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今日桐乡数字报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桐乡
浙新办2006[33]号
 网站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党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 文明 | 彩票代购 
 桐乡概况 | 理论视点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资讯 | 民生信息 | 投稿
 【镇街网闻联播】: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社区巡礼
  您当前的位置 :  桐乡新闻网 >桐乡新闻 >桐乡·时政

中国移动-桐乡分公司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2月7日在桐乡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桐乡市代市长 盛勇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简要回顾


  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市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和中共桐乡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一系列决策部署和市十四届人大各次会议决议,解放思想、凝心聚力、扎实工作,全市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并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优化结构促转型,综合实力稳步攀升。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7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2.8%,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达到70915元;财政总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67.5亿元和36.3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0%和23%;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15.7亿元,年均增长17.6%。现代农业提质扩量。“5515”示范工程和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工程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不断加强,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全市累计实施农业综合开发14万亩,新增农业龙头企业12家、规范化合作社59家,拥有种养示范基地7.8万亩、设施农业1.5万亩;省农科院基地项目成功签约。工业经济提速增效。“百家工业企业培育工程”深入实施,累计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40家、亿元企业94家、超100亿元企业2家、上市企业3家。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081.2亿元,年均增长19.5%;四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40.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4.2%。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全市拥有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613家,累计完成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35家,平安、雅达两大健康养生项目成功落户;濮院羊毛衫市场、崇福皮毛市场、振东市场集聚区功能得到进一步拓展,乌镇景区成为嘉兴首个5A级景区,我市被评为浙江省旅游经济强市。2011年,全市接待游客10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6.7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0.5%和2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86.7亿元,年均增长17.1%。2011年建筑业产值达到212亿元,年均增长42%。


  (二)开放创新促跨越,发展活力持续增强。招商引资成效明显。累计引进合同外资15.7亿美元、实到外资9.7亿美元,引进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21个;引进市外内资215.6亿元。外经外贸较快增长。累计实现进出口总值135.4亿美元,其中出口87.6亿美元,年均分别增长20.3%和18.2%;完成境外投资3.6亿美元。创新能力有效提高。毛衫、皮草等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基本建成,科技创业园区开工建设;累计实施省级以上科技项目1191项、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9家,新增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9家、省级以上名牌和著名商标71件,引进各类人才1.7万名;全民科学素质不断提高,我市被命名为全国科普示范市。各项改革继续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等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开展,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崇福镇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启动实施。


  (三)主攻项目促集聚,增长后劲不断提升。发展平台加快拓展。重点产业平台和镇街道产业园区建设得到提升,累计新增开发面积3.1万亩、完成基础设施投入38.5亿元。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坚持实施“项目推进年”活动,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市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等制度进一步健全;累计完成工业生产性投入414.7亿元、服务业投资315亿元。要素保障得到加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顺利完成,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进一步深化,累计新增建设用地2.3万亩,完成建设用地复垦8268亩,实施农村土地开发整理14.2万亩、新增耕地3.8万亩;新增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4座、变电容量1736兆伏安,有序用电管理进一步加强;引进市外金融机构5家,2011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为645.7亿元和467.1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0.1%和23.3%。


  (四)统筹城乡促融合,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城市功能持续提升。建成区面积由27平方公里扩大到36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到49.8%;庆丰北路延伸段建成通车,康泾塘东岸综合整治顺利推进,凤凰湖工程开工建设;“数字城管”一期工程运行良好,城市管理得到加强;城中村改造试点取得进展,“退二进三”工作启动实施。基础设施逐步健全。高铁桐乡站投入运营,申嘉杭高速公路桐乡段建成通车,新增高速公路出入口4个;供水、供气、通信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健全。“两新”建设取得实效。龙翔街道“两分两换”试点成效明显,33个示范性城乡一体新社区建设顺利推进,累计改造集聚农户2.5万户,实现了村庄整治全覆盖。生态环境日趋优化。污水收集处理及尾水外排工程建成投运,1095家企业实现入网排放;节能减排措施有效落实,环保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依法关停了铅蓄电池、电镀等一批污染企业;河道保洁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累计综合整治河道1383公里;省级生态镇、卫生镇实现全覆盖,成功创建为省级生态市,国家卫生城市通过复评考核。


