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今日桐乡数字报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桐乡
浙新办2006[33]号
 网站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党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 文明 | 彩票代购 
 桐乡概况 | 理论视点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资讯 | 民生信息 | 投稿
 【镇街网闻联播】: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社区巡礼
  您当前的位置 :  桐乡新闻网 >桐乡新闻 >桐乡·民生

中国移动-桐乡分公司

记者服务行:绿色家园 就在眼前

 

考察团成员在企业查看自动抽水泵

 村干部带领考察团成员看环境建设

考察团成员考察防护林建设

考察团成员了解村保洁相关情况

村干部向考察团成员介绍环境改善情况

       背景: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办好九个方面实事,其中,第七个方面是着力在环境建设方面实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建设城市片林100亩、重点防护林1000亩、新增入网企业200家。

 

       实事考察团成员名片

 

       许雪明 市城管执法局乌镇中队科员 


       张晓龙 市供电局职员 


       徐庭标 屠甸镇农经中心工作人员 


       邱阿大 村庄保洁员 


       倪荣新 市环保局环境管理科科员

 

       村道跟家里一样干净 美丽家园大家一起管

 

       石门镇民联村是我们实地探访的首站。


  2月4日上午,考察团在村委会委员何小英的带领下,来到民联村茶家自然村进行实地探访。车辆途经新村点时,只见一排排整齐划一的三层小楼整洁气派,让人难以想象过去这儿房前屋后柴草乱堆乱放的场景。


  “这里搞得挺漂亮的啊!”“没想到村里现在这么干净。”“这里的空气感觉挺新鲜的。”路上,考察团成员你一言我一语,大家都感慨于这里的村容村貌。


  在前往茶家自然村的路上,考察团成员留意到,一条干净的村道向村内延伸。3米多宽的水泥路上,依稀可见打扫过的痕迹,道路两边,树木成林,房子虽不像新村点那样整齐划一,但也不显得凌乱。房前屋后,也没有垃圾乱丢的踪影。大家不禁感慨:恍如进了城里的公园!


  在茶家自然村6号门前,许雪明停下了脚步。大家发现,尽管房子四周种满了香樟树,但门前稻场上见不到一片树叶。3把一字排开的拖把可见主人平时是非常爱干净的。


  “这是我们村的卫生示范户。”何小英正向大家介绍时,62岁的朱美文笑着从屋里走出来。“收拾得这么干净,一天得扫多少遍啊?”考察团成员好奇地问。“主要是保持好,现在我们村民也养成习惯了,有点垃圾会及时去扫干净,你看大家的扫帚一年四季都放在门口的角落里,方便随时清扫。我们的村道也跟家里一样干净。”


  更让考察团成员为朱美文的“讲究”啧啧称道的是,在门口的窗沿上放着两双拖鞋。他们干完农活后,就会换掉泥鞋再进家门。


  离开朱美文家,大家继续前行,东走走、西看看,一只只绿色垃圾桶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原来,为了方便保洁,除了在路边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只垃圾箱外,村里还为每家每户统一配了垃圾桶。


  路过茶家自然村29号来明良家时,来明良的儿子潘阳正在清扫门前一地新鲜的泥土。问及怎么有这么多泥土时,潘阳说,他家正在处理小树苗。“现在村里的环境卫生搞得好,所以平时我们也很注意及时保洁。要是以前,这些泥土可能就随它去了。”


  何小英说:“民联村是个典型的苗木村,几乎家家户户种树苗。虽然在运送树苗的过程中也免不了有土渣、树叶掉落下来,但村民会及时清理掉。”


  一路行,一路看,这时,保洁员邱阿大走了过来。许雪明问道:“阿姨,平时工作量大不大?”从事保洁工作两年多的邱阿大摇摇头说:“平时还好,就是过年这段时间的鞭炮和生活垃圾比较多。”


  一个上午考察下来,在农村长大的许雪明深有感触地说:“我小的时候,由于村民的卫生习惯不大好,垃圾随意倒在河边的情况非常普遍。民联村的‘美丽乡村’建设,让我对农村环境有了不一样的看法。”许雪明同时建议提高保洁员的福利待遇,解决保洁队伍流动性大的问题。

 

       垃圾填埋场上树成林 防护林架起绿色屏障

 

       第二站是屠甸镇荣星村。跟我们同行的是市林业工作站副站长蔡建武。


  从市区赶往目的地的途中,蔡建武向大家介绍,2011年我市共完成重点防护林1217亩,完成目标任务的121.7%。


  立春刚过,室外温度在零摄氏度左右,路边一排排水杉树光秃秃的,毫无生气;而眼前这片只有五六亩的香樟林却不惧严寒,早早地换上了生机勃勃的“新装”,新生的嫩叶缀满枝头,长势喜人。


  来到高铁沿线的一座桥下,张晓龙走近树林仔细打量,一脸疑惑地问:“这些树的树干那么粗,看上去不像是刚种下去的啊?”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蔡建武笑了起来:“这里的香樟树是我们为了确保成活率,从别处的苗木基地移植过来的。树干越粗,它的成活率也就越高,像眼前这片树林的成活率达96%以上,真正实现了‘种植一片,成活一片’的预期目标。”


  蔡建武一边走还一边向考察团成员普及起育林常识:“要看树是不是刚种下的,关键是要看它的树冠。你们看这些香樟树的树冠只有稀稀疏疏的几根枝叶,就可以断定它是种了不久才抽出来的新叶。你看那些路边的行道树就不同,树冠浓密,少说也有十几年了。”


