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今日桐乡数字报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桐乡
浙新办2006[33]号
 网站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党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 文明 | 彩票代购 
 桐乡概况 | 理论视点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资讯 | 民生信息 | 投稿
 【镇街网闻联播】: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社区巡礼
  您当前的位置 :  桐乡新闻网 >人文桐乡 >文化新闻

中国移动-桐乡分公司

《范雪森》特别报道:大胸怀里有大智慧

 

1984年,范雪森在上海(从左至右为范雪森、著名摄影家徐肖冰、《人民画报》社前总编陈浩、李渭鈁)

 

       他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修编“桐乡文化志”,为现在的修志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教育下属从不说大道理,一句“不要摸错袋,不要上错床”,让人记住一辈子;他不遗余力为文化系统培养人才,对能力比他强的人,他极力推荐,甘居幕后……


  日前,记者走访范雪森身边的同事,挖掘他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他的无数闪光点汇聚成一道耀眼的光芒,照亮了后人前行。

       工作落到实处 事情做在前面

 
  工作认真细致、落到实处是很多老同事对范雪森的评价。沈伯鸿1983年调任市文化馆馆长时,范雪森是文化馆党支部书记,沈伯鸿说:“老范对待工作极其认真负责,认真到把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细节。”


  每处理一项工作前,范雪森会把工作进行细化,要解决什么问题、要找哪些人、分别在什么时间、谈什么,范雪森都会事先筹划清楚,并形成书面文字。


  在整理范雪森上世纪80年代的日记时,记者发现,日记更像工作手记,里面记录着每天的工作安排,条条款款,细致入微,就连一封介绍信、一张便条,至今还夹在日记里保存。

 
  范雪森经常对沈伯鸿说:“做事情一定要认真,不要怕麻烦,多做一点不吃亏,稍微马虎一下就容易出纰漏。”


  每次文化馆组织乡镇文化站同志开会,与会人员的食宿、行程,范雪森都安排得清清楚楚,当时全县近30个文化站,每一个文化站工作中有哪些特点、哪些不足,优秀文化站的比例是多少,范雪森心中有一本明账。


  范雪森给同事布置任务,他会把工作的整个流程在脑中认真梳理,然后对同事反复解说,不厌其烦。他常说:“做事要把问题考虑在前面,这样效率才高。”


  正是他的谋事在先,让后人受益匪浅。


  1990年,省文化厅奖励给市文化馆5万元,用于重建市文化馆。刚拿到钱,范雪森就独自骑着自行车来到史桥砖瓦厂,把钱全部买了红砖。


  由于资金没有完全到位,直到1994年才开始建馆,那时范雪森已经退休,他对新任馆长朱妙学说:“原先那5万元我全部买砖了。”朱妙学一算,才明白了原委,1990年一块砖是2分钱,1994年已经涨到了4.8分钱,这样一来,范雪森就为文化馆省了7万元。


  1995年,新文化馆落成,大家都为缺少名人题字发愁。这时候,范雪森又从家里拿来了钱君匋题写的“桐乡文化馆”字样。原来,范雪森早有重建文化馆的想法,所以早早地就请君匋先生题了字。


  范雪森的未雨绸缪还远不止这些。


  2009年,市文化局成立文化志办公室,开始组织人员修编“桐乡文化志”。范雪森得知这个消息,特别高兴,他把一叠厚厚的材料送到了文化馆。原来,他在1990年退休之前,就把从解放后到1990年的文化资料进行了搜集和汇编,取名为《桐乡县群众文化史(代志)》和《桐乡文化大事记》,总共近20万字,并且又请钱君匋为“桐乡文化志”题了词。


  从这些资料里,记者看到,从我市电影院的成立、到市文化系统的各项工作、各级领导以及全体职工等,都被事无巨细地记录在了里面。


  如今,“文化志”修编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参与修编的朱妙学说:“现在修志,1990年之前的资料搜集工作,我们基本都不用做了,老范早为我们做好了。”


       不说大道理 不花冤枉钱


  单位里的同事,无论年纪大小,都喊范雪森“老范”。范雪森曾对沈伯鸿说:“20多岁时,大家就喊我老范。”究其原因,沈伯鸿认为,范雪森为人持重、待人真诚,很多人都说,第一眼看见老范,就觉得他值得尊重和信任。