  (五)注重民生促和谐,社会建设全面进步。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五险合征”稳步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合作医疗保障水平逐年提高,农村居民参保率达到98.8%;社会救助工作不断加强,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7亿元;建成经济适用房3.3万平方米、新增廉租住房保障家庭416户;新增城镇就业岗位3.9万个、转移农村劳动力3.5万人。居民生活明显改善。2011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40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518元,年均分别增长12.9%和12.6%;全市共拥有私人汽车7.3万辆,每百户拥有量达到39.4辆。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校舍安全工程”基本完成,新居民子女同享优质教育权利得到保障,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实施,职业教育发展成效明显,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建成招生;第一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康慈医院等一批重点工程完成迁建并投入使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基本完成,传染病防控与职业病防治工作日益加强,健康城市建设全面实施,我市成为首批省级卫生强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品牌特色文化进一步繁荣,我市被命名为中国书法之乡、中国摄影之乡、中国漫画之乡。居住证制度改革顺利推进,新居民服务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妇女、儿童、老龄事业加快发展,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全面实施;人口计生服务管理方式得到创新,民族宗教、统计、档案、史志、侨台、外事、邮政等工作取得新成绩。社会环境和谐安宁。(下转第四版)平安桐乡”建设不断深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健全,打击“两盗两抢”等违法犯罪活动取得成效,全员维稳责任制有效落实;信访、市长电话等工作得到加强,民意诉求渠道进一步畅通;食品药品监管持续加强,成功创建为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市;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落实,三项指标连续五年保持零增长。民主法制建设深入推进,“五五”普法成果显著,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提高;全民国防观念不断增强,民兵预备役、人防等工作迈出新步伐。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的发展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中共桐乡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创业创新、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在各个领域和岗位上辛勤劳动的全市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支持和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参与、关心、支持桐乡建设和发展的同志们、海内外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转型升级压力越来越大,新兴产业的引进和培育亮点不多,服务业占比实现较快提升的难度较大;要素资源制约越来越紧,用地指标缺口较大,缺资金、缺电力、缺环境容量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城乡统筹要求越来越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还需加大,城市品位有待提高,城乡环境有待改善;和谐发展任务越来越重,生态环境、社会保障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还有差距,社会管理形势日趋复杂、难度日渐增大;政府自身建设还需加强,服务意识和攻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反腐倡廉工作需要进一步深化。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保持长期向好、稳中求进的基本态势,随着国内需求扩大、经济转型步伐加快,特别是长三角区域发展规划深入实施,与沪杭同城效应进一步放大,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基础更加坚实,动力更加强劲,我们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再创新辉煌。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宏观经济运行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区域竞争更加激烈。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提速赶超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抢抓机遇、攻坚克难,紧盯标杆、跨越发展。


  根据市第十三次党代会要求,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改革走在前列,发展绩效突出,社会管理一流,人民群众满意”的目标,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管理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人民幸福为根本,以“五大行动计划”为载体,全面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把桐乡建设成为长三角新型工业城市、中国十大市场强市、世界知名旅游城市、未来中国文化创意城市和休闲养生目的地。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3%以上;2016年财政总收入突破15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5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节能减排完成上级下达目标任务,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城乡统筹协调推进,城市功能明显增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社会管理有效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取得积极成效,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预期目标,我们将着力做到五个坚持:


