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今日桐乡数字报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桐乡
浙新办2006[33]号
 网站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党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 文明 | 彩票代购 
 桐乡概况 | 理论视点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资讯 | 民生信息 | 投稿
 【镇街网闻联播】: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社区巡礼
  您当前的位置 :  桐乡新闻网 >桐乡新闻 >桐乡·综合

中国移动-桐乡分公司

菊乡风:桐乡文艺精品芬芳荟萃

  2011年,桐乡文学艺术创作可谓硕果累累。


  文学、民间文学、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市文联各协会、研究会精品荟萃、成果喜人。


  他们的文字,或许只是用来记录平凡的生活;他们的曲艺,或许只是用来展现对生活的热爱;他们的镜头,或许只是用来定格简单的微笑……然而,他们的创作,反映的是桐乡的无限魅力,表现的是强大的艺术生命力,有的甚至登上了全国的舞台——

 

 

小演员们正在表演舞蹈《爸爸的军帽》 ■摄 记者 金卫其

 

  《爸爸的军帽》晋京


  一个孩子,高高举起爸爸的军帽;身旁,许多同龄人举头仰望,满眼憧憬……这是市文联舞蹈家协会主席蒋灵云创作的舞蹈《爸爸的军帽》里的一幕。这支舞蹈在全国“光辉的旗帜”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校园综艺盛典活动中获得编导金奖,并获嘉兴市第四届“石榴奖”校园文化艺术节舞蹈比赛金奖。


  头戴小军帽,身着蓝军装,小演员们跟随着节奏舞动。时而敬礼,时而昂首正步,时而匍匐前进,部队操练的内容被融入到舞蹈中,豪迈又充满童趣。音乐节奏由弱到强,反复咏叹,小演员们自豪的表情和舞姿,表现了进取精神和青春活力。


  这支舞蹈的灵感从何而来?蒋灵云告诉记者,最初我市准备排练一支舞蹈为的是庆祝建党90华诞,既要主题集中突出,又要不失童趣。排一支什么舞蹈好呢?冥思苦想无所得的蒋灵云来到振兴西路小学,召集老师们进行座谈。老师们大胆讨论,有人说:“叫‘爸爸的什么’吧?”“什么呢?”有人说军装,有人说红缨枪……“军帽!”不知谁说了一句。“‘爸爸的军帽’!好!”蒋灵云兴奋不已。


  这支舞蹈与之前的不同,蒋灵云和振兴西路小学的音乐老师刘思燕为了不让舞蹈被音乐束缚,先将动作排好,再请来作曲老师创作曲子,然后请人设计服装。“曲谱和服装一改再改,精益求精。”蒋灵云说,“时间非常紧张,7月15日赴北京比赛,前一日服装才运到。”


  表演这支舞蹈的小演员们都是振兴西路小学的学生。有的孩子还是初次跳舞,她们放弃了休息时间苦练基本功;有的孩子身体不好,仍坚持“轻伤不下火线”;有的孩子跳舞受伤,做后翻动作时胸口、腰部甚至会痛,老师要把她们换下来,但她们不愿意。


  军帽不仅是一顶帽子,更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责任。这支舞蹈的意义在此,而对参与这支舞蹈的每一个人来说,亦是如此。


  《行书册页》纵横浙江
  
  曹建平的《行书册页》在2010年浙江省第五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中荣获惟一大奖——“陆维钊奖”。凭借此奖,2011年,曹建平又获得了桐乡市第五届文学艺术“金凤凰奖”。


  曹建平所追求的书法境界,自然平实,化工巧于无形,显清新之质朴,就如风景名胜,大景常融于自然,却又不失让人震憾之感。至今,虽然曹建平已获了不少奖项,但他依旧谦虚地说:“我觉得我不算什么艺术家,就是个书法爱好者。写字就像抽烟、吃饭,是我生活里戒不了的一个习惯。”


  《行书册页》里有古今诗词多首,内容大多是有关端午文化的。“我是粽叶你是米,一层一层裹住你;你是牙齿我是米,香香甜甜粘住你……”曹建平说,《行书册页》里有一些关于端午的古体诗词,那是他的一位朋友发给他的庆祝端午的手机短信。“《行书册页》中有一些是我创作时的自身感受,并加入了一些时代元素。因为书法艺术也需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曹建平说。


