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今日桐乡数字报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桐乡
浙新办2006[33]号
 网站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党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 文明 | 彩票代购 
 桐乡概况 | 理论视点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资讯 | 民生信息 | 投稿
 【镇街网闻联播】: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社区巡礼
  您当前的位置 :  桐乡新闻网 >人文桐乡 >文化新闻

中国移动-桐乡分公司

“大转盘”里的雕塑故事多

 
“菊花仙子” 今日桐乡记者 岑军 摄
 
 
“丰字碑” 资料图片
 
 
“骏马腾飞” 今日桐乡记者 许寅佶 摄
 
 
正在被迁移的“丰字碑” 今日桐乡实习记者 陈为民 摄
 
 
“金凤凰” 今日桐乡记者 程新星 摄
 

       “丰字碑”、“菊花仙子”……我们是如此熟悉他们,是如此习惯于他们在城市中的存在。待到那些熟悉的城雕渐渐远离大家的视线,我们才发觉其实对于这些大转盘里的雕塑,我们了解得太少、太少……

 

  美丽的“菊花仙子” ,原来来自山东,后在杭州雕琢3月,终于成形,最后落地桐乡
 

  “喂喂,你到哪里了?我已经在菊花仙子了。”从会展中心方向走来一名打着电话的青年男子正在四处张望着,等待着同伴的汇合。


  “世纪大道往北走,看见了那座一男一女的雕塑吗?对对对,那就是‘菊花仙子’。”从街边一家商铺里走出的老板,催促着接货车辆的到来。


  “我在‘菊花仙子’这儿,取个钱就过来。”一名女士推开银行的大门,快步往外走。
 

  每天,在这个城市最重要的汇聚点之一,有无数的车辆、行人来来往往。从振兴路或是世纪大道两条主干道上驶来的车辆在这里形成类似“画圈圈”的车流,绕了一个圈或是半个圆又驶往它原本该去的目的地。人们来到这里,购物、办事、上班抑或是把这里当成约定碰头的地点。几乎每辆车都曾路过她,每个市民都曾提到过她,那座在主干道交汇的大转盘中央,在抬头可见的地方,已经静静耸立了13年的“菊花仙子”雕像。


  “菊花仙子”雕像由山东运来的大型汉白玉石雕刻而成的。雕像主题为一男一女,站立着的为女子,头挽飞仙发髻,及地衣带翩翩,足底祥云朵朵,宛然是下凡天仙;女子左侧单膝跪着一位年轻小伙,身背斗笠,肩靠锄头,似在下地做农活。关于他们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旧时在京杭大运河畔住着一户穷苦的人家,双目失明的母亲久病在床,懂事的儿子阿牛一心工作想为母亲治好眼病。阿牛的孝心和勤劳感动了天上的菊花仙子,仙子托梦告诉阿牛用白色菊花便可治愈眼疾。当然在劳动人民口口相传的传说里总有坏心眼的财主作为反派人物出现,抢夺宝贝,阻扰着主人公顺利摘取白菊。邪不能胜正,故事的最终仙子把如何种植白菊的法子编成一首《种菊谣》传授给了阿牛,聪明善良的阿牛悟出了白菊的种植方法,在治好了母亲眼疾的同时,也把种菊的技能教给了村上的百姓,这一带种白菊花的人就越来越多了,也渐渐形成了种菊的传统。因为阿牛是九月初九找到这株白菊花的,所以后来人们就将九月九称作菊花节,并形成了赏菊花、喝菊花茶、饮菊花酒等风俗。具有清热解毒明目功效的杭白菊也成为桐乡的特产之一。
 

  1999年11月5日正是我市首届菊花节开幕的前一天,当那块巨大的红色幕布缓缓滑落时,投资99万元,高度为9.9米的“菊花仙子”雕像已经迫不及待地展现在广大桐城市民的眼前,人们惊叹她的美好,感慨她的亲切,从而接纳她成为桐城的一份子,正是那年5月,桐乡市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杭白菊之乡”。


