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今日桐乡数字报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桐乡
浙新办2006[33]号
 网站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党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 文明 | 彩票代购 
 桐乡概况 | 理论视点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资讯 | 民生信息 | 投稿
 【镇街网闻联播】: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社区巡礼
  您当前的位置 :  桐乡新闻网 >桐乡新闻 >桐乡·民生

中国移动-桐乡分公司

全民健身运动状况扫描

  今年8月8日是我国第三个“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日”不只是一个节日,更是集中号召、引导、展示和服务全民健身的重要契机和平台——

搁搁腿、跑跑步,市民健身意识日益增强。

  今年的8月8日是我国第三个“全民健身日”,为此,我市专门举办了一场与苏沪浙皖等友好城市间的武术交流展示大会。几年来,我市以“全民健身日”为契机,举办了许多大型体育项目展示会,把全民健身运动推向高潮。

  体育设施日益普及


  如今,我市各个小区、公园里都安装了各式各样的运动器材,锻炼身体的市民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小区、公园和广场上,每天早上晚上都可以看到成群结队的市民前来锻炼,并且锻炼项目也很多,如舞剑、打太极、跳排舞等。有些市民还购买了跑步机、乒乓球桌等运动器材放在家里,方便随时运动。


  然而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当时几乎没有什么体育运动设施,人们的健身意识也较薄弱,再加上经济基础不强,健身项目局限于广播操、跑步等不需要健身器材的运动项目上。59岁的屠甸镇武术协会会员赵剑宝说:“我从19岁就开始运动了,但那时我的运动项目只有长跑,每天跑步上下班,一共10公里。”由于当时缺乏运动场地,也没有什么运动器材,除了跑步,赵剑宝也没有想过其他项目。


  市文化局体育科科长管少华说,文革时期,我市体育事业不进反退,直到改革开放后,全民健身运动才有所好转。那时候,跳绳、踢毽子、跳牛皮筋在年轻人中非常流行。至上世纪90年代,体育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1993年5月体育馆竣工使用,并达到“体育先进县”场馆标准。1995年,濮院镇投资3600万元建造了当时浙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水上健身娱乐场,但于2002年拆除了。1997年起,我市一些机关单位和企业开始兴建运动场所。


  “虽说1990年以后我市体育事业取得了不错成绩,特别是国务院1995年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对5年群众性体育事业作出全面规划和部署,但当时体育运动的发展仍较为缓慢。真正开始快速发展是在2000年梧桐街道庆丰社区建成我市首个健身苑之后。”管少华说,2004年,我市有体育场地489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0.79平方米。2005年后,我市加大对群众性体育场地建设投入,当年共投资506万元,新建群体活动场地232处;2006年又投资494万元,新建群体活动场地244处;2007年投资1101万元,新建群体活动场地202处;2008年投资130万元,新建群体活动场地86处;至2009年,我市公共体育场地已达1000多处,总面积达66.79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01平方米。


  迈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市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快速提高,人们对健身的要求也更高了,运动器材开始进入普通家庭。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我市许多市民自购成套健身器材放置家中。住在振兴西路上的市民李春斌家有200多平方米,热爱运动的他在家中添置了乒乓球桌、篮球架和其他一些健身器。“平时,有朋友来家里坐坐,可以一起打上几个回合乒乓球,一个人时也可以投投篮、健健身。”李先生乐呵呵地说。他家中还收藏着一只有专业运动员签名的篮球。


  如今,市民对体育器材的要求已从“能用”上升为时尚。“耐克”、“阿迪达斯”等品牌成为市民购买运动服饰时的首选;具有排汗功能的运动服已不再“稀奇”。几乎在任何一家体育用品商店中,消费者都可以购买到适合自己的运动装备,而网购则为市民购买体育器材提供了更多便利……渐渐地,运动产品成为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公共场所健身设施也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市民健身意识开始增强


  如今,市民的健身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已从被动健身转变为主动参与。每天晚上,仅在市政广场上锻炼的市民就有好几百人,他们或跳排舞、或跑步、或快走……67岁的市民吴琴华,每天都去市政广场跳排舞。她说自己从55岁退休后开始锻炼,现在一天不锻炼感到浑身难受了,身体比上班那会儿更好了。
  管少华认为,上世纪90年代之前,锻炼、健身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现在情况大不相同了,一方面,老百姓意识到锻炼的好处;另一方面,经济条件好了,大家也愿意花时间、花金钱去健身。并且,不少市民已从简单参与转向科学锻炼了。


  在市城管执法局工作的周琴,今年30岁,是众多进入健身房运动的市民之一。每个星期三和星期六晚上她都会去健身房跳操,已经坚持了两年多时间。“在这之前,我很少运动。一次偶然的机会,随朋友一起去健身房感受了一下运动气氛,最终决定加入进来。”周琴说,现在,教练还给她制订了运动计划,定时定量进行科学锻炼。


