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今日桐乡数字报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桐乡
浙新办2006[33]号
 网站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党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 文明 | 彩票代购 
 桐乡概况 | 理论视点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资讯 | 民生信息 | 投稿
 【镇街网闻联播】: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社区巡礼
  您当前的位置 :  桐乡新闻网 >桐乡新闻 >桐乡·三农

中国移动-桐乡分公司

桐乡“土疙瘩”披上国字号“护身符”

   背 景 〉 〉 〉 〉 〉

   

  地理标志是指识别某一产品来源于成员领土内某一地区或地方的标志,该产品的特定质量、声誉或其他特征主要归因于其地理来源。


  1999年8月17日,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标志着有中国特色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初步确立。2000年1月31日,“绍兴酒”成为我国第一个受到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


  作为一种保护知识产权的有效手段,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为国内外地理标志产品撑起了保护伞。WTO《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明确要求,世界贸易组织成员要对地理标志产品进行保护。


  2005年6月,国家质检总局在总结、吸纳原有《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和《原产地标记管理规定》的基础上,制定发布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这个规定的制定、发布和施行,标志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在我国的进一步完善。


  截至2010年年底,我国已对1170个原产地地理标志产品实施了专门保护。其中,国内产品1168件,国外产品2件,涉及白酒、葡萄酒、黄酒、茶叶、水果、花卉、工艺品、调味品、中药材、水产品等多个类别。


  2002年,桐乡杭白菊进入国家原产地保护产品行列;2010年12月,桐乡槜李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称号。

  槜李地理标志之争

 

  去年,我市在申报槜李“农产品地理标志”时发生了一则小插曲。原来,当时嘉兴市秀洲区也在积极申报槜李“农产品地理标志”。嘉兴市有关方面出面当“老娘舅”,建议以“嘉兴槜李”之名联合申报。由于“嘉兴槜李”与“桐乡槜李”市场售价的差异,联合申报一事最终不了了之。


  经过对材料审核、专家感官品质鉴定、产品品质检测等多道环节,槜李“农产品地理标志”最终“花”落桐乡。也就是说,凡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槜李必须是桐乡市域范围内种植的。“桐乡槜李之所以能成功通过地理标志认证,与其悠久的栽培历史和过硬的品质密不可分。”市农经局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陈振钦说。


  槜李又名“醉李”,为桐乡传统名果,距今2500多年的春秋时期就列为吴宫贡品。槜李一词,始见于《春秋》一书,鲁定公十四年(前496),“五月,于越败吴于槜李。”《春秋》杜预注曰:“吴郡嘉兴县西南有槜李城,其地产佳李,故名。”《大清一统志》则说:“槜李城在秀水县西南七十里,为吴越战地。”


  清宣统年间(1909-1911),桃园头家家户户都有槜李园。据民国22年(1933)《中国实业志》载:“桐乡潘园李和槜李获浙江省建设厅农产品甲级奖。”民国24年,沈光照著《桐乡之槜李》记述:“桐乡桃园头所产槜李最佳,种植区域颇大,李园有八九十个,占地面积约二百亩,年产槜李三四百担。”1952年,槜李参加全国土特产交流会,被评为全国优质果品。


  关于槜李,还有一则美丽传说。槜李生长时,蕊圈粘附于果皮,久而所成之痕纹形似指痕,别称“西施指痕”。传说吴王醉西施于此,西施出游槜李城,看到成片李林,满树红李,摘了一颗,用指甲在李子顶部轻轻一掐,顿时,琼浆横溢,酒香甚烈,连吮几颗,竟有醉意,“醉李”一名由此而来。


  由于槜李单产过低,且不稳定,所以种植面积一直在100亩以下徘徊。直到1997年,市政府重新拨款,由市农林局组织专家对槜李进行研究,针对槜李树花期和幼果期均易遭受倒春寒危害的特点,开展了大棚设施栽培试验,效果不错。


  1999年,在省农业厅等技术专家的指导下,我市扩大了槜李树试验面积,并对槜李树进行调查摸底,初步确定桃园村15株槜李树为选育对象,并分别挂牌,在生育期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记载;第二年,在第一年基础上进行筛选,确定8株为观察对象进行追踪记载;第三年,确定上年得奖的5 株为观察对象进行记载,同年7月选送3个单株到省、市参加评比,获前三名。


