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今日桐乡数字报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桐乡
浙新办2006[33]号
 网站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党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 文明 | 彩票代购 
 桐乡概况 | 理论视点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资讯 | 民生信息 | 投稿
 【镇街网闻联播】: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社区巡礼
  您当前的位置 :  桐乡新闻网 >人文桐乡 >文学

中国移动-桐乡分公司

西昌桥的变化

  西昌桥是凤鸣街道红旗村的一个自然村。我曾经去过四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52年,当我还在读小学时,学校组织少先队活动,到西昌桥访贫问苦。听老农闻伯洪介绍,解放前这里是崇德县的灵安、同福,桐乡县的南日等乡交叉口。这里人烟稀少,土地荒芜,只有三户闻姓人家。桥头有一座旧庵堂,是土匪经常出没的地方。1941年秋天,灵安炮楼里14个日本兵被歼后,驻桐乡城里的日本兵像疯狗一样来灵安附近大扫荡,实行“烧杀抢”三光政策,鸡犬不宁。西昌桥三户人家的几间平房被烧得精光,日本鬼子投降后,村民们陆续回到祖居,搭草棚、垦荒地,重建家园。到解放初期,这里成了七姓十一户人家的小村庄。他们住在庵堂里,有靠换糖度日的,有拾破烂的,也有帮人家罱河泥的,过着贫苦的生活。


  1963年,我参加了灵安公社党委组织的“改造穷队”工作组,第二次来到了西昌桥。虽说西昌桥有了点变化,但还没有摆脱贫穷,大多数人家还是住草棚,庵堂里还住着几户人家。队长闻伯龙告诉我们,西昌桥是个凑拢班子。十四户人家有七个姓,有的户年年吃返销粮,靠借款过日子,要改变穷队面貌,难呀!


  1996年11月初的一天,我单枪匹马踏上了第三次去西昌桥的路程。沿着机耕路推着自行车,边走边看。一踏上西昌桥北边的土地,映入眼帘的是大片金黄色的稻田,迎着阳光,伴随着习习微风发出的嚓嚓响声,盛开的杭白菊香气扑鼻。片刻,就到了新开的长山河边,新建的西昌大桥,横跨在宽阔的长山河上,站在桥上放眼望去,一片茂盛的桑园中掩映着一座村庄,新楼房鳞次栉比,一幢接着一幢,我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西昌桥吗?


  桥边刚巧碰到了村民组长闻松华,他把我迎到了他家里。他父亲闻伯洪,已是七十多岁高龄了,见到了老相识,既提烟又倒茶,乐滋滋地说,怎么到现在才来?现在我们生活可好啦!闻松华接着说,西昌桥就是这方土地,搞了土地承包制后,粮食年年有余,蚕茧总产量比以前翻了十多番。拿自己家来说,1988年建造两开间楼房,1996年又建造了三层楼房二套间,现在年净收入好几万元。


  最近又传来消息,西昌桥这块犄角旮旯也通汽车了。我有点不大相信,打电话给西昌桥所在的村委会。村主任夏宝田告诉我,西昌桥几年以前就通公路了,现在西昌桥大变样了,不妨你前去看看。


  2012年3月的一天,我约了同事驱车前往,过了老灵安镇转了两个弯就到西昌桥了。村民组长闻松华向我们介绍,目前,西昌桥有十九户农户共七十六人,过着城里人一样的生活!饱经风霜的九十五岁老人鲍金风逢人便说,想不到老来能过上这样的幸福生活!


  在返家的路上,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时代的变迁造就了祖国大地千千万万个“西昌桥”的今天。


所属专题:
 打印  收藏本页  关闭本页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版 作者: 钟景才 编辑: 朱勋一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最新
 
图片
 
    世界读书日
    世界读书日
    杜鹃俏 迷人眼
    杜鹃俏 迷人眼
    送绿进家庭活动
    送绿进家庭活动
    商家时兴消费调查
    商家时兴消费调查
桐乡网警
浙ICP备06047663号 桐乡市新闻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2006-2008(第三版)
电话:(86)0573-88118696 
地址:浙江省桐乡市振东新区环园路578号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