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今日桐乡数字报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桐乡
浙新办2006[33]号
 网站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党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 文明 | 彩票代购 
 桐乡概况 | 理论视点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资讯 | 民生信息 | 投稿
 【镇街网闻联播】: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社区巡礼
  您当前的位置 :  桐乡新闻网 >镇街频道 >乌镇

中国移动-桐乡分公司

木心 斯人已去 求索才刚刚开始

       隔着太平洋,看起来好像是“文学不明飞行物”,其实是“文学鲁宾逊”。木心 

       人 物

       木心,本名孙牧心,幼名孙璞,号仰中。画家,作家。1927年生,浙江桐乡乌镇东栅人。从小受到良好的传统私塾教育。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1982年移居纽约。出版10多本小说、散文和诗集,画作被大英博物馆收藏,这是20世纪中国画家中第一位有作品被该馆收藏。2005年木心在乌镇有关方面邀请下回乡定居。木心在中国台湾和纽约的华人圈中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人物,包括陈丹青在内的一批当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深受其艺术影响。 

       手 记 

       一无所获,满载而归
 

       我有幸见过先生。 

       是在2008年5月的一个周末,天气闷热潮湿,不一会飘起雨来。 

       先生少有客套寒暄,坐定,点烟,即谈文学艺术。说起那篇《上海赋》写到老上海骨子里,先生说,“有一阵到处都在怀上海的旧,但不是电影里那样,一副馄饨担,一部黄包车就是上海了。我看那些老洋房、大都市、车水马龙,那种浩荡温情,好像君临万物,心怀慈悲,又嘲笑又喜欢。就这一念,开始写《上海赋》,好歹我也是过来人。” 

       谈及中国古典里头,最喜欢哪部作品?先生说,《诗经》。那部用诗经体重写的数百首诗歌《诗经演》原也只是尝试。只是忽一晚梦到魁星用笔点自己的额头,醒来额头仍有痒意。此后专意重写《诗经》,居然洋洋洒洒、如有神助,至三百首始止。 

       谈鲁迅,先生写过《鲁迅祭》。年轻时读到鲁迅在厦门写的“寂静浓如到酒,令人微醺”,看到《雪》里“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佩服不已。《秋夜》里著名的“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别人或有不懂,我却很能理解”。 

       谈及上海,先生说,上海变了。上世纪90年代初,他自美归返上海,街上人多得不得了,当时只觉“没有兵没有马,兵荒马乱,没有鸡没有狗,鸡飞狗跳。” 

       晚饭毕,请先生签名留念,先生笑拒,说“今天要让你一无所获,满载而归。” 

       告别时,外间又下起雨来,先生执意送到门口,我不时回头张望,先生还立在阶前,挥手作别,心下起感伤。于今思之,初见即成永别。 

       “恍恍惚惚,清晰的诀别。”这是木心写过的诗,像是他自己离开人世的预言。喜欢木心的人,将他奉若神明,谓之曰“大师中的大师”“净化汉语写作的人”;不喜欢木心的人则表示“看不出什么好”;更多的人听到这个名字一脸茫然:“木心是谁?”木心生前说:“爱我的人,都是爱艺术的人。” 

       这个2006年才正式在祖国大陆出版作品的老人,12月21日在自己的家乡乌镇去世。他自幼接受古典教育,却暗暗喜欢白话诗,热爱外国文学;“文革”手稿被焚,年过五旬到了国外才再度开始创作;他书写中文,受到外国人推崇;直到五年前,大陆才出版他第一部作品。极力在大陆推广木心作品的陈丹青说:“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人们才能给先生正确的评价,也许永远不会。” 

       他是谁,怎么会有他这样一个人,如何评价他,如何阅读他?斯人已逝,求索才刚刚开始。 

       文学鲁宾逊·漂流记 

       当人们回顾木心一生的时候,才发现他只是在短短五年前才在祖国大陆出版了自己的书,当时已经79岁高龄。台湾地区称他为“文学鲁宾逊”,他们发现木心时,也是1984年前后了。 

       这位1927年生,自称是“古希腊人”的乌镇人,1946年考入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专西画系,复转入与他美学理念更为接近的林风眠门下杭州国立艺专继续研习中西绘画。新中国成立后,木心任职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参与人民大会堂的设计工作,亦任《美化生活》期刊主编并在大学主讲美学理论。1971年,木心被捕入狱,被囚禁了18个月,从14岁起创作的100多个短篇和8个中篇悉数被抄没。“文革”结束后,木心得以平反,任上海工艺美术家协会秘书长。1982年,为了一偿瞻仰西方艺术的夙愿,年过50的他来到了美国纽约。 

