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今日桐乡数字报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桐乡
浙新办2006[33]号
 网站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党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 文明 | 彩票代购 
 桐乡概况 | 理论视点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资讯 | 民生信息 | 投稿
 【镇街网闻联播】: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社区巡礼
  您当前的位置 :  桐乡新闻网 >镇街频道 >濮院

中国移动-桐乡分公司

周阿龙:我与我的1500亩粮田

周阿龙用一个农民独有的神采与干劲,淋漓尽致地诠释了劳动的价值与尊严。

驻村干部向劳模送鲜花

周阿龙在田间指导种粮

周阿龙和村民们话家常

周阿龙给农户做技术指导

 

  20年前,他不顾家里人的反对,承包了村里80多亩的荒田,用自己一双厚实的手,一锄头一锄头地刨出了规模化种粮的春天。如今,他是承包了1500亩良田的“种粮大户”,身上有着“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种粮大户”、“省级优秀售粮大户”等荣誉。

 

  土地永远不会欺骗我

 

  “改革开放初期那会儿,下海热、经商热,很多人都跑出去打工和做生意了,不愿意种地了。大家觉得种地又苦又累还赚不到钱,我是个老实本分的农民,想出去经商又怕被别人骗,土地永远不会欺骗我,所以我还是选择留下来种地,种地让我心里面踏实。”当被问及为什么一直坚持种粮到现在时,周阿龙这样回答。


  1991年,周阿龙不顾家里人的反对,在红旗漾村承包了84亩地,成为村里为数不多的种粮承包户,自此开始了他的规模化种粮之路。


  亲戚对他还守着土地种粮食不理解,甚至还有人说他是傻子,别人都不想种的地,自己偏偏还要承包下来种,这些话,周阿龙从来没有在意过。“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就算我成不了状元,但是我只要守着我的地,我的生活至少有保障。”周阿龙说。


  曾经经历过困难时期的他,对于粮食和土地有着非同一般的感情,看到村里的人出去打工、经商,土地都荒废在那里,他心里难受。周阿龙的大女儿说:“爸爸每次都会和我说,好好的土地经营得那么好,荒废掉太可惜了。”


  随后,他又承包了村里无人要的100多亩低洼田、烂水田,并投入万余元资金进行改造。因注重科学种田,周阿龙的承包田年年获得好收成。


  从1991年起,他连续3年获得省级“售粮大户”称号,随后又连续4年获得省“十佳售粮状元”称号。自此,周阿龙的名字就和“种粮大户”这个称号连在了一起。

  我种的粮食一定要先卖给国家


  2000年,周阿龙评上了“全国劳动模范”,成为我市农业线上第一个全国劳动模范。


  消息传到村里的时候,周阿龙自己都有点不太相信,“我只是个埋头种地的,能评上全国的劳动模范,可以到北京去领奖,这简直像在做梦一样。”周阿龙说。


  这是周阿龙平生第一次去北京,也是他第一次走进人民大会堂。记者问他:“在领到奖的那一刻,你心里面想的是什么?”周阿龙想了一会儿说:“首先是激动,从来没有接受过这么高的荣誉,其次是深切地感受到国家对我们粮食户的重视,我那时就想着怎么回报国家,回报集体。”


  周阿龙说,不论什么时候,他种出来的粮食都要先卖给国家。


  1995年,国家的粮食收购价是每斤0.93元,粮食小贩的收购价是每斤1.05元,这0.12元的差价,对于种粮大户来说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但周阿龙说什么也不把粮食卖给小贩。


  周围一起种粮的人都把粮食卖给小贩了,周阿龙还是把自己田里所有的粮食都卖给国家。村里的人都说周阿龙又在犯什么傻了,放着好好的钱不赚,图什么啊。


  “我一直坚持一个信念,我不是为我自己种粮,我是为国家种粮,国家为我们农民出台了这么多的好政策,我必须要回报国家。”周阿龙说。


  周阿龙始终牢记自己能成为“种粮状元”,成功的根基在于国家对粮食生产政策上的扶持,他一心不忘国家,每年都与粮食部门签订粮食订单,诚实守信,把收获的粮食按订单要求投售给国有粮食收储公司,十多年来订单履约率100%。

  有困难就找阿龙书记


  在红旗漾村有一句话:“有什么事情,就找阿龙书记。”