  “三分种,七分管。”徐庭标的一席话道出了防护林管养工作的关键。“树种下去,光靠吸收阳光雨露的话成活率是不高的,锄草、浇水这些基础养护一样也少不了。再过两三年,这片小树林就‘上得了台面了’。”


  “果真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看来要想建成一片成熟的防护林着实不易!”看着这片茁壮成长的香樟树,记者不由地感慨起来。


  为了让大家进一步看到去年防护林建设的成效,蔡建武又带着考察团赶往屠甸镇万星村一处混交林。一路上,蔡建武边开车边向大家介绍起路边的树种来:“这是杨树,属于高大乔木,与胡杨是‘远方亲戚’,虽然观赏性不如香樟树,但它的生长周期非常快,是行道树的优选品种。那是银杏,那是皂荚,那是重阳木……这几年,我们桐乡树种得还是比较多的。”


  来到这片位于村口的混交林,放眼望去,足有三四十亩面积,种了七八种不同的树木,高低错落。“现在土地指标那么紧缺,这么大规模的防护林,土地从何而来?”看着眼前壮阔的景象,记者抛出了疑问。


  “你们可能不知道,我们脚下原来是个垃圾填埋场,这片土地暂时无法用于其他用途,所以我们就本着‘种活一片是一片’的想法,将这块废弃土地利用起来,建起了防护林。”张晓龙接过话继续问道:“那为什么要种那么多个品种的树呢?看起来有点杂乱、不美观。”蔡建武笑呵呵地说:“小伙子,这你就不懂了,不同树种搭配种植高、中、低层次感的立体绿化,不仅有利于防风固土、净化空气,还能有效防治病虫害,提高树种的成活率。”


  谈起防护林的价值,徐庭标津津乐道,防护林建设不仅有着重要的生态效益,对农民来说也是一笔不菲的收益。“就拿一棵直径10多厘米的重阳木来说,价值一二百元呢,而它的种植时间也仅需要四年左右的时间,管护成本比种粮食低得多。”


  半天考察下来,张晓龙有了自己的想法:“防护林对于防风固土、涵养水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防护林并不是一项见效很快的工程。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觉得应该倡导每一个人都参与进来,为我们赖以生存的城市,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地。”

 

       服务代管理勤跑企业 环保责任沿管网延伸

 

       第三站关注的是企业污水收集系统。


  将工业企业生产生活污水纳入管网处理是环境建设的重中之重。因此,企业入网进度不仅关系到污水收集系统的使用效益,更关系到污染减排流域水污染防治的成效。2011年,市政府实事工程中关于企业入网的目标是新增入网企业200家。


  2月5日上午,考察团成员冒雨来到石门镇便民服务中心碰头。


  在石门工业园区党总支部书记陈国平的带领下,考察团成员就企业入网情况进行了实地查看。


  在前往桐乡磊石微粉有限公司的路上,沿路不时出现的标着几圈红色标记的石桩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倪荣新告诉大家:“你们看到的这些标记,就说明这里有污水收集管网埋在地下。”


  “微粉是什么东西?有没有粉尘?”一路上十分活跃的张晓龙显得很好奇。考察团成员刚进入公司的生产园区,堆放在公司办公楼对面料场上几米高的石头堆让大家很纳闷,原来,该企业主要是为巨石集团提供石粉原材料的。


  作为市环保部门的专业人士,考察团成员倪荣新说:“改善环境质量,不把污水排入环境中,这也是一项民生工程。”他认为,保护环境不仅是政府的职责,也是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不仅要讲经济贡献,也要讲社会责任。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就是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回忆起去年推动企业入网工作,陈国平显得有些激动,对于他和他的同事们来说,这项工作真是不容易。“企业污水入网需要企业自建内部管线,与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的主干管网联通,才能排出污水。这无疑会使企业生产成本提高,每家企业要承担2万至10万元不等的建设费用。所以,有的企业要我们跑上5趟、10趟,以前甚至几个月呆在企业里,要求企业污水入网。”


  “如果一些企业对此抱着观望态度甚至有所逃避,那你们怎么办呢?”张晓龙还是有些疑虑。“你问的情况确实存在,很多时候是凭着人情关系,才说服企业入网的。”说起这些,考察团成员都觉得这项工作确实不容易。


  陈国平说,为了确保企业入网进度,去年,石门镇先后制订了相关工作安排,并与企业签订了责任书,组织由镇领导分别牵头的四个督查组,督促企业加快管网建设进度。2011年,桐乡下达给石门镇的入网企业圆满完成企业污水纳管任务。


  这次进村入企,考察团对一年来政府在环境领域的建设取得的成绩表示满意,也从中体会到了工作的难处和不易。


所属专题:
 打印  收藏本页  关闭本页
来源: 《今日桐乡》 作者: 记者 王亚 见习记者 赵红 岑军 摄影 王亚 赵红 编辑: 朱勋一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最新
 
图片
 
    卫校增容
    卫校增容
    高桥农特产品销售中心结顶
    高桥农特产品销售中心结顶
    关爱环卫工人
    关爱环卫工人
    强投入 增效益
    强投入 增效益
桐乡网警
浙ICP备06047663号 桐乡市新闻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2006-2008(第三版)
电话:(86)0573-88118696 
地址:浙江省桐乡市振东新区环园路578号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