 
  市文化馆需要经常对乡镇文化站和群众文化工作给予指导。虽然范雪森懂政策、讲政策,理论水平也很高,但从来不讲大道理,所以大家都很喜欢听他讲话。

 
  1988年,范雪森召集13位新上任的文化站干部开会,后任馆长朱妙学也在其中,当时他是南日文化站干部,范雪森的一句话让他至今印象深刻。


  在会上,范雪森说:“希望大家‘不要摸错袋,不要上错床’。”这是告诫同志注重经济问题和生活作风。朱妙学说:“他这句简单的、朴实无华的话,让大家铭刻在心。之后的工作中,这13位同志无一犯经济和生活错误。”


  一双解放鞋,一件蓝布衫,这是老范工作时的主要行头。从乡镇到农村,当年的群众文化工作,范雪森基本是靠一双腿走出来的。


  老范外出工作有一个原则——能走的就不坐车。沈伯鸿说:“虽然他那时也已年过5旬,但下乡工作,走起路来一身劲。”


  他常对文化馆的同志说:“跑跑路好啊,坐车高高在上,走路接近群众。”有时候需要坐船,范雪森也会选择坐货船,和船老大聊聊天。他说话风趣,很打动人,他说:“我们做群众文化,就要和群众打成一片。”


  范雪森不愿坐车还有一个原因——省钱。当时文化馆的经费很紧张,他说:“钱要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平时能省就省点。”


  范雪森无论到哪个乡镇,文化站站长请他去饭店吃饭他从不去。他说:“饭店太费钱,不如去你家吃,你不会做我做。”对方如果说“饭店都订好了”,他就说:“订好了退掉。”。


  沈伯鸿说,老范穿着很朴素,朴素到有点“寒酸”。但范雪森说:“我又不需要穿得好看,干净就行了。”他说,“我穿得太好,就和村民有距离,不利于下乡开展工作。”正是因为范雪森的节省和精打细算,虽然文化馆经费很少,但工作一直开展得很顺利。


  尽管节省,但有些地方范雪森用钱却毫不吝啬。


  文革之后,我市很多文物流失民间,范雪森通过多方寻访,从民间搜来了福严禅寺的一口大钟和一些碑刻,这些东西放哪呢?范雪森想了个招,他在文化馆院子里筑起一个平台,将钟立在了上面,加以保护,并把碑刻砌在了围墙上,供人参观。如今,这口大钟已被送至新修的福严禅寺。

 
  1983年7月,蔡一等人编写了《桐乡县书画纂刻家传略》,一共收录了宋代以后我市931名书画篆刻家。范雪森很重视,他特地申请资金为该书进行了编排和油印。

       识才又惜才 兼有大胸怀


  文化馆对于人才的要求很高,每个人都需要有出众的文艺才能。范雪森常对沈伯鸿说:“我们文化馆年轻人比较少,需要吸收更多的年轻血液。”


  范雪森刚来到文化馆工作的时候,发现馆里党员队伍薄弱,便开始着力发展新党员。在他的鼓励和教育之下,一批年轻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其中包括莫瑞珍、李渭鈁等人,这些人以后都成为了我市文化系统的优秀人才。同时,在他的感召之下,一批有才干的年轻人来到了文化馆工作,张振刚便是其中之一。


  上世纪70年代末,张振刚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作家。1982年,张振刚被调到屠甸文化站工作,对于张振刚,范雪森虽然早有耳闻,但他还是想看看这个年轻人到底有没有真水平,是不是花架子。

 
  于是,范雪森叫来了张振刚,他拿出纸笔,说:“你现在马上写一篇文章给我看。”张振刚临场发挥,写了一篇散文《草》,范雪森看过之后,点头说:“嗯,你行,去吧,好好干。”


  1984年,桐乡文学艺术家联合会成立了,张振刚被选为作协主席。范雪森找到张振刚,请他到文化馆担任副馆长,由于妻儿都在屠甸,张振刚犹豫了。范雪森态度很坚决,他说:“《桐乡文艺》缺编辑,让你来是工作需要,生活上有困难组织会帮你解决。”


  刚来文化馆,张振刚早出晚归,范雪森说:“单位给你配辆自行车。”这辆自行车150元,在当时价值不菲。


  几个月后,范雪森为张振刚安排了住宿,还特地给他买了张棕垫床;看着张振刚要跑很远的路去挑水,范雪森又为他安装了自来水。这时候,文化馆财务有意见了,抱怨说:“为他一个人花这么多钱。”范雪森眼一瞪,对财务说:“连自来水都没有,留得下来人才?”