  到现在,周阿龙不顾自家地里的小麦,替别人收割的故事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


  去年6月,持续降雨,旱涝直转,外地收割机工作很吃紧,所以只来了没几台收割机。最让村民们烦恼的是,不仅外来收割机数量少,费用也由平时的每亩六七十元涨到了每亩250元甚至300元。


  周阿龙把自己300多亩小麦先扔在田里,用自己的收割机替村民收麦子,农户们的麦子收上了,自家的小麦却因为雨水浸泡烂在了地里,经济损失25万元。


  “我是班长,是村里的带头人,村民有事来找我,他们信任我,我不能辜负他们的信任。”周阿龙的心里有一杆秤,他说,村民利益肯定是要摆放在第一位的,然后是集体的利益,最后才是自己的。


  在他的带领下,红旗漾村做到了出行都是水泥路。为了带动村民共同致富,周阿龙不但自己带头种起了西瓜,还特地去外地邀请了8户蔬菜种植户,为村民示范经济作物的种植方法。


  “现在村里的路修好了,家家户户门前都通了宽阔的水泥路。水渠也造好了,种粮食更加方便了,还有替我们着想的好支书,这日子过得是一天比一天好了。”村里的西瓜种植大户崔孝华说。

  培养种粮接班人


  周阿龙的大女儿周萤没有接过父亲手里的接力棒,从事了金融有关的行业,她对记者说:“我爸爸经常和我们说,种粮的事情,你们一辈子都不会懂。”


  在周萤看来,父亲是个非常严厉的人,尤其对于种粮上面的事情,从来都是说一不二的。


  有一天晚上,周萤和他的妹妹在家里看电视,此时周阿龙吩咐她们两人去浸种子,先在热水里浸,再到冷水里浸,时间要精确到分秒不差。


  电视节目正精彩,谁也不愿离开电视机,她们向父亲抗议:“等一会再浸不行吗?等我们看完这一集。”谁知父亲凶道:“你们懂什么,现在不浸种子,种子的质量就不好了,种不出粮食,看你们吃什么!”


  周萤还不服气,她反问父亲:“你怎么知道现在不浸,种子就不好了,哪有那么精确啊?”


  周阿龙说:“我种粮种了那么多年了,种粮的事情,我当然清楚了,这些事情,你们真是永远都弄不懂。”


  “父亲把种粮的事情,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可是我们那时候都体会不到父亲的感受,只觉得种粮辛苦,没意思。”周萤说,周阿龙的两个女儿都没有继承父亲的种粮事业。


  “农业是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目前,我在担心,我们这一代人老了以后,年轻人愿不愿意接过接力棒致力于种粮。大家都不愿意种粮了,那人们吃什么,这正是我在考虑的事情。我们要培养粮食产业的接班人。”周阿龙告诉记者。


  周阿龙的大女婿乐建杰现在帮着周阿龙管理1500亩土地,对于种粮,乐建杰一开始也不乐意,觉得那是上一辈人才做的事情。后来,他渐渐明白了:“现在种粮和以前不一样了,不但要有拼搏的精神,更要有科学技术。”


  “现在我们渐渐有点明白父亲当年的话了,不管做什么,都要有一份实业,有了实业,心就踏实了。”周萤说。

 

  周阿龙的“傻”劲


  陆烨

 

  周阿龙曾经三次被人说“傻”:第一次是刚开始承包村里的土地,从此走上了规模化种粮的道路;第二次是小贩粮食收购价高于国家时,仍坚持把粮食卖给国家;第三次是在雨天抢收中,他先为村民收割,自家的小麦全部烂在了地里,赢得了村民的尊重。


  周阿龙用他的“傻”劲,坚守土地二十年,以一颗农民朴实的心和劳动者独有的神采与干劲,淋漓尽致地诠释了劳动的价值与尊严。身为一名共产党员,他以忠于国家、先人后己的精神,带领着红旗漾村迈入了勤劳致富的春天。


所属专题:
 打印  收藏本页  关闭本页
来源: 《今日桐乡》 作者: 今日桐乡记者 陆烨 本版摄影 今日桐乡通讯员 瞿敬颖 编辑: 宋琼燕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最新
 
图片
 
    乘着周末看书去
    乘着周末看书去
    技能大比武
    技能大比武
    农资送上门
    农资送上门
    “语溪民星艺术团”成立
    “语溪民星艺术团”成立
桐乡网警
浙ICP备06047663号 桐乡市新闻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2006-2008(第三版)
电话:(86)0573-88118696 
地址:浙江省桐乡市振东新区环园路578号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