       旅居纽约期间,木心散文小说常见于主流中文报端的文学副刊。1984年,台湾地区《联合文学》创刊号特设“作家专卷”,题名《木心,一个文学的鲁宾逊》。1987年,学者陈子善看到了《联合文学》创刊号的“木心专辑”,觉得非常惊艳。当时陈子善对木心尚一无所知,只当是海外华人作家。2001年《上海文学》让陈子善主持一个专栏,发表一些关于上海的文字,陈子善选择了木心的《上海赋·只认衣衫不认人》。陈子善一向致力于张爱玲的研究,旧上海的声色文字,他涉猎得不能算少,但至今,他仍为《上海赋》击节叫好。 

       同为上海作家的陈村读到此文,一声大叫,称“如遭雷击”:“堆积在我们周围的‘大师’太多了,时不时还要诺贝尔一下。真正热爱中文的朋友,读读木心吧,他们立刻矮下去瘪下去并好笑起来……我真没想到,有人将我日日生活的城市,将我熟见的衣衫写到如此。”陈村一字一字地敲出木心的文章,传到网上、发给朋友,2005年在《文汇报》“笔会版”发表《关于木心》,让更多的文学界人士了解到木心的存在。 

       第一批发现木心的学者、作家,北方有孙郁、李静、李春阳,上海的则是陈子善、陈村、孙甘露等人。 

       真正将木心带到大陆读者面前的,是陈丹青。1982年,陈丹青在纽约求学,因朋友介绍而认识木心,当时只知道他是搞工艺美术的。过了小半年,陈丹青在报上读到木心的文字,非常惊讶,“推翻了我以前对当代文学的看法。以前我从来不看中国当代文学,看了木心之后我觉得我可以看当代文学了。”陈丹青立刻打电话给木心,随后见面。两个人一直聊到第二天凌晨。 

       众所周知的是,陈丹青是木心的学生。1989年木心在纽约开设“世界文学史”课程,陈丹青听了6个月,记了厚厚的五六本笔记。陈丹青一直觉得,木心的作品好,要介绍给大陆的读者,又害怕大家对他不够熟悉。有了陈村的“一声大叫”,陈丹青终于将这个想法付诸实施。2006年,木心作品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简体字版本,第一本是《哥伦比亚的倒影》,并配有《关于木心》小册子一本。 

       相比之下,木心在海外的待遇,似乎要好很多:木心的部分散文与小说被翻译成英语,成为美国大学文学史课程范本读物,并作为唯一的中国作家,与福克纳、海明威的作品编在同一教材中;哈佛与耶鲁的教授主办的“文学无国界”网站,木心拥有许多忠实的读者。 

       “古希腊人”·归乡记 

       1994年,木心悄悄回到故乡乌镇,孙家的祖屋不复当年模样,后花园上起了一家翻砂轴承厂,工匠们伴着炉火劳作。失望伤感的木心写下《乌镇》一文:“在习惯的概念中,‘故乡’,就是‘最熟识的地方’,而目前我只知地名,对的,方言,没变,此外,一无是处……永别了,我不会再来。”1999年,乌镇人陈向宏回到故乡,开始筹备乌镇的旅游公司,他看到了木心说“不会再来”,决心邀请木心回到故乡。 

       “先生离开故乡的时候我相信他对故乡是怀着一种非常复杂的感情……当时我问了所有记者都不了解他的行踪。2000年元旦,茅盾文学奖在乌镇颁奖,我问王安忆你知晓不知晓木心。她说知道,还有一个好朋友陈丹青非常了解。她把陈丹青的联系方式给了我。我做的第一个工作是跟陈丹青联系。”陈向宏回忆。 

       通过陈丹青,陈向宏开始了数年和木心的书信来往,一遍一遍地邀请木心回来。“先生一开始有顾虑,他很敏感,会把问题想得很复杂。我一再地表示这里无关任何的商业成分和回报。我们只是想给先生一个补偿,请你回来安度晚年。”这样的沟通持续了五年,木心最终点头。陈向宏迁走工厂,重新建起一座宅子供木心居住,他回忆:“原来的孙家花园只剩进去的一个过门,其他什么都没有了。每天清出来的铁渣子差不多有一米厚,但我们非常快地把新宅建好。” 