  “雕塑的设计方案经过市里多次的论证会才最终定下,雕像主体的制造是在杭州完成的,花费了三个多月,最后才运到现场进行固定、打磨的。”曾在振兴东路开发建设指挥部工程部工作的陈伟铮回忆道。作为“菊花仙子”和大转盘建设工程的主要负责人,他参与了那次全市瞩目的揭幕仪式。
 

  在那一年,“菊花仙子”的附近地段还远远看不到现在这般商铺林立、川流不息的热闹景象,横贯全市东西方向的振兴东路还刚刚建起,双向六车道的世纪大道当时是作为我市最早的一条环城东路包围着市区。2003年8月,根据我市总体的发展规划,新成立起来的振东新区建设管理委员会代替了振兴东路开发建设指挥部,也一直承担着“菊花仙子”雕像的日常管理和大转盘的绿化维护工作。
 

  如今的“菊花仙子”,已经成为我市最主要的地标性建筑之一。其良好的地段汇集了宝凤新城、交通银行、华府饭店等大型写字楼、银行、学校、休闲娱乐场所,多路公交汽车穿梭于此,同时是进入嘉兴、海宁、海盐、嘉善等县市的必经之地,还有工业园区所带来的附加产值都让这里人气倍增。

 

  9吨重的“石马”腾飞21年,芝村早已不在,精神却依旧


  小时候,只要一到放暑假,父亲总会带着章晓慧,骑着自行车,从崇福镇上一直到芝村乡官庄桥,绕过筑有“骏马腾飞”雕塑的大转盘(俗称:石马),然后再返回崇福。如今16年过去了,回忆起这段时光,章晓慧仍是记忆犹新。


  “说实话,骑一个来回40分钟,真的很累,整个夏天,两条腿基本上都是胀胀酸酸的,不过倒是蛮锻炼人的,无论从体力还是耐力,都有很大的进步。只是我很奇怪的是,为什么我爸爸偏偏只带我骑到芝村‘石马’?”章晓慧摸着头说,直到后来,她才渐渐从父亲的口中得知,原来父亲想让她领悟“石马”的精髓之意。但那时候年纪小,只知道这是一匹奔腾的、高大的马,如今想来,“石马”精髓应该有自强不息、永不止步之意。
 

  谈起这座“骏马腾飞”的雕塑,当时任芝村乡党委书记、现任桐乡市人大党组织副书记、常委会副主任闻金根最有发言权。他说:“马代表着一种芝村人精神。”据闻金根介绍,当时正值乡镇企业大发展,同时嘉兴市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又在芝村乡召开,这一件件大喜事,无不鼓励着千千万万的芝村人不断向前探索、进步。于是,在1992年,经过多方讨论商议,决定建制一座象征芝村经济腾飞发展、芝村人民自强不息、争先当勇的标志性建筑物。
 

  然而,以什么样的形象来容括和包含这层涵义?是马、大鹏还是其他象征物?是八骏马还是单匹马?“说实话,当时可供选择的范围还是很广的。”闻金根坦言,经过各方从诸多雕塑中,层层筛选,最终才确定现在人们眼中的、屹立芝村近21年的“骏马腾飞”雕塑。据相关资料记载,整座骏马雕塑用花岗岩打造,重9吨,大约三层楼高,底座上刻有“腾飞”二字,并且整个马身有向上跃起之势,前蹄有奔跑跳跃之姿,好似一幅“马不停蹄”的画卷,更有领头马的深意在里面。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年代的更迭,“骏马腾飞”的功能也在渐渐发生改变。2001年10月,桐乡市政府进行撒乡并镇,对乡镇区划作进一步调整,撒销芝村乡、留良乡、虎啸乡建制,将原芝村乡、留良乡、虎啸乡区域并入崇福镇。尽管没有了芝村乡,可“骏马腾飞”大转盘还在,它依然是芝村片的地标性建筑物,但不可否认的是,如今的它同时还担当了一份交通引导的功能。在崇福经常会听到有人问:“请问,芝村村怎么走?”“从崇新线笔直走,在加油站处拐弯,然后你会看到有一个石马大转盘……”


