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今日桐乡数字报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桐乡
浙新办2006[33]号
 网站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党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 文明 | 彩票代购 
 桐乡概况 | 理论视点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资讯 | 民生信息 | 投稿
 【镇街网闻联播】: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社区巡礼
  您当前的位置 :  桐乡新闻网 >人文桐乡 >文学

中国移动-桐乡分公司

读书之“味”

      绍兴有个“三味书屋”,因鲁迅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而广为人知,有关“三味”的内涵也由此引起了人们的探索。寿镜吾幼子寿洙邻的解释是:“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而寿镜吾之孙寿宇则提出自己新的解释,认为应是:“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我们且不去理会这两种说法有何不同,单单这一共同的“味”字,就很可“品味”、“玩味”一番。


      文学家林语堂也早就关注到读书之“味”,他甚至说:“读书须先知味。这味字,是读书的关键。”看来读书确乎能够读出味道来,这在读书人正是一种高雅的境界。现代诗人公刘也说:“书,是有味道的东西,虽然他并非食物。”而“真正的好书,也一如美食,越咀嚼越有滋味。”


  那么这个读书之“味”到底是什么滋味呢?林语堂的回答有些玄乎,他说:“所谓味,是不可捉摸的,一人有一人胃口,各不相同,所好的味亦异,所以必先知其所好,始能读出味来。”他的意思是读书之“味”与食物之“味”相同,即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对于不同的人,这评判读书滋味的标准是不同的,就好比菜系中的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一样。但林语堂的回答中有一点很有启发性,那就是读书之“味”因人而异,是与个人的兴趣喜好有关的。反面的例子是“有人自幼嚼书本,老大不能通一经,便是食古不化勉强读书所致。”正面的例子如明代文学家袁宏道善读“所好之书”,而“所不好之书”让他人读之,便是“知味的读法”。由此看来,这读书之“味”的前提是读自己喜好的书,绝不为难自己。读的过程还应该是一种享受,方能从中产生无穷的兴味。如周作人那样的纯以趣味为旨趣,如陆灏那样的闲读杂览,做一个书林中悠游的潇洒淡泊之士。


      读书之“味”还不是固定不变的,他既因书而异、因人而异,也因时而异,亦即林语堂所说的:“且同一本书,同一读者,一时可读出一时之味道出来。”这自然跟一个人的人生阅历的浅深有关。冰心就有过这样的切身体验,她从十二三岁时起就看《红楼梦》,起初的兴趣并不大,看到的只是贾宝玉的女声女气和林黛玉的哭哭啼啼,直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书来看,“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这又是对人生酸甜苦辣的品咂,是读者结合人生体验,对所读之书的一种反刍和回味。


  读书之“味”还有轻重之别,体现在读书深浅的不同所带来的差异。英国哲学家培根将书分为三类,认为“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依照我们对饮食的认识,这样三种不同的饮食法,自然会体验到不同的滋味。


      读书能读出“味”来,还有不少的好处。宋代大诗人黄庭坚曾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读书还能使人面目清朗,所谓“多读书则气清”是也。这可以看作是读书意外的收获。


      花香何及书香远,美味怎比诗味长。读书之“味”,真是令人回味无穷。


所属专题:
 打印  收藏本页  关闭本页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版 作者: 夏春锦 编辑: 宋琼燕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最新
 
图片
 
    文化走亲乐村民
    文化走亲乐村民
    请手下留情
    请手下留情
    新产品上市
    新产品上市
    舞蹈迎重阳
    舞蹈迎重阳
桐乡网警
浙ICP备06047663号 桐乡市新闻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2006-2008(第三版)
电话:(86)0573-88118696 
地址:浙江省桐乡市振东新区环园路578号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