       2005年木心回到乌镇一次,对新宅提了很多想法,甚至画了图纸,并取名“晚晴小筑”。2006年木心正式返回乌镇。这是陈丹青所说的“2006年最得意的事情,就是亲自押送先生回到乌镇。” 

       陈丹青对木心的归乡记得非常清楚:“他其实心里很激动。我们坐着轮椅到飞机场的时候,他说:‘走了,美国。’飞机到了北京,先要停一下。先生一直像小孩一样,飞机往下降落的时候他有点不耐烦,说飞机降落怎么这么慢啊,苍蝇一停就停住了。”回来的时候,陈向宏和木心、陈丹青特地去杭州的楼外楼吃了一顿。 

       回到乌镇后,木心又在酒店住了半年,直到新宅完全改造成他满意的样子才迁进去。当时他对陈向宏说:“这个地方好,这个地方种什么都快,生命力特别强。” 

       木心由此开始在乌镇的隐居生活,极少见媒体,见客看心情。很多乌镇的老百姓至今也不知道木心住在他们身边,直到木心过世,上了报纸,他们仍然不知道木心何许人也。 

       乌镇五年·隐居记 

       木心归国五年,甚少见诸国内报端。五年里他在乌镇只做两件事:创作,避开人。 

       79岁返回家乡乌镇,木心持续地维持着创作状态。2010年台湾出版人初安民拜访他,他告诉初安民:“不要把作品集叫《木心全集》,我还要写。”同年10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人文馆主编曹凌志拜访他,他跟曹凌志商量出新作品集的事情,精神状态非常好:“都定好了,他很高兴,他当时还说,要出自己的照片集。” 

       此外木心过着隐居生活,一直生活安定、有人照顾。他一般不见客,不接受采访。去年广西师大出版社和陈丹青“煞费苦心”做了一个理想国论坛,当时各路学者都到了现场,陈丹青想把木心也请到北京:“跟他说,就一个小时,你坐在沙发上,围巾礼帽手杖都弄好,当时他说好。但他说了之后会经常反悔的,威逼利诱,软的硬的都用了,消息都发出去了,最后他还是没有去。失去了在北京跟更大范围的读者见面的机会。” 

       2005年,木心到过上海一次,当时上海主要的作家都和他见了面,孙甘露在自己的《上海流水》中还记了一笔。木心在乌镇定居后,陈村几经周折,通过乌镇方面和木心沟通,带着自己的文学论坛“小众菜园”的文人朋友们去乌镇拜访了木心:“跟他谈天文、地理、民俗,他还提到苏州话里‘小剪刀’,这可能是他最世俗的话题了。后来总是想不要打扰他,因为也不是很熟。现在想来还是应该经常去看看他,这对他可能是一种支持。” 

       也有各地的读者用自己的方式试图去拜访他。青岛青年刘正伟在书店里偶然看到了木心的书,立刻迷上了。陈丹青觉得真心喜欢木心的读者非常可贵,问他:“要不要去乌镇见木心?”刘正伟当时没有同意。2009年,他辞去了青岛的工作,来到乌镇,在当地旅游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每逢休息,他就骑车在木心住所附近“像狗一样徘徊”,如此一年零八个月。其间他认识了木心身边的人,这些朋友知道他的愿望,去问木心是否可以和这样一位读者见面,木心同意了。刘正伟尽管忐忑,却不得不去见一见木心:“他对我很好,告诉我一定要常来,当时我在吃素,他还劝我不要吃素,对身体不好。” 

       五年里,最兴师动众的拜访来自纽约独立影片导演弗朗西斯科·贝罗和蒂姆·罗森伯格。他们想拍摄中国的当代艺术,看了大量的资料,但“感觉仍然是在看西方艺术,那些作品都是西方艺术在中国的反射”。无意中他们看到木心的画展,第一时间定下来:“这就是我们要找的人。”两年联系之后,拍摄成型。目前这部纪录片的剪辑还没有完成,也许是木心晚年最重要的一次受访。
所属专题:
 打印  收藏本页  关闭本页
来源: 成都日报 作者: 张润芝 顾文豪/文 编辑: 宋琼燕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最新
 
图片
 
    喜过文化年
    喜过文化年
    “110”开门评警
    “110”开门评警
    写春联 送祝福
    写春联 送祝福
    志愿者“给力”春运
    志愿者“给力”春运
桐乡网警
浙ICP备06047663号 桐乡市新闻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2006-2008(第三版)
电话:(86)0573-88118696 
地址:浙江省桐乡市振东新区环园路578号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