  《行书册页》中的作品在章法上布局精美、疏密有致,自然天成;在创作形式上无意求新求异,而追求耐人读和与古人息息相通的内在韵味,这在时下“形式至上”的创作潮流中尤显得难能可贵。他以独到的眼光对经典进行审视和分析,并通过实践整合,化为己用,故取法经典,能够随性情而转移。在技法的运用方面,曹建平驾驭毛笔的能力相当出众,挥洒所至,时呈雄强宽博,时现恣肆烂漫。笔墨浓淡相间,通篇如行云流水、形神兼备。情之所至、溢于笔端、留于纸上,使人赏心悦目。


  《桐乡蚕歌》编唱有声


  桐乡是蚕桑之乡、丝绸之府,历史悠久的蚕桑生产历史孕育了反映蚕农生产、生活及风尚习俗的各种蚕歌。徐春雷说,他最早接触和搜集蚕歌要追溯到1964年,当时他刚好从事桐乡民间文学的普查搜集工作,因为自己非常喜爱蚕歌,所以便有心留意村民在劳动时的吟唱,并一一记录下来。“第一首就是在陈家村记录的4行蚕歌《望山头》。我恰巧听到有农户在喂蚕时吟唱,十分惊喜,连忙用纸笔记了下来。”徐春雷说,起初蚕歌的搜集较为零散,数量也相对较少。直至2005年进行蚕歌普查时,搜集整理的蚕歌达到了四五十首,对蚕歌的数量和内容作了重要补充。


  为了给“桐乡蚕歌”申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提供重要材料,2008年,徐春雷重新整理了多年来手抄记录的蚕歌,并再次深入农村走访核对。“蚕歌往往是用桐乡方言‘唱’的,里面涉及的许多蚕文化、蚕桑习俗需要逐一考证。”徐春雷例举了长篇蚕歌《马鸣王化龙蚕》,从1987年开始到出书之前,他走访了屠甸、乌镇等地一字一句进行注解,让读者在读懂蚕歌的同时能感受到浓厚的桐乡蚕文化。


  2009年4月,《桐乡蚕歌》一书正式出版。据徐春雷介绍,《桐乡蚕歌》中还收录了9首蚕歌曲谱,这是通过音乐家的耳听笔记,在原始曲调的基础上稍加改编而成的,非常珍贵。


  如今,《桐乡蚕歌》一书获得第三届浙江省民间文艺映山红奖中的民间文学作品奖二等奖。

 

 

越剧小戏《毛估估》剧照

 

  《毛估估》演出大舞台

 

  甲鱼该怎么养?有一户甲鱼养殖户,凭借着自己的想像力,用大致估量的“科学方法”,把自己池塘里的甲鱼养得差点没了命!一个真实而有趣、通俗而深刻的小故事,成就了一出耳熟能详的精品越剧小戏《毛估估》。


  精品的诞生不是一蹴而就的,单就《毛估估》这个剧本来说,就进行了大大小小不下5次修改,直到演出前,还在不断完善。这就意味着,整个排练也要跟着剧本不断改变提升。市越剧团团长来荣祥说:“当时,从剧本第二稿出来到演出大约只有一个月时间,所以我们也只得跟着进度走,剧本改,我们也改,包括演员表演、服装道具、背景音乐等都全方位跟进。”


  《毛估估》是反映现代农村的一出越剧,在唱腔上与传统的越剧唱腔不同。它根据不同的人物性格,不同的面部表情,不同的举手投足,不同的演绎方式,唱腔也随机应变,这是越剧团排练时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和挑战。“这样新颖的现代唱腔,是我们团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唱起来比较难,但是为了这出越剧,我们重新学习,还特地邀请了省里的专家前来指导。”来荣祥说,新的艺术形式,新的创新尝试,使演员素质和表演形式得到进一步提高。


  每一件作品都要经过群众口碑的考验才算成熟。在去萧山演出比赛前,为了能让作品更完美,演员更进入角色状态,来荣祥带着演员们多次下乡义演《毛估估》,看观众的反应,询问百姓的意见,如此,才成就了这出精品小戏。


  《毛估估》不负众望,一举获得浙江省新农村题材汇演表演金奖、创作银奖和演员表演金奖。


  张履祥“讲述”清初学术


  张天杰是桐乡人,现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博士生。“选择创作这本书主要有两个原因。”张天杰说,一是张履祥对于桐乡历史文化来说特别重要。二是到目前为止,相对于桐乡其他名人来说,对张履祥的研究较少。


