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今日桐乡数字报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桐乡
浙新办2006[33]号
 网站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党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 文明 | 彩票代购 
 桐乡概况 | 理论视点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资讯 | 民生信息 | 投稿
 【镇街网闻联播】: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社区巡礼
  您当前的位置 :  桐乡新闻网 >镇街频道 >乌镇

中国移动-桐乡分公司

[大走访专题]桐乡恒生鞋业有限公司

  沈锦新的办公室墙壁上,挂着一幅世界地图,地图上方手书着苍劲有力的“足下生辉”四字匾额,马上就能让人将沈锦新与桐乡恒生鞋业有限公司联系起来。


  桐乡恒生鞋业有限公司位于水乡乌镇,建于1988年4月,现有员工600余人,固定资产1200多万元。主要生产各类工艺鞋,2011年产值近1.26亿元。


  创业创新 再创佳绩

  

  今日桐乡记者 梁英

 

 

了解企业主心声

 

  昨天,久违的太阳终于绽露笑脸。一早,桐乡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林洪出现在桐乡恒生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沈锦新的办公室。

 
  “我这次到乌镇参加‘四联四强’走访服务活动,第一站到你的企业来听听情况。”张林洪开门见山说明来意。


  “这段时间是淡季。”沈锦新说,每年的5月至9月,才是企业最忙的月份。


  “资金有问题吗?”张林洪关切地问。


  “企业主要依托自身发展。”沈锦新的神情颇显得轻松。


  “锦新这家企业现在银行里一分贷款都没有。”乌镇镇党委书记冯富强笑着插了一句。


  沈锦新听罢,作起了解释:“1994年至1997年,企业还有点贷款,这几年一直没有贷款。”


  “企业开销大吗?”张林洪问。

 
  “一年工资支出2300万元,还不包括其他费用。”沈锦新外加了一句:“从2006年开始,企业已连续多年荣获浙江省‘AAA级纳税信用企业’称号。”


  听沈锦新这么一说,张林洪连声称赞:“不容易啊,企业工资开销大、缴税多、贷款少,这说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强,都是自有资金,全市像你这样的企业不多见。说说,企业有何发展秘诀?”


  “去年虽然国内外形势严峻复杂,但企业的产值、销售额、利税均取得了同步增长,生产的室内工艺鞋在省内同行业中位居前列。”说到发展举措,沈锦新倒是毫无保留,“我们着重抓了新产品开发、品牌建设等工作,如针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状况,积极研发淡季期间产品及高附加值的品牌产品。不仅稳固了欧美市场的老客户、大客户,也争取了一批南非市场的新客户。我们还加大技改投入力度,扩建了70多亩新厂区,去年正式启用,规模效应初步显现。”


  “锦新企业做得这么大,却始终保持朴素的生活习惯。”乌镇镇人大主席沈建顺忍不住表扬起沈锦新来。

 
  “企业创办初期也有贷款,但我一来觉得贷款手续麻烦,二来觉得经营权不掌握在自己手里,所以后来能不贷就不贷了。”听别人夸赞自己,沈锦新倒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这是企业发展的最高境界。桐乡的民营企业家总体走得比较稳健,企业大胆创业创新、勇于进取,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张林洪说,企业要获得持久的发展,必须在分析宏观形势、摸准市场脉络的基础上加大技改投入,以此来促进企业组织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市场结构的优化调整,从而提高核心竞争力。


  做企业要先做好自己


  见习记者 岑军

 

 

认真了解企业发展情况



与企业负责人畅谈发展前景


  有困难企业还是要经营


  “开始吧。”沈锦新的目光依然盯在电脑屏幕上,他正在回复一封电子邮件。


  “听说你的公司是全市纳税大户,去年上缴了多少税?”

 
  “2011年,我们上缴利税1100多万元。”


  “这两年生产经营情况怎么样?”


  “困难都有的,企业还是要经营。”沈锦新的回答显得很平淡。他告诉记者,“恒生鞋业”去年生产各类鞋子880万双,产值近1.26亿元,2011年出口创汇近2500万美元。

 
  作为消费品,鞋子的用料材质和款式设计对产品的销售具有重要影响。记者问起企业在产品研发投入方面的情况。“每年技术性投入,100多万元,占到年产值的1%。”据沈锦新介绍,目前“恒生鞋业”有11名技术人员,40多名质量管理人员。


  此前,来自国家商务部的权威消息称,2012年我国外贸形势更加严峻复杂。面对复杂趋紧的宏观经济形势,作为出口率很高的鞋业生产企业,“恒生鞋业”目前面临着哪些情况呢?


  “主要是用工成本增加、原材料上涨、人民币升值压力等。”


  “有没有一些源自本地的困难或挑战?”记者进一步问道。“本地用工需求趋紧,主要是人工工资费用支出增多。”


  “那你们的对策是什么?”“提高工资啰。”


  沈锦新告诉记者,目前他的工厂里有员工600余人。去年工资总支出2285万元。


  企业不能等靠扶持


  “你继续问吧。”沈锦新的一句提示打破了略显安静的气氛。从创业之路,到企业经营管理之道,再到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沈锦新侃侃而谈。   


  1988年4月,桐乡恒生鞋业有限公司的前身桐乡市恒生鞋厂始建。大概经过10年的创业发展,1998年作为乡镇企业的恒生鞋厂转制为现在的股份合作制企业。

 
  当被问到在这近25年的创业历程,沈锦新沉默地站在窗前,停了一会儿。然后,他走过来边给记者续水,边自问自答:“工厂壮大,面临的压力也加大,要在竞争中发展壮大,如何竞争?”“很大程度上是靠价格优势,这就涉及到管理,管理就是通过控制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率”。


