自己姓名的,应当为其保密。

 

  2、控告、举报涉嫌诈骗类经济犯罪罪名的,应提供所签合同或协议、虚构有关事实的证据,如有伪造的身份证、工作证等证件,伪造的介绍信、文件、书信等材料,伪造的公章、名章等印章,伪造的支票、本票、汇票、提单等票据,表明财物被骗及流向的有关材料,被控告人宣称自己资信良好及履约能力的其他证据材料。

 

  3、控告、举报涉嫌职务类经济犯罪罪名的,应提供涉嫌人涉嫌侵占、挪用的初步证据,控告单位应提供被控告人的职务、身份的证明材料,如录用、聘用合同、任命书、工工资单及签收、福利发放及签收等,及其职务范围资料,表明被控告人涉嫌犯罪的财务账簿等证据材料。

 

  3、控告、举报涉嫌妨害金融市场秩序类经济犯罪罪名的,应提供被控告人具有违反行政法规、实施法条禁止性规定行为的事实的线索材料。

 

  4、控告、举报涉嫌其他经济犯罪罪名的,应提供被控告人、被举报人涉嫌经济犯罪的事实及相关证据材料。

 

  三、对报案、控告、举报、投案、扭送的处置工作要求

 

  (一)反映事项涉嫌经济犯罪且接警地有管辖权的,应当予以受理,并制作询问笔录。

 

  (二)反映事项不属于公安机关职权职责管辖范围的,告知来访者向有权管辖的行政执法或管理部门反映,也可由接待部门将材料转相关行政执法或管理部门。

 

  (三)所反映事项与人民法院已受理的民事诉讼属同一法律事实的,告知来访者人民法院会对受理的案件进行审查,根据最高院、最高检、公安部《关于审理经济纠纷中发现经济犯罪必须及时移送的通知》,如涉嫌犯罪,人民法院会主动移送公安机关。

 

  (四)反映事项属于公安机关其他警种职权职责范围的,告知报案、控告、举报人向相关警种直接反映情况。经侦部门也可将线索材料转相关警种处理。如属投案自首或者群众扭送,所涉事项不属于经侦部门管辖的犯罪的,将投案自首、被扭送人移交有管辖权的部门处理。

 

  (五)反映事项涉嫌经济犯罪但接警地无管辖权的,向来访者说明可向相关地区公安机关直接反映情况。接警地经侦部门也可将线索材料转有权管辖地区公安机关处理。

 

  (六)其他执法机关或部门移送的案件,审查相关移送文书、移送的案件材料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对材料不全的,可要求补充相关证据材料,然后依照有关规定办理。

 

  (七)对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按规定处理。

 

  四、立案

 

  (一)立案审查的期限。公安机关接受涉嫌经济犯罪线索的报案、控告、举报、自首后,应当进行审查,并在七日以内决定是否立案;重大、复杂线索,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审查期限可延长至三十日;特别重大、复杂线索,经地(市)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审查的期限可延长至六十日。

 

  公安机关接受行政执法机关移送的涉嫌经济犯罪案件,自受理之日起十日以内作出立案或者不立案的决定;案情重大、复杂的,可以在受理之日起三十日以内作出立案或者不立案的决定。

 

  (二)经审查,认为没有证据证明存在犯罪事实的,或不认为涉嫌犯罪的,或者依法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在立案审查期限内做出不予立案决定。

 

  对于有控告人的案件,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在7日内送达控告人,并告知控告人对不予立案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通知书后的7日内向作出不予立案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复议。公安机关收到复议申请后,应当在10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书面通知控告人。

 

  人民检察院要求说明不立案理由的,应当在7日内制作《不立案理由说明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送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通知公安机关立案的,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即立案,并将立案决定书送人民检察院。

 

  对于有关机关移送的案件,经审查决定不予立案的,应当将不予立案决定告知移送机关。

 

  对于只有举报人、报案人的案件,公安机关应在作出不予立案决定后3日内通过面谈、书面告诉或者通过举报人、报案人提供的电话、电子邮件、QQ等方式将决定告知举报人、报案人,但举报人、报案人提供的联系方式无法联系的除外。

 

  决定不予立案的,如果案件中有关人员有严重错误或违法行为,应当作党纪政纪处理或者行政处罚的,应将材料转相关部门进行处理,但不得将材料转到被控告人、被举报人手中。

 

  (三)立案审查后,公安机关认为有犯罪事实并且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自发现无管辖权之日起3日内,报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移送案件通知书》,连同案件相关材料一并移送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并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其中,属于自诉案件的,应当同时告知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四)经审查,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应予立案:

 

  1、认为有犯罪事实;

 

  2、涉嫌犯罪数额、结果或其他情节达到经济犯罪案件的追诉标准,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3、属于本公安机关管辖。

 