  虽然如此,但在所有芝村人心中,“骏马腾飞”永远是芝村的精神支柱,是芝村的面貌形象。为此,在大转盘附近的浙江新澳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就召集了公司工作人员组成了义务维护小分队,定期对它的绿化、护栏进行清洁、修护。该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说,“石马”关系到他们公司的形象,整条街的形象,甚至是芝村片区的形象,这不仅是一份责任,更是一份光荣。

 

  现在美国的“丰字碑”设计者坦言当年设计原因
 

  “看了‘丰字碑’十几年,以前没什么感觉,但是现在它搬走了,还真是舍不得。”家住梧桐街道文昌社区教工新村的陈丽说,回家的时候,总感觉走错路了,以为不是自己家。“哎!真是不习惯啊。”


  在旁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扯扯陈丽的衣角说:“妈妈!妈妈!那是不是我们要搬家啊?搬到离‘丰字碑’近的地方。”


  陈丽蹲下来,摸着儿子的脸,微微地笑了:“以后妈妈带你去新世纪公园看它……”
 

  陪伴了桐乡市民近20年的“丰字碑”,如今淡出繁华的市区,尽管有诸多的不舍,但是它的那份意义在百姓心中根深蒂固。“丰字碑”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形状是3个高大的“丰”字,呈等边三角形矗立,三足鼎立,刚毅挺拔。下面是一个直径为45米的大转盘花坛。设计者陈伟农先生表示,当初是从庆丰路的丰字开始构想,才逐渐产生了此方案,同时这个造型也代表政府部门之间相互监督的意思。
 

  经过那么多年的风雨历程,桐乡人民赋予了“丰字碑”更多的涵义。“我总觉得这三个‘丰’字是纪念丰子恺的。”从事广告设计工作的小路认为,丰子恺是桐乡骄傲,每当经过丰字碑的时候总感觉,丰子恺仍在不停地给年轻人信念和灵感。


  家住碧水云天的许伟民对这个标志性建筑充满感情,忍不住发出感叹,他经常要路过这里,看见这个神气的雕塑,总要联想一番,这第一丰应该是地沃野丰,因为桐乡是‘百花地面’;这第二丰应该是丰富多彩,因为水乡文化在这里汇集;这第三丰当然是五谷丰登、丰衣足食了,因为那是老百姓最关心的事情。


  此外,网友“我yzk”表示庆丰路上的“丰字碑”,有“庆丰、盼丰、喜丰”之意。


  正因为百姓对“丰字碑”的感情十分深厚,所以很多市民都想着:“不移除最好,也算是一个标志性建筑,感觉习惯了,每天上下班都会经过。”家住振新新村的郭大姐,工作地点在庆丰南路,她就是其中一个不愿意“丰字碑”搬走的市民,她坦言,别说是移走了,“丰字碑”就是换个方位,她也会不适应。
 

  只是环岛适合在城市道路车辆较少的地段,桐乡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规划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丰字碑”一带的车流量越来越大,时常发生拥堵现象,而且周边没有人行道,行人穿马路的危险性也很大,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变高,由于车辆拥挤,导致“丰字碑”基底的黄漆不断被擦碰,长时间来工作人员的补漆工作没有间断过。


  据了解,最初考虑到“丰字碑”是地标性建筑,市民对其有特殊的感情,但因它占地面积大,原地保留不利于交通疏导,原计划将其整体迁移至市财政局一侧,最后决定暂时移至新世纪公园内。相信在那里,“丰字碑”不会被冷落。

 


所属专题:
 打印  收藏本页  关闭本页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版 作者: 今日桐乡记者  张卓君 程新星 编辑: 宋琼燕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最新
 
图片
 
    喜迎十八大
    喜迎十八大
    音乐妙用
    音乐妙用
    扇画迷人
    扇画迷人
    锄园丰收
    锄园丰收
桐乡网警
浙ICP备06047663号 桐乡市新闻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2006-2008(第三版)
电话:(86)0573-88118696 
地址:浙江省桐乡市振东新区环园路578号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