  “跟国外厂商相竞争,主要是靠质量和价格,这两方面都面临竞争,看你自己把握了。”


  “我的经营指导思想就是,靠管理取胜,把握好自己。”沈锦新一再强调,做企业要先做好自己,依法经营,依法纳税,服务社会。企业实际情况靠自己去平衡,企业发展要融入社会,做外销的涉及范围更广更大。


  “当企业发展遇到困难时,政府该如何帮助?”沈锦新对记者的这个提问感到有些惊讶。沈锦新认为,任何一家企业经营,不能等、靠政府扶持。沈锦新说,在这一点上,他和别人的观点不同。


  “企业经营好了,纳了税之后,对社会有贡献了,政府和社会也会为企业创造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相互之间是平衡的,我们都应该有这样的观点。”沈锦新道。


  “你怎么理解企业的社会责任?”当记者抛出这一问题时,沈锦新马上说:“依桐乡来论,我们算是微不足道的。”


  据了解,在不久前召开的桐乡市三级干部大会上,沈锦新与其他7位企业经营者一起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获授“桐乡市第四届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荣誉称号。对于企业的社会责任,沈锦新的理解是,企业对国家、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对国家创造税收就是贡献,自己应该排在国家、社会之后。他说,社会的发展要靠大家来努力。

 

  让管理人员跟上形势


  沈锦新告诉记者,公司里目前有11名党员,他是党支部书记。他认为,建在企业里的基层党支部,主要的工作还是引导组织党员加强学习,通过学习,提高党员素质。“工厂有事情,党员还是能够配合积极响应的。”


  “你会选择什么样的员工做管理人员?你对你的管理团队有什么要求?”


  “工作上表现好的,有一定文化的就能做管理人员,管理团队必须要跟上两个形势:跟上外部大环境形势的发展,跟上工厂的形势发展。工厂要不断提升,要求管理团队必须跟上形势。工厂会展开培训,建立后备管理人员团队,让他们认识到如何成长为中层管理人员。”


  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在“恒生鞋业”600余名员工中,外地员工占30%到40%。这些外地员工大多是经由在该厂工作或者在桐乡打工的亲戚朋友介绍带来的,员工队伍比较稳定。沈锦新说,对于员工的管理,公司实行的是新老一致、本地外地一致,外地人还要优惠一点,有提供食宿,过年放假还包车接送。


  事实上,沈锦新的儿女也是80后、90后。他的大女儿今年30岁,目前在政府部门工作,19岁的小儿子则还在上学,都没有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来。“你有没有在考虑培养企业的未来接班人呢?”沈锦新显得有些轻松地回答道,孩子现在还没谈自己的观点。他说自己现在也还不急着考虑这个问题。

 
  “今年整个市场不那么乐观,面对困难,只能积极应对啰。”沈锦新又一次把话题转移到企业经营上来。或许在他看来,迎战今年复杂严峻的外贸形势才是他目前最关注的问题。

 

  融入社会助力企业长期发展


  见习记者 岑军


  在与桐乡恒生鞋业有限公司老总沈锦新采访交流中,他简短低调的回应让记者时不时地在脑子里盘算,这篇报道能写得出来吗?能写好吗?毕竟人家花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接受我的采访,尽管有外地客商来公司,也没有径自离开去招呼客商,而是先让手下人陪客商到厂房车间去查看。


  在对这家企业采访前,记者尽可能地做了一些准备工作,但是从网络上获取的有关信息相当有限,而我就寄望着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能够获取信息资源,来增加对这家企业的认知。

 
  从上世纪80年代末的乡镇企业,经过近25年的艰苦创业拼搏,发展到现在具有一定规模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其中的艰辛历程或许不足为外人道。或许这样的过程也养成了沈锦新实干、沉稳、低调、不张扬的为人处事风格。确实,做实业需要沉稳的运筹、扎实的努力和坚持不懈的打拼,这样才能积累财富,拓展事业成长的空间。

 
  沈锦新在接受采访时说:“企业发展要融入社会”,让我有所触动。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社会将日益显现一种开放、透明的信息状态。作为一家企业,和个体一样,无可避地站在了社会和公众的对面,而由于交流互动方面的缺乏,留给公众似乎更偏向于神秘乃至不清晰的印象。让企业的发展融入社会,自然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面对这样一个信息开放、交流频繁的时代,积极应对来自社区、公众和媒体的关注,是一个谁也不可能回避得了的现实问题。企业要融入到社会中来,通过媒体与社会和公众的良性互动,才能取得社会的信任和认可通过相互的忠诚度,实现企业长期发展。
所属专题:
 打印  收藏本页  关闭本页
来源: 《今日桐乡》 作者: 编辑: 朱勋一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最新
 
图片
 
    驻村干部看望贫困残疾户
    驻村干部看望贫困残疾户
    驻村干部田间排积水
    驻村干部田间排积水
    驻村干部走访苗木种植户
    驻村干部走访苗木种植户
    驻村干部调查流动人员情况
    驻村干部调查流动人员情况
桐乡网警
浙ICP备06047663号 桐乡市新闻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2006-2008(第三版)
电话:(86)0573-88118696 
地址:浙江省桐乡市振东新区环园路578号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