  (五)公安机关发现经济犯罪嫌疑,与人民法院已受理或作出生效判决、裁定的民事案件系同一法律事实的,应当说明理由并附有关材料复印件,函告受理或作出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同时,通报相关的人民检察院。

 

  需要立案侦查的案件与人民法院受理或作出生效判决、裁定的民事案件,属于同一法律事实,如人民法院决定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或者撤销该判决、裁定,或者人民检察院依法通知公安机关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

 

  需要立案侦查的案件与人民法院受理或作出生效判决、裁定的民事案件,如果不属同一法律事实,公安机关可以直接立案侦查,但不得以刑事立案为由要求人民法院裁定驳回起诉、中止审理或撤销判决、裁定。

 

  (六)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查询立案情况的,应当随时告知。(七)撤销案件后,又发现新的事实或证据,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公安机关可以重新立案侦查。

 

  当事人权利与义务

 

  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公安机关对案件进行侦查期间,犯罪嫌疑人有如下诉讼权利和义务:

 

  1、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时有权要求配备翻译人员,有权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

 

  2、对于公安机关及其侦查人员侵犯其诉讼权利和人身侮辱的行为,有权提出申诉或者控告。

 

  3、对于侦查人员、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权申请他们回避:(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对于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4、自接受第一次讯问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经济困难或者有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5、在接受传唤、拘传、讯问时,有权要求饮食和

必要的休息时间。

 

  6、对于采取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有权要求解除强制措施。

 

  7、对于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但是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拒绝回答的权利。在接受讯问时有权为自己辩解。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8、核对讯问笔录的权利,笔录记载有遗漏或者差错,可以提出补充或者改正。

 

  9、未满18周岁的犯罪嫌疑人在接受讯问时有要求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的权利。

 

  10、聋、哑的犯罪嫌疑人在讯问时有要求通晓聋、哑手势的人参加的权利。

 

  11、依法接受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和人身检查、搜查、扣押、鉴定等侦查措施。

 

  12、公安机关送达的各种法律文书经确认无误后,应当签名、捺指印。

 

  13、有权知道用作证据的鉴定意见的内容,可以申请补充鉴定或重新鉴定。

 

  被害人诉讼权利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公安机关对案件进行侦查期间,被害人有如下权利和义务:

 

  1、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时有权要求配备翻译人员,有权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

 

  2、对于公安机关及其侦查人员侵犯其诉讼权利或者进行人身侮辱的行为,有权提出申诉或者控告。

 

  3、因在诉讼中作证,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可以向公安机关请求对本人或其近亲属予以保护。

 

  4、对于侦查人员、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申请回避:(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5、有权核对询问笔录。如果记载有遗漏或者差错,有权提出补充或者改正,经核对无误后,应当在询问笔录上逐页签名、捺指印。有权自行书写亲笔证词。

 

  6、未满18周岁的被害人在接受询问时有权要求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

 

  7、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8、公安机关对被害人的报案作出不予立案决定的,被害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有权向人民检察院提出。

 

  9、有权知道用作证据的鉴定意见的内容,可以申请补充鉴定或重新鉴定。

 

  10、知道案件情况的有作证的义务。

 

  11、应当如实地提供证据、证言,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应负相应的法律责任。

 

  证人诉讼权利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公安机关对案件进行侦查期间,证人有如下权利和义务:

 

  1、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时有权要求配备翻译人员,有权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

 

  2、对于公安机关及其侦查人员侵犯其诉讼权利或者进行人身侮辱的行为,有权提出申诉或者控告。

 

  3、因在诉讼中作证,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可以向公安机关请求对本人或其近亲属予以保护。

 

  4、有权核对询问笔录。如果记载有遗漏或者差错,有权提出补充或者改正,经核对无误后,应当在询问笔录上逐页签名、捺指印。有权自行书写亲笔证词。

 

  5、未满18周岁的证人在接受询问时有权要求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

 

  6、知道案件情况的有作证的义务。7、应当如实地提供证据、证言,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应负相应的法律责任。

 

  经侦大队执法职能根据桐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二○○八年五月四日印发的《桐乡市公安局机构改革方案》,桐乡市人民政府确定桐乡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的职责是:负责掌握经济犯罪的动态,分析研究经济犯罪的情况,拟定预防、打击方案,负责侦破经济犯罪案件。

 

  举报与监督

 

  举报电话:110、(0573)88022249

 

  投诉监督电话:110、(0573)88026175、(0573)88026176、(0573)88025608、((0573))88025177


所属专题:
 打印  收藏本页  关闭本页
来源: 桐乡新闻网 作者: 编辑: 朱勋一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最新
 
图片
 
    两会消息早知道
    两会消息早知道
    热烈讨论
    热烈讨论
    童心未泯
    童心未泯
    研读会议资料
    研读会议资料
桐乡网警
浙ICP备06047663号 桐乡市新闻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2006-2008(第三版)
电话:(86)0573-88118696 
地址:浙江省桐乡市振东新区环园路578号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