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今日桐乡数字报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桐乡
浙新办2006[33]号
 网站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党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 文明 | 彩票代购 
 桐乡概况 | 理论视点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资讯 | 民生信息 | 投稿
 【镇街网闻联播】: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社区巡礼
  您当前的位置 :  桐乡新闻网 >桐乡新闻 >桐乡·综合

中国移动-桐乡分公司

记者服务行:走一走 更亲

  【开栏语:市委书记卢跃东在党代会报告中指出抓党建就是抓关键,必须动真格。本报分组体验杨家门社区党总支的“七必访”活动,从中感受到了基层党建工作的真实一面。党建工作并不是虚的,而是很实的一件件为民小事,是动真格,动真情,动真心的具体体现。从2月6日开始,本报记者将进村入企,走访各地党组织,向读者展现基层党建的风采。】


记者和社区干部一起上门走访。 见习记者 徐炜焘 摄



记者看望失业居民 见习记者 徐炜焘 摄

 

  “新迁入的居民必访;新下岗失业的居民必访;对辖区单位或社区有重大意见的居民必访;育龄妇女生育、术后必访;居民发生矛盾纠纷必访;党员、居民小组长、企业退休职工重病住院必访;居民家庭发生重大意外事故必访。”这是梧桐街道杨家门社区党总支率先开展的“七必访”活动。两会召开前夕,本报记者赴杨家门社区体验,在居民的赞誉声中切身感受到基层党建工作的秘诀。


  一访:新迁入居民


  杨家门是块糖


  2月1日下午2时30分,记者跟随社区干部汤洪英来到西山煤矿宿舍楼区3幢406室杨银凤家走访。听到叫门声,女主人杨银凤连忙开门迎接我们。


  待大家入座后,杨银凤招呼我们喝水。“咦,这水是甜的,原来是糖茶水。”喝到嘴里,记者才感觉到杨阿姨端给我们的不是白开水,让人有种杨家门是块糖的甜蜜感。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都办好了吗?”汤洪英端着糖茶一边暖手一边问道。杨银凤笑着答:“都办好了。”负责民政、残联等社区事务的汤洪英和杨银凤聊起了家常。汤洪英告诉记者,她和杨银凤是多年的老朋友了,以前杨银凤在广电弄开过饺子店,生意很不错。


  虽然在社区居住时间不短了,但杨银凤却是社区里的“新居民”。原来,杨银凤是江苏省宜兴市人,丈夫陆月如是我市大麻镇人。30多年前,两人在浙江省长兴县相识相恋后喜结良缘。后来,杨银凤随丈夫把户口迁到了大麻镇,去年11月才迁入杨家门社区。


  杨银凤向我们讲述了1996年和丈夫来到桐乡的开店生涯。“开了10年饺子店,整天站着做事,现在手脚经常酸疼。”杨银凤说着,伸出双手比划起来。去年10月,杨银凤向杨家门社区提交了迁入户口的申请书。当时,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吴利英给她详细介绍了办理相关手续的流程。按规定,办理户口迁入需要当事人提供结婚证、身份证和户口簿。但杨银凤和丈夫的结婚证找不到了,只好到市民政局重新补办了结婚证。去年11月16日,杨银凤终于在户口簿上与丈夫、儿子“团聚”了。


  “儿子今年31岁,3月份就要结婚了。”杨银凤向我们报喜讯。记者赶紧向她道喜,祝愿她趁着龙年抱上“龙孙”。“生个龙宝宝好嘞。”杨银凤一脸幸福的样子。

 

  二访:失业居民


  有你们,有信心


  “老吕,你最近按时吃药了没有?合作医疗保险参加了吗?”“老吕,最近还去公园看他们跳舞吗?”2月3日下午,记者与汤洪英和沈丽红两名社区干部一起上门走访失业居民吕东明,了解他家的生活近况。


  吕东明是浙江调速电机有限公司(原浙江调速电机厂)的一名职工,后因精神残疾而辞去工作,成了一名失业人员,家庭收入只有他父母的退休金。但去年,吕东明的父亲又因病去世了,剩下83岁的老母亲张菊兰在照顾他的生活。


  “洪英,又辛苦你们来看望我们,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张菊兰看到来访的社区干部,十分激动。吕东明的家不大,不过整理得十分干净,家具摆放也井井有条。“老吕打水去了吧?”由于经常过来陪他们聊天,社区干部十分了解吕东明的生活习惯。