  (一)坚持转型升级、加快发展。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强化农业专业服务,加快农业机械化、品牌化、科技化进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体系建设,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大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力度,提升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以省农科院基地项目为载体,推进石门湾现代生态农业综合示范区建设。深入实施工业经济“双百工程”,加大大企业培育力度,力争到2016年,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企业5家、超50亿元企业10家、超10亿元企业50家,拥有上市企业15家以上;深入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力争到2016年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提高到30%以上;加快推进产业梯度转移,基本完成化工、制革、印染等行业落后产能淘汰任务;加快推进五大平台建设,力争到2016年产出率占全市工业产值的85%以上。深入实施服务业倍增行动计划,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2%以上;强化市场与旅游联动发展,加大“个转企”、限额以上企业提增、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和重点企业培育力度;以乌镇国际旅游区建设为重点,争创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2家以上。突出科创平台建设和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推进产学研结合发展,新增国家级和省级科技孵化器各1家。大力实施标准化和品牌战略,鼓励企业争创国家级品牌,参与制定国际国内标准。积极开发利用人才资源,加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引进和创新团队建设,增强科技、人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二)坚持城乡融合、统筹发展。按照现代化中等城市的发展定位,着力构建中心城区、崇福、乌镇“一市三城”的城市空间格局;中心城区形成梧桐城区、振东新区、经济开发区、濮院镇区、高桥新区“一城五区”组团发展新格局,力争全面完成城中村改造任务;完成崇福镇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三年行动计划,将乌镇打造成为更具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中国旅游第一大镇和国际一流风情小城。完善城市功能,着力缓解市域中心停车难、行车难等问题。完成市域交通规划编制,加快构建涵盖公路、水路交通及公共交通的“科学有序、资源节约、着眼长远、适度超前”的城乡交通体系。加大城乡基础设施统筹力度,实施城市污水处理厂搬迁、泰爱斯热电厂改造、500千伏桐乡变等一批重大项目。提高“两新”工程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努力建设一批浙北一流、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经济强镇、商贸重镇、文化名镇和生态美镇;加快中心村培育,做大做强村级集体经济;加强村庄环境整治长效管理,积极争创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市。


  (三)坚持民生改善、和谐发展。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继续推进“五险合征”,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水平,建立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发展慈善事业,确保困难群众生活得到妥善安置。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加大高等院校引进力度;优化发展学前教育,高标准实施义务教育,高水平普及高中教育,高质量提升职业教育,教育质量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扎实推进“数字卫生”建设,促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鼓励支持民营医院发展,努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强化预防保健、妇幼卫生和中医药服务,巩固创卫成果,扎实推进健康城市建设。新建青少年宫、科普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促进城乡文化资源的优化整合和综合利用,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到2016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6%以上。


  (四)坚持管理创新、协调发展。积极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构建社会管理新格局。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构建“属地管理、以块为主、条块结合、职责明确”的城乡社区管理体系。严格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重点领域监管,有效防范一般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保持三项指标零增长。加强食品药品科学监管,加快推进监管体制改革,新建食品药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落实“两违”长效管理机制,积极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做好行政复议、行政调解、行政仲裁工作,及时化解各类行政争议。完善各类各级应急预案,切实增强有效应对各种灾难事故和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落实行政执法责任,推进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增强全民法治意识。


  (五)坚持生态优先、持续发展。实行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加强各类污染物排放治理,争创省级环保模范城市。高度重视饮用水安全,建设西部饮用水源保护工程,努力改变单一水源现状;充分发挥污水收集处理及尾水外排工程作用,完成新三年企业入网计划,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以上;加强重点大气污染源监督管理,强化主要排放行业废气整治;加强生态修复和屏障建设工作,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0%以上,努力打造“森林桐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严格能耗准入制度,积极倡导工业节能、建筑节能和生活节能;加快形成低碳型生态产业结构,努力构建低碳社会。


  三、2012年工作重点


  2012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综合考虑当前宏观形势和桐乡实际,2012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4%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其中工业生产性投入增长11%;合同利用外资3.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完成上级下达的年度削减目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全力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千方百计攻投入,努力形成加快发展新优势


  坚定不移拓平台。按照“定位明确、空间拓展、配套完善、统筹协调”的思路推进重大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产业平台承载项目、促进集聚的龙头和主战场作用。编制完善产业规划,加大市级层面的统筹协调力度,形成错位发展、协同发展的产业定位和功能布局。加快推进经济开发区四期新能源产业园、临杭经济区优势特色产业提升区等重点区块基础设施建设,五大平台完成基础设施投入6亿元。集约发展其他镇(街道)产业园区,做优做强特色产业。