  1985年,嘉兴市举办建市后首届“南湖之春文艺演出”,各个县文化馆都要组队参加,范雪森对张振刚说:“该你出马了,好好搞,搞不好打你屁股。”张振刚感念范雪森的知遇之恩,全力以赴,为选拔优秀演员四处奔走,终于,桐乡文化馆在当届演出中大获全胜,共拿了8个大奖。


  由于业务突出,1986年,嘉兴市文联想让张振刚过去,对此,桐乡文化系统所有领导都不同意放人,但范雪森却站出来说:“人才是需要流通的,不是哪个单位私有的,我赞成他去。”虽然后来张振刚还是选择留在桐乡,但他对范雪森的博大胸怀极为感佩。


  俗话说,文人相轻,然而这一点在范雪森身上却找不到影子。


  1981年,在范雪森的推动下,市民间文艺研究小组(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前身)成立,民间文艺是范雪森的终身挚爱,并且造诣深厚,但范雪森认为,下属徐春雷这方面业务比他强,极力推荐他出任组长,而他宁愿退居幕后,从事具体工作。后来,徐春雷果然不负众望,成就斐然,并于2010年当选为“浙江省精神家园守护者”。

 
  对于优秀年轻干部,范雪森充满信任与鼓励。为此,沈伯鸿深有感触,认为范雪森有“大胸怀”。刚到文化馆时,沈伯鸿三十出头,对于这位年轻干部,范雪森不厌其烦地给他讲解工作流程,一段时间之后,范雪森就把很多具体工作交给了沈伯鸿,他说:“你大胆地去做,不要怕,出了错,我来担着。”


       退休不褪色 到死丝方尽


  在范雪森家的书架上,分门别类地摆满了他搜集的各类文史资料。这些资料,大多是他在退休之后搜集的。


  退休之后,范雪森开始着重搜集地方文史资料。他经常来到田间地头,从农民口中搜集有地方特色的歇后语,他花了整整十年时间,和其他人一起收录4000多条歇后语,后来范雪森经过压缩加工,编成了一本《桐乡谚语》辑编,内容包括生产、生活、习俗、气象等13项,共计2000多条。

 
  去年,80岁高龄的范雪森再次独立编写了一本《消失了的走村串户行业》,其中包括钉碗、修缸、蚕娘、扎箍等15个行业。


  业界认为,范雪森搜集的这些资料都很有文史价值。张振刚对记者说,范雪森生前曾对他说:“我工作了几十年,保存了几十本工作笔记,这里面记录了很多桐乡的历史,以后可能用得着。”


  朱妙学说:“老范简直是桐乡群众文化的一本活字典。修编‘文化志’遇到问题只要去问老范,他准知道。”有一次,朱妙学对《桐乡文艺》的历史问题存在疑问,就去问范雪森,范雪森把《桐乡文艺》的创刊、停刊、复刊、改版娓娓道来,极尽翔实,让朱妙学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两年来,范雪森对《桐乡文化志》的修编工作十分关心,他说:“我要把我肚子里的东西全部告诉你们。”每过一段时间,他都要去文化志办公室转转,问这问那:“‘文化志’编得怎么样了?”“什么时候才能编好啊?”“还需要我提供什么东西?”


  据了解,《桐乡文化志》将修至2012年底,大约2013年能完工。朱妙学说:“等‘文化志’修完,本想第一个请老范审稿,他要是能看见‘文化志’,那该有多高兴啊!”说这句话时,朱妙学声音哽咽。


  在朱妙学的电脑里,记者看到“文化志大事记”被最新加上一条:“2012年4月23日,中共桐乡市委书记卢跃东,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沈建坤和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汤云良先后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学习宣传范雪森同志的先进事迹。”


  朱妙学说:“范雪森一生做的事情看上去都是平常事,但都是平常人做不到的。”


所属专题:
 打印  收藏本页  关闭本页
来源: 《今日桐乡》 作者: 今日桐乡记者 鲍嘉 编辑: 宋琼燕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最新
 
图片
 
    服装节进社区
    服装节进社区
    读书节活动
    读书节活动
    春末蔬菜供应丰富
    春末蔬菜供应丰富
    18万游客闹乌镇
    18万游客闹乌镇
桐乡网警
浙ICP备06047663号 桐乡市新闻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2006-2008(第三版)
电话:(86)0573-88118696 
地址:浙江省桐乡市振东新区环园路578号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