  2004年,在社区干部的帮助下,吕东明曾摆过自行车摊,修了好几年自行车。“我刚出去修车的时候,口袋里只有5毛钱,身上只有一个皮圈,也算是白手起家。”吕东明叹了口气说,“后来身体不好,就不修了。”


  “我们曾试着给他找过好几份工作,都因身体原因没有成功,社区一直把他们家作为重点关心对象,时常过来聊聊天,看看他们有什么需要帮助。”沈丽红对记者说。


  聊起平常喜欢的活动时,吕东明的脸上现出了笑容:“我以前喜欢溜冰,溜得不错,还经常跑到嘉兴去溜。”多年前的一次意外,使吕东明摔断了腿。身体恢复后,他再也没去溜冰过。

 
  现在吕东明的生活很简单:上午买菜准备中饭,下午去公园看别人跳舞。吕东明说,虽然自己不喜欢跳舞,但喜欢看别人跳。


  “东明没有收入,今后如果只剩他一个人,该怎么办啊?”张菊兰不无担忧地对我们说。


  “张阿姨,你别担心,要对生活充满信心。老吕现在按时吃药,病情已经控制住了,再过几年他就可以领养老金了。再说,还有我们社区呢,社区干部就是他的亲人!”社区干部汤洪英说。

 

  三访:育龄妇女


  服务跟着我走


  “何阿姨,我是社区的计生干部,你女儿和宝宝情况怎么样?我想过来看看。”2月1日下午,记者跟随杨家门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吴利英来到居民余雅婷家中。


  下午2时,吴利英整理完工作资料,带上“计生服务袋”出发了。袋里装的是独生子女申请表、优生优育优教知识读本、计划生育四项节育手术报销标准宣传资料、避孕用品及白糖、挂面等慰问品。


  出发前,记者在社区“育龄妇女产后随访记录本”上看到,本子上详细记录着余雅婷的住址、电话、生产时间等信息。地址栏上赫然写着“庆丰小区”。“为什么杨家门的社区干部要跑到庆丰小区去做工作呢?”记者问吴利英。“道理很简单,余雅婷的户口还在我们杨家门社区,所以我们的服务自然也要跟着她这个人走。”


  “庆丰小区并不算远,只要不出桐乡市区,新婚、孕期、产后这三项随访工作都要求到居民家里做。”吴利英笑着说,“多的时候我一个上午就要跑3家,到中午12时才赶回社区。”虽然工作忙碌,但吴利英很有成就感,“每天的日子都过得很充实,能帮助居民解决问题,打心底里也高兴。”


  说话间,我们来到了庆丰小区11幢二单元的楼下,余雅婷的妈妈何筱棣笑盈盈地把我们迎上了楼。一进门就看到,余雅婷抱着50天大的小宝宝在客厅里等我们。“恢复得怎么样?奶水够不够?宝宝的健康情况怎么样?”吴利英一进门便把产妇及早产宝宝应该注意的事项仔细交待了一遍,还反复强调,生怕漏了什么。


  记者见到小宝宝的脸上有一颗颗的小红点,吴利英一眼便瞧出是湿疹。“小孩出湿疹很正常的,但千万大意不得,社区医生沈莉瑛能看这病,你们抽时间可以去她那里咨询看看。”


  “过两天我们就抱宝宝去社区找沈医生。”小宝宝的外公余洪利接过话说。“我们一家来桐乡已经15年了,搬到新的小区也已经5年多了,觉得杨家门社区的服务好,所以一直没把户口迁出来。”何筱棣拉着吴利英的手连连道谢。


  这时,吴利英的手机响了起来。电话那头的声音很急,是要咨询计生手术的有关情况。记者帮忙拿出了杨家门社区“育龄妇女产后随访记录本”,在被随访人一栏让余雅婷签字。告别了余雅婷一家,吴利英便急忙赶回社区处理计生工作。


  四访:居民小组长


  社区是我家


  “吴阿姨原来并不是居民小组长,她是老伴去世后才上任的,工作特别热心。”2月3日下午,在前往居民小组长吴静芬家的途中,杨家门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居委会主任胡蓉向记者简要介绍了走访对象的情况。


  “我去杭州大女儿家住了10多天,年初八才回到桐乡。”在吴阿姨家的客厅坐定,老人兴奋地给我们讲述她的过年故事。“年初五我和女儿、女婿们到海宁皮革城逛了一圈,大女婿硬给我买了一件皮棉大衣;年初八吃完饭,我们还去娱乐场所唱了歌,女儿给我点了一首‘好人一生平安’,呵呵,我唱歌不行。”老人说着,到客厅取了那件皮棉大衣给我们看:“喏,就这件,女婿问我穿着暖不暖,我说:‘女婿买来的衣服冬暖夏凉!’”说话时,老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神情。