  坚定不移抓项目。始终将重大项目建设作为增加有效投入、增强发展后劲的主抓手,力争重点项目开工率超过90%、竣工率达到50%。积极推进桐昆集团恒通三期和四期、新凤鸣集团中维和中盈、华能热电联产、吉奥汽车发动机等115项重点工业项目,完成工业生产性投入119亿元;切实抓好平安养生养老综合服务社区项目、雅达国际健康产业园、桐乡汽车商贸城等38项重点服务业项目,完成服务业投资100亿元以上;加快建设2000万元以上58项政府投资项目,完成投入20.4亿元。


  坚定不移促开放。加强招商选资,坚持内外资并举,引进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5个;引进市外内资48亿元以上,其中服务业市外内资占45%以上。定位大产业,以玻璃纤维、机械汽配等为重点强化产业链招商;瞄准大企业,大力引进500强企业、央企、上市企业和知名民企的投资项目;主攻大区域,在重点区域设立招商点,力争欧美引资工作实现有效突破。充分发挥海关、检验检疫机构功能,优化企业进出口服务;重点支持特色产业产品出口,力争实现进出口总值超43亿美元,其中出口超26亿美元。积极鼓励企业拓展对外投资,力争新批境外投资总额4000万美元。深化区域交流合作,加强对口帮扶、山海协作和援藏援疆工作。


  坚定不移强保障。加快实施“两退两进”,研究出台实施意见和配套政策。加强用地保障,实施农村土地整治3000亩,新增建设用地3000亩以上,盘活存量土地1200亩;高度重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争创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严格执行双控指标,强化项目准入评估,提高土地亩均投资和产出强度;积极争列省级以上重点项目,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优化整合政府性融资平台,加快组建服务业投资集团;新引进市外金融机构3家,新增贷款80亿元以上。启动建设500千伏桐乡变,建成220千伏安兴变;深化电网电压序列优化工作,加强有序用电管理。


  (二)千方百计调结构,努力实现转型升级新突破


  加快发展新型工业。深入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和工业经济“双百工程”,推进化纤、毛衫、皮草、家纺、服装等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发展,加快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新兴企业和龙头骨干企业,新增规模以上企业60家、亿元企业12家;力争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5%以上,增加值占比提高至25%以上。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推进印染、造纸、制革和化工等行业综合整治;深化水泥行业结构调整,完成3米以下水泥磨机淘汰任务。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为可持续发展腾出空间。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上市,力争新增上市企业2家。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深入实施服务业倍增行动计划,力争新增服务业限额以上企业90家,完成“个转企”100家。进一步加大振东市场集聚区培育力度,启动世贸中心二期项目;加快濮院羊毛衫市场网络交易平台建设,推进崇福皮毛市场、洲泉鞋材市场环境改善、形象提升和市场拓展。实施乌镇子夜路改造、环河大道建设工程,加快乌镇国际旅游区开发,创建为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推进景区升级、酒店创星工作,力争完成振石大酒店五星级酒店创建;全年接待游客11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5亿元。完善流通设施布局,加快连锁店、超市等现代流通业态向社区、农村延伸;推进“菜篮子”、“米袋子”工程建设,丰富市场供给,确保市场稳定。认真贯彻房地产调控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培育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两区”建设,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稳定粮食生产面积,新建粮食生产功能区2.2万亩。积极推进石门湾现代生态农业综合示范区建设,实施农业综合开发2万亩。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建设省级主导产业示范区5个、特色农业精品园9个。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新增农业龙头企业3家、家庭农场6家。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推进标准化生产,强化农产品质量监测和“三品”认证;做好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重大区域性动植物疫情零发生。


  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新增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2家。完成科技创业园区主体工程建设,完善毛衫、皮草、新能源等产业创新平台服务功能,筹建国家级毛针织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加强科技交流合作,引进创新载体3家。深入开展质量强市活动,新增省级以上名牌、著名商标各2件,完成专利授权1000件,争创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市。深入实施“金凤凰”人才引领计划,完善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引进各类人才4000名。