  在优株选育同时,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利用优株大量繁殖苗木,1999年、2000年和2001年分别繁殖5500株、15000株和15000株,槜李树种植面积3年累计发展了448.6亩。在本地发展的基础上,我市把槜李树推向市场,先后有贵州、安徽以及我省平阳、金华、浦江、桐庐、长兴等地引种,引种苗木近万株。


  2007年,我市槜李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被列入国家财政部试点的支农资金整合项目,基地建有大棚示范区、种质资源圃,以及防鸟、微喷、农药统防等现代化设施,占地面积50.8亩。

  桃园村果农的幸福事

 

  我市槜李树栽种面积1200亩,主要分布在梧桐街道桃园村,及周边行政村,其中桃园村占90%。


  每年的6月底至7月初,是桃园村槜李成熟的时节。今年槜李迎来丰收年,总产量达80吨,去年仅10多吨。产量高了,原本以为会遭遇卖难问题,让桃园村果农始料不及的是,打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槜李成了抢手货,虽然每公斤售价高达100元至200元不等,但上海、杭州,以及桐乡周边县市的“上门客”依然络绎不绝。高产又高收,让果农们乐开了怀。


  7月8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槜李王”评选大赛在桃园村举行,30名当地果农角逐 “槜李王”称号。经过专家现场对槜李糖度、外形、口感等标准评定,果农李根金摘得2011年度“槜李王”称号。在随后举行的现场拍卖会上,李根金种植的一盒槜李被一名企业主以4.3万元的高价拍走,平均每个槜李售价5000元。“槜李王”一时美名远扬。


  小小槜李鼓起了果农的腰包。种植户周伟荣递给记者一张销售名片,正面印有他妻子的名字,以及联系电话、地址等信息,反面印有槜李的历史文化渊源简介。周伟荣说,像这样的名片,桃园村果农人人都有。


  种植大户李应芳是桃园村公认的技术专家,种植槜李树长达36年,被村民亲切地称为“病虫克星”。李应芳说,像今年的收成历史上还是首次。“有了‘农产品地理标志’当后盾,市场上其他槜李再也不能随便冒充桐乡槜李了!”


  往年,桃园村的种植户大多自己联系客户,销售成绩参差不齐。今年,借助“农产品地理标志”通过认证的东风,举办了为期20天的“槜李文化周”活动,设立了槜李一条街,为果农搭建销售平台。“大李子以每公斤100元的价格卖给桃园村槜李专业合作社,小李子卖给‘上门客’,全年增收4万元没问题。”种了10年槜李树的周伟荣开心地告诉记者,而去年不到1万元。


  “槜李文化周”的举办,扩大了果农的销售渠道,也极大地提升了槜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欣喜之余,桃园村党总支副书记、村委会主任、桃园村槜李专业合作社社长徐建锋思考更多的是如何借助“农产品地理标志”这块金字招牌,提高槜李含金量。“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消费者知道‘好吃的槜李是桐乡种出来的’。”

 

  桐乡杭白菊披上“护身符”

 

  桐乡种植白菊花的历史,可追溯到370多年前。明末清初桐乡著名学者、农学家张履祥,在其著作《补农书》中写道:“甘菊性甘温,久服最有益……黄白两种,白者为胜。”书中所提甘菊,就指杭白菊。在桐乡,菊农以种植小洋菊、大洋菊、异种大白菊、小黄菊等品种为主。


  2002年6月12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第48号公告,公布自即日起对杭白菊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随后,“杭白菊实行原产地保护”这一消息经各大媒体报道后广为人知。这是继绍兴黄酒、龙井茶之后,第3只进入国家原产地保护产品行列的浙货。


  对市场具有敏锐嗅觉的桐乡市土特产有限责任公司、桐乡新和保健品有限公司、桐乡市同新食品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率先向杭白菊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管理办公室(简称“杭白菊保护办”)提出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使用申请,经杭白菊保护办初审,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核,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机构审批并注册登记,上述9家企业成为杭白菊原产地域产品标志首批使用单位。