  张履祥是明末清初的“理学真儒”,是清初“尊朱辟王”的先驱和“践履笃实”的民间理学代表,在学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该书从张履祥的理学思想、伦理思想、经世与实学思想、交游及杨园学派研究等方面入手,探讨他对于清初学术的深远影响。


  其实,张天杰在少年时代就对张履祥有所了解。后来,他对相关乡邦人物的遗书、遗迹也多有关注。但真正开始研究张履祥是在2006年他进入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之后,他选择了“张履祥与清初理学的转向”作为硕士论文题目,这为《张履祥与清初学术》一书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硕士论文题目选好之后,我认真阅读了《杨园先生全集》、《光绪桐乡县志》等历史文献以及前人的相关研究专著,几易其稿。最终,于2009年5月顺利通过了硕士论文答辩。”张天杰说,该论文后来分别被湖南大学和湖南省评为优秀硕士论文,其中部分章节在《中国哲学史》、《浙江学刊》、《西北大学学报》、《湖南大学学报》、《中国哲学》等刊物上发表。此后,又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删改与增补,终于完成了《张履祥与清初学术》一书,并在杨园先生诞辰400周年之际出版。


  “烟雨悠悠”入画来


  《烟雨悠悠润千家》是一幅水墨画,画的是水乡乌镇。画家用独特的技法把江南的一草一木、一桥一屋都笼罩在烟雨中。水墨画只有黑与白两色,这正是素朴的江南的颜色。


  沐浴在春风中,树木似乎在随风摆动,饶有情致。近处,一叶扁舟悠然而来,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渔人,悠闲地撑着长蒿,划过柔波,进入水乡梦里。


  水是主旋律,无处不在的水借着雾色迷蒙中的桥,静静地流淌在雾气中。水色是波光粼粼的白,折着柔和线条的是那些不经意的涟漪。桥千姿百态,有青石拱桥,有无栏的板桥,有的隐在雾气中只有半座,有的藏在两个飞起的檐角之间露出一个弯曲的轮廓。


  江南独有的水阁顺着水势从东北角绵延向西,层层叠叠的粉墙黛瓦给人无尽的想像。笔墨并没有真切地点缀人,但在读画者的想像中水乡居民们就生活在这迷蒙的雾气中。虽有空灵缥缈的意境,但处处又透露出实实在在的生活气息。


  有人说,有生活积淀的人才能画出这样优美的意境。朱荣耀正是一位从江南水乡乌镇走出来的艺术家。生活带给了他太多的灵感与惊喜。“创作了这么多年,走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我对故乡的恋情越来越重,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不断有创作灵感涌现出来。”朱荣耀坦言,对这些身边的事物,他有着独特的情感。


  指尖默默划过《烟雨悠悠润千家》中的一座桥、一行柳枝,朱荣耀说:“无论是一条回廊,还是一片青瓦,每一处落笔,都是回忆。一边画,我就在一边回忆年幼时故乡的那些事物。”在朱荣耀看来,作画可以唤起那些遗忘在岁月角落里的情感,拾起它们,就像拾起一坛珍藏的美酒。

 

  手捧画家朱荣耀的画册,有一种进到画里的感觉。古人说:“江山如画。”此言不虚,好的画能让人融入画的意境中。眼前这幅《烟雨悠悠润千家》正有这样的功力。   

 

  2011年,恰逢张履祥诞辰400周年,由张天杰著的《张履祥与清初学术》一书(31万字)出版了。这意味着我市对张履祥的研究有了一个新的突破。   “清明一过谷雨来,谷雨两边要看蚕。当家娘娘手段好,蚕种包好轻轻焐在被里面。隔了三天看一看,布子上面绿茵茵……”《桐乡蚕歌》是市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徐春雷搜集整理的,他边吟唱着蚕歌《蚕花谣》,边将蚕歌的故事娓娓道来。
所属专题:
 打印  收藏本页  关闭本页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版 作者: 记者 黄薇 周芸 见习记者 胡宇翔 金珏 程新星 编辑: 朱勋一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最新
 
图片
 
    绊脚石 挪一挪
    绊脚石 挪一挪
    辛苦奶爸
    辛苦奶爸
    意外
    意外
    人勤春来早
    人勤春来早
桐乡网警
浙ICP备06047663号 桐乡市新闻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2006-2008(第三版)
电话:(86)0573-88118696 
地址:浙江省桐乡市振东新区环园路578号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