  (三)千方百计强统筹,努力打造城乡发展新亮点


  中心城区建设要有积极成效。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提高城市开发市场化运作水平。按照“一市三城”和“一城五区”的空间格局,完成新一轮市域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加快城市主干道路街景立面设计,做好振东新区等重点区块的城市设计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使规划更加完善。完成凤凰湖开挖工程,打造城市新地标;明确目标、完成规划、制定政策,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启动高速公路屠甸连接线及主要入城口改造提升工程,实施城市绿道、片林和街心绿地工程,使城市更具品位。推进“智慧桐乡·无线城市”建设,实施“数字城管”二期工程,加强停车管理,努力缓解交通拥堵,使城市更加有序。


  城乡基础设施要有明显改善。稳步推进“两新”工程和龙翔街道“两分两换”试点,完成农房改造集聚3500户;进一步健全村庄整治长效管理机制,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建成省级示范中心村2个。完成世纪大道北接线工程前期工作,加快市域西部重大交通设施规划编制;启动桐九公路客运中心至高铁火车站段改建工程,实施练杭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基本完成科洲公路大麻至洲泉段改建工程;新建联网公路10公里,改造农村危桥70座。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万亩;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整治圩区2.7万亩、综合整治河道126公里。


  综合配套改革要有实质进展。积极推进社会保障、户籍制度、村镇建设、公共服务等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全面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完善机构职能设置。推进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加快推进崇福镇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三年行动计划,投入建设资金6.1亿元;启动实施语溪大道中段旧城改造项目,建成功能配套的社会管理服务中心。


  (四)千方百计优环境,努力推动社会和谐新进步


  建设更好的人文环境。以建设“人文名城”为目标,弘扬传承名人文化、运河文化等桐乡特色文化,努力打造基础扎实、科技结合、人才支撑的文化工作新格局;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办好第十一届菊花节,塑造更具魅力的桐乡整体形象。实施文化遗存保护工程,加快罗家角等古文化遗址的保护与开发。建成市文化中心,加快高桥文化中心等基层文体设施建设;开展“风雅桐乡”群众文体活动,全年文化下乡不少于300场。实施“市民素质提升工程”,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放大传媒学院桐乡校区效应,积极发展文化传媒、文化创意等文化产业;加快引进、培育文化龙头企业,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比力争提高1个百分点。


  建设更好的生态环境。深化大气环境整治,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2%以上。完成崇福污水处理厂改建工程,启动城市污水处理厂搬迁前期工作,积极推进污泥焚烧处理项目;加快污水二、三级管网建设,新增污水管网80公里、入网企业200家。加大环保执法检查力度,确保重点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率达到95%以上。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美化农村生态环境。全面开展能源管理“双控”工作,加快淘汰高能耗设备,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清洁生产审核,新增清洁生产企业5家。强化饮用水安全保障,建成市第三水厂。加快“森林桐乡”建设,建成重点防护林4000亩、村镇绿化和生态片林等6000亩。


  建设更好的社会环境。深入开展“平安桐乡”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推进行政调解工作体制建设,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加强社会矛盾排查调处,落实信访维稳责任制,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办好市长电话,畅通民意诉求渠道。以道路交通、建设工程、危化品、消防安全等领域为重点,深化“365安全生产行动计划”,继续保持安全生产三项指标零增长。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推进“六五”普法。


  (五)千方百计重民生,努力开创幸福桐乡新局面


  积极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统筹城乡教育规划,继续加大教育投入,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积极推进桐高改扩建二期、启新学校初中部建设,抓好南日中小学校迁建工程;优化学前教育资源,新建续建幼儿园6所;深化校企合作,强化技能培训,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扎实推进国家医改信息化建设试点项目及“数字卫生”项目示范区建设,抓好重点慢性病的综合防治工作;加强公共卫生机构建设,启动妇保院和疾控中心迁建前期工作,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强城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市体育中心前期工作,新建健身苑点30个;努力提高体育竞技水平,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新居民服务管理和关心下一代工作,依法保障妇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深化“省扶残助残爱心城市”创建;发展老年教育,加强老年活动场所建设,高度重视老龄事业。抓好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征兵和双拥工作,积极发挥基干民兵作用;推进二轮修志,做好档案新馆建设前期工作,切实做好民族宗教、人防、统计、外事、侨台等工作,加快发展广电、邮政、通信和气象等事业。