  吴阿姨今年68岁,膝下有3个女儿。孝顺的小辈们,让失去了老伴的她生活依然充满了欢乐。


  “老伴去世已经有100多天了。”吴阿姨向我们讲述了老伴生病和老父亲生病时那段灰色的日子。从2008年9月1日老伴李华辉被查出患肺癌晚期后,吴阿姨就频繁往返于上海、杭州及本市的医院间,与时间抗争。“当时医生说他只有半年存活时间,我不相信,想尽一切办法给他治。”让吴阿姨揪心的是,她的老父亲也被诊断出患了同样的病。“我住在病房里照顾父亲和老伴,晚上女儿来换班。”那段日子对吴阿姨来说,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李华辉曾在社区里当了10多年居民小组长,深受居民称道。他生病后,吴阿姨主动接过了居民小组长的工作。发通知单、收缴合作医疗费、发灭鼠药,吴阿姨干得丝毫不逊色于老伴。

 
  2011年10月和11月,吴阿姨的老伴和老父亲相继去世。“社区干部后来专门上门来看望我,陪我聊天。”浓浓亲情,加上社区干部的关爱,让连续失去亲人的吴静芬老人很快从悲痛中走出来。她知道,她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五访:遭受事故家庭


  一场火灾 我们成亲人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去年12月19日晚发生的那场意外火灾,让梧桐街道杨家门社区居民袁刚、王宏夫妇俩几夜未眠。龙年春节他们过得好吗?着火的厨房装修了没有?


  2月1日下午,记者与杨家门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居委会主任胡蓉相约去探访袁刚夫妇。“天合人合事事合,火旺财旺事业旺”,门上贴有此独特对联的住户正是我们要探访的对象。“我想的词,儿子写的字,快请进——”女主人王宏指着对联向我们解释道。


  男主人袁刚在市汽运公司当班,王宏和患病的姐姐守在家里。泡上一杯热茶,王宏和我们聊起来,话题自然扯到了年前那场意外火灾。


  “那天我带姐姐去超市买东西,老公来接我们,往家走时,听到有人说:‘前面着火了,好像是5楼。’我心想:‘坏了,可能是咱家。’果然没错,房子全黑了,所幸家具没着火,要是再晚一点,煤气就要爆炸了。”回忆起当初那心悸的一幕,王宏的眼圈红了,“是电线老化引发的火灾,厨房里的冰箱、油烟机、微波炉、电饭煲、豆浆机等电器在火灾中全毁了。”


  “只要人没事就好!”胡蓉柔声宽慰。“嗯,人的生命最宝贵。”记者赞同道。火灾虽然已经过去1个多月,但记者看到,王宏家客厅的墙面上依然清晰可见多处黑色和黄色的火烧痕迹。受重创的厨房已装修一新,但仍闻得出烟火味。王宏特意打开窗户散味。


  袁刚夫妇来自辽宁省铁岭市。“我们来桐乡10多年了,2009年买了这套二手房后,才把户口从老家迁到杨家门社区。”王宏说,“虽然我们这边没有其他亲人,但火灾发生后,四楼邻居帮我们及时报了警,社区干部不仅多次打电话来慰问,年前还特意上门给我们送来了慰问金和慰问品,我们很感动,感觉真温暖,社区把我们当成了亲人!”


  “一定要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多出去走动走动。”胡蓉对王宏说。聊天中,王宏说自己已经失业1个多月了,不知道能不能享受桐乡相关就业政策。她还希望能把姐姐的户口也迁到桐乡来。胡蓉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记下了王宏家的情况。“我回去咨询一下有关部门,尽力帮忙。”临走时,胡蓉与王宏交换了手机号码,嘱咐她有事找社区干部。


所属专题:
 打印  收藏本页  关闭本页
来源: 《今日桐乡》 作者: 首席记者 梁英 见习记者 陆烨 赵红 岑军 编辑: 宋琼燕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最新
 
图片
 
    买汤圆 猜灯谜
    买汤圆 猜灯谜
    欢欢喜喜闹元宵
    欢欢喜喜闹元宵
    市人大领导检查会务准备工作
    市人大领导检查会务准备工作
    政协召开各组召集人会议
    政协召开各组召集人会议
桐乡网警
浙ICP备06047663号 桐乡市新闻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2006-2008(第三版)
电话:(86)0573-88118696 
地址:浙江省桐乡市振东新区环园路578号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