  随着国内外对食品安全标准的提高,产品竞争越来越激烈,对原有生产方式提出了挑战。在2002年制订实施杭白菊国家标准GB18862-2002《原产地域产品·杭白菊》的基础上,我市质监部门和农业部门不断完善杭白菊生产加工标准,并制订适应桐乡的操作性强的“无公害与绿色食品”两个级别的具体生产加工技术操作规程。2008年,省质监局和桐乡市质监局又对《原产地域产品·杭白菊》国家标准进行了修订,制订发布了《地理标志产品·杭白菊》国家标准。2007年,市质监局申报了“桐乡杭白菊”证明商标,并获核准注册。地理标志和证明商标无疑为桐乡杭白菊筑起了双重保护屏障。 

  地理标志产品品牌效应

 

  桐乡新和保健品有限公司员工至今仍津津乐道这样一件事:去年广州亚运会期间,王老吉专供饮品中的甘菊原料大多来自新和公司所产的杭白菊。去年桐乡为凉茶企业提供的杭白菊原料在3000吨左右,约占本地产量的一半。


  “把地理标志印到产品包装上,企业腰杆硬了,销售底气更足了。”桐乡市杭白菊产业协会会长、新和保健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曹鉴清告诉记者,地理标志带动了桐乡杭白菊的销售价格。去年我市杭白菊胎菊价格一路上扬,平均每公斤胎菊收购价16元,每公斤朵花收购价11.5元左右,分别比2009年增长40%和47%,平均亩产量150公斤,平均每亩产值超过8500元。


  “地理标志促进了我市杭白菊加工工艺的改造提升,并扩大了内销市场。”市质监局副局长朱建平说。现在我市杭白菊生产加工企业全部采用微波或蒸汽杀青热气流干燥等新工艺,加工产品进行冷库低温贮藏,从根本上解决了晒菊受天气制约容易霉变等问题。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高质量、高信誉、高知名度、高市场占有率、高效益的象征,具有很大的运作空间。对于放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品牌效应,业内人士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按照市政府2002年11月21日印发的《杭白菊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管理办法(试行)》,只有在桐乡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生长、按照传统工艺在桐乡加工而成、具有“色玉白、气清香、味甘醇、花形美”品质特征的菊花才能称为“杭白菊”,而且原产地域内未经核准不得使用原产地域产品标志。


  桐乡市同新食品有限公司经理陈建林认为,对于本市企业到外省市承包种植杭白菊,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力度,在企业使用地理标志时把好关。据了解,目前,江苏胎菊每公斤市场售价在60元至80元之间,而桐乡胎菊每公斤市场售价超过100元。


  “保护桐乡地理标志产品,需要行业自律,不能以次充好,追求短期效应,要合力维护好这块金字招牌。”桐乡市杭白菊产业协会秘书长沈学根向记者介绍,经过多年发展,我市已基本形成了杭白菊基地生产、规模加工、专业营销的基础条件,成为最具乡土特色的传统产业。目前,我市杭白菊常年种植面积5万亩至6万亩,干花总产量5000余吨,占全国白菊花类总面积的60%,全市有杭白菊加工企业40多家。


  “我认为当务之急要做好3篇文章,即转变种植户的思想观念,提高技术水平,比如通过推广使用设施栽培技术、积极使用有机肥等举措,提高槜李品质;发挥好合作社作用,通过统一收购、统一销售,解决果农卖难问题;加强优良品种和种苗的推广力度,对原来品质差的槜李树进行高接换种,从源头上提升品质。”对于做大桐乡槜李产业,陈钦振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所属专题:
 打印  收藏本页  关闭本页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版 作者: 文/首席记者 梁 英 摄/金卫其 梁 英  编辑: 朱方红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最新
 
图片
 
    大锅羊肉 香飘古镇
    大锅羊肉 香飘古镇
    法律咨询服务上街
    法律咨询服务上街
    乌镇湖羊美食节
    乌镇湖羊美食节
    妈妈的拥抱
    妈妈的拥抱
桐乡网警
浙ICP备06047663号 桐乡市新闻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2006-2008(第三版)
电话:(86)0573-88118696 
地址:浙江省桐乡市振东新区环园路578号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