  积极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构建城乡一体就业服务体系,实现充分就业社区(村)全覆盖。加强对就业困难人员动态管理,开展职业培训,开发社区就业岗位。继续推进“五险合征”,提高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管理服务水平。加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实现社区管理全覆盖。进一步完善欠薪保障金制度,妥善处置各类欠薪问题,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积极开展医疗、教育、法律等专项救助,帮助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中的急难问题。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完成市社会福利中心建设;大力发展慈善事业,鼓励企业开展助医、助学、助残等各类定向捐赠。认真落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等制度,进一步提高救助和保障水平。


  全力办好惠民实事工程。1.完成56个行政村数字电视双向化网络建设,实现全市数字电视全覆盖;2.每个行政村建成1家村邮站,更新改造住宅区信报箱3.8万个;3.新建经济适用房1.8万平方米;4.铺设濮院、凤鸣村级饮用水管网980公里;5.改造提升农贸市场8家;6.免除城乡居民基本殡葬服务项目费用;7.启动市区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设立站点50个以上;8.新增城镇就业岗位7500个,帮助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900名。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一届政府任务繁重、使命崇高。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求真务实不浮躁,创业创新不停步,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新要求,竭尽全力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努力营造有激情、重实干、强落实的优良政风,努力建设更具公信力、执行力、凝聚力的有为政府。


  着力建设更具公信力的政府。坚持执政为民,更加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积极改善就业、教育、医疗、出行等条件,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坚持优化服务,加强效能监察,精减审批程序,提高便民服务质量,不断优化政务环境;加强协调服务,完善扶持政策,着力推进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坚持依法行政,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坚持清正廉洁,全面落实党风廉政“一岗双职”责任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力度,加强对政府重大投资项目、专项资金的监管,重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


  着力建设更具执行力的政府。坚持在市委领导下开展工作,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强化目标管理,健全重点工作推进责任制,对事关全局的重大决策,定时间、定标准、定要求,确保落实到位。进一步强化政务督查,对政府决定的重大事项,加大跟踪督查力度,推动各项工作高效开展,确保政令畅通。进一步强化激励导向,加快建立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政府绩效考核评估体系,确保奖惩分明。


  着力建设更具凝聚力的政府。坚决克服本位意识,自觉做到局部服从全局,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既定目标上来,看准的事要紧盯不放、议定的事要抓紧实施,努力营造目标同向、上下同心的工作局面。切实强化责任意识,坚决打破只求保险不担风险、只循成规不探新路的思维定势,敢于负责、勇破难题,努力营造求真务实、创先争优的工作氛围。牢固树立协作意识,切实加强班子成员之间、政府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做到分工不分家、配合不推诿、补台不拆台,以事业凝聚人心、以实干推进发展,努力营造步调一致、团结协作的工作合力。


  各位代表!桐乡正处在一个崭新的历史起点上,也处在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决心倍加努力。集众智才能登高望远,合群力方可聚沙成洲,让我们在中共桐乡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励精图治,勇于争先,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新桐乡而努力奋斗!


所属专题:
 打印  收藏本页  关闭本页
来源: 《今日桐乡》 作者: 编辑: 朱勋一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最新
 
图片
 
    肩负使命 共创辉煌
    肩负使命 共创辉煌
    举手表决
    举手表决
    投下神圣一票
    投下神圣一票
    盛勇军在闭幕大会上讲话
    盛勇军在闭幕大会上讲话
桐乡网警
浙ICP备06047663号 桐乡市新闻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2006-2008(第三版)
电话:(86)0573-88118696 
地址:浙江省桐乡市振东新区环园路578号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