  如今,“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的观点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所认可。“去饭店吃一顿饭,口福是享了,但对身体没什么好处。而出去走走跳跳,一个小时下来神清气爽,非常舒服。”73岁的陈虎玲说。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通过锻炼提高了生活质量的市民增多了。


  现今,职工体育活动也多了。我市许多企业都开展职工体育活动,甚至有的把是否开展体育活动作为衡量企业福利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准。“我们单位有篮球队、羽毛球队、乒乓球队和健身队,我参加了健身队。”在市某企业上班的钟惠娟告诉记者,平时,企业与企业之间还经常会举办联谊赛,体育活动非常丰富。
  从1990年开始,我市群众性体育运动得到发展。在职工体育方面,1991年,全县有职工业余体育运动队524支,职工体育人口占40%以上。2004年,我市举办首届“农行杯”篮球赛,历时两个月;2008年5月,市总工会举办“春蚕杯”职工迎奥运健身运动会;2009年5月,举办首届新居民运动会。在市直机关体育方面,从1989年到现在共举办过8次运动会。在农民体育方面,1991年,河山镇传统民间摇快船比赛被上级体育部门定为嘉兴市级农民体育比赛项目之一。在学校体育方面,1991年全县中小学开始贯彻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开展以经常性锻炼为主的“两课两操两活动”。在老年体育方面,从1992年起,财政每年补助老年体协活动经费0.5万元;1994年,第一支中老年冬泳队——凤鸣冬泳队建立;1998年9月,市退休教师协会举行离退休教职工首届运动会。


  “但是,与周边县市相比,我市全民健身运动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一起把全民健身运动推向更高一层次。”管少华说,与一些体育运动发展快速的县市相比,我市仍存在一定缺陷。比如缺乏大的运动场地、大型体育器材偏少、缺乏专业指导教练、市民锻炼习惯不够,特别是在学生运动方面问题尤其严重。

如今,太极拳成了深受我市广大中老年人喜爱的一项健身运动。



  中小学生运动状况仍堪忧


  不断有报告显示学生体质下降,不断有加强学生锻炼的相关政策出台,但至今收效仍不明显。学生学业负担重,家长愿意陪着孩子熬夜读书,却很少带着孩子出去运动;家长宁可花大价钱给孩子补课,学习书法、钢琴等,却很少花钱为孩子买运动器械……


  家住碧水云天小区的邹慧明是一名准大学生,她给记者讲述了自己读高三时一学年的作息时间。早上6时起床,吃好早饭到校上学,上午5节课,下午4节课,晚上还有两节晚自修,回到家通常还要复习到晚上11时半。双休日,作业还是一大堆。她说,她的一些同学比她还要晚睡觉,没时间锻炼不止她一个人。


  高中生忙着学习,大多数初中和小学生也是如此。读小学三年级的沈欣蕾,虽说作业基本能在校内完成,但回家后还要预习复习,再练书法1小时。为了让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父母对她非常严格。作业做得不好要重做,字写得不认真要重写。双休日,小蕾蕾还要学习英语和奥数,每天安排得满满当当。


  其实,像这样的孩子在我市有很多。市教育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孩子的运动量普遍较少,课业、培训班挤占了他们的锻炼时间。这并不是家长或学校哪一方面能解决的,这是个社会问题。初中升高中、高中考大学,都是拿学习成绩说话的。在学业压力大的情况下,孩子只能挤占运动时间来学习。


  那么,学校的体育课和课间操情况又如何呢?初中生王莉莉告诉记者:“现在,学校很重视学生体育锻炼,经常说体育运动的好处。但是,学业压力实在太大了,出去运动时经常会担心作业完不成,功课会落下,特别是初三学生,一般体育课、体锻课、课间操不去参加,老师也不太会管。”


  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中小学生是“小胖墩”。在校,一般他们只参加体育课(一周两节)和课间操(15分钟左右),其他课余时间就待在教室里。回到家,也不用做什么家务,完成作业后就上上网、看看电视,极少运动。


  不可否认,虽然近些年来相关部门越来越意识到学生运动的重要性,并在扩大运动场所上加大了力度,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要让学生主动去运动仍需要一定时间。要让学生身心健康,实现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文化修养同步提高,将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而要实现全民健身,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所属专题:
 打印  收藏本页  关闭本页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版 作者: 文/摄 记者 周 芸 实习生 王 剑 编辑: 朱方红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最新
 
图片
 
    大锅羊肉 香飘古镇
    大锅羊肉 香飘古镇
    法律咨询服务上街
    法律咨询服务上街
    乌镇湖羊美食节
    乌镇湖羊美食节
    妈妈的拥抱
    妈妈的拥抱
桐乡网警
浙ICP备06047663号 桐乡市新闻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2006-2008(第三版)
电话:(86)0573-88118696 
地址:浙江省桐乡市振东新区环园路578号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