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今日桐乡数字报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桐乡
浙新办2006[33]号
 网站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党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 文明 | 彩票代购 
 桐乡概况 | 理论视点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资讯 | 民生信息 | 投稿
 【镇街网闻联播】: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社区巡礼
  您当前的位置 :  桐乡新闻网 >人文桐乡 >文化新闻

  

专家为蚕桑丝织民俗文化保护把脉

       清明节期间,我市洲泉镇举办杭嘉湖蚕桑丝织民俗文化研讨会,在此研讨会上,来自杭嘉湖地区的专家、学者数十人,围绕蚕桑丝织民俗文化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这一主题,纷纷发表真知灼见,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且看——

    江南四月,草长莺飞,姹紫嫣红。在这桃红柳绿的清明时节,杭嘉湖蚕桑丝织民俗文化研讨会在我市洲泉镇召开。4月7日,省民俗文化促进会领导和浙江大学、杭州师范大学以及杭嘉湖地区民俗文化方面的专家、学者数十人共聚一堂,围绕蚕桑丝织文化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这一主题,碰撞思想光芒,激发深度思考,对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蚕桑丝织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问题纷纷发表真知灼见。 


    王 淼(浙江省民俗文化促进会秘书长、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主任) 


    专 家 声 音 


  蚕桑丝织业既是一种文化表现形式,也是一种生产生活方式;既是一个需要保护的事业,也是一个产业;既是历史优秀文化传统,又面向未来。蚕桑丝织项目已经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保护项目,也是一个关系到世界人类文明传承的项目,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列入“世遗”后,怎么去保护好它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洲泉镇人民政府把我们想做而没有做的工作做了。


  杭嘉湖地区作为蚕桑丝织业的发源地、核心区,作为资源的一个富集区,肩负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虽然杭嘉湖各地都对保护蚕桑丝织民俗文化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光有热情是不够的,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需要智力的支持,需要专家、学者共同努力探讨。


    顾希佳(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研究员、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副主任)


    专 家 声 音

 “中国蚕桑丝织”项目去年跨地区协助申遗成功,大家表示要齐心协力保护好这一历史文化遗产,但目前,这个项目到底属于哪一个单位、部门等都未明确。蚕桑丝织民俗文化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杭嘉湖地区的蚕桑丝织业历史悠久,在明清时期曾是全国蚕桑丝织生产的重心区,其衍生的相关民俗文化已经深入人心,渗透到人们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像婚丧嫁娶中的唱蚕歌、盘蚕花等各种仪式,以及祭蚕神、拜蚕花菩萨等民间信仰,都带有明显的烙印,成为养蚕地区标志性的民俗文化。


  时至现在,蚕桑生产风光不再,丝织领域的衰弱则更厉害,昔日日出万匹濮绸,但现在已很难找到。杭嘉湖地区过度的开发,有的地方已不适宜养蚕,桑地抛荒,蚕农年纪大,年轻人不肯栽桑养蚕,茧价下跌,蚕农栽桑、养蚕积极性挫伤等,久而久之,杭嘉湖地区的蚕桑丝织生产就可能消亡。


  蚕桑丝织民俗文化是祖先留下来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申报“世遗”时,大家都非常努力。如何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顾希佳认为,保护蚕桑丝织民俗文化,显然与保护皮影戏、剪纸等“非遗”不同,因为蚕桑丝织生产完全跟环境联系在一起,是一个区域性的问题,应整体性保护。蚕桑丝织民俗文化中的蚕歌,现在已缩小到只有几个人会唱。


  洲泉镇有丝绵这个产业支撑,蚕花水会搞得非常好,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如果政府能提出搞个蚕桑丝织生产保护区,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助,蚕桑丝织生产的基础就不会动摇,蚕桑丝织民俗文化就有了生存的土壤,会一直传承下去。


    顾国达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浙江省经济学会执行会长、浙江省国际经济贸易学会副会长、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


    专 家 声 音


  顾国达从蚕桑丝织业的历史、中国蚕丝业的国际地位、蚕丝蛋白综合利用、国内外蚕丝文化与产业互动发展等方面侃侃而谈,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顾国达说,我国栽桑养蚕、缫丝织绸具有悠久的历史,蚕丝业被国外誉为我国的“第五大发明”。杭嘉湖地区至今还活跃着一系列由蚕桑生产引发的民俗文化现象。丝绸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文化价值的代表,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之一,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世界上有近70个国家和地区有栽桑养蚕的历史与习惯,但不同历史时期在世界茧丝生产上具有一定地位(占总产量1%以上)的国家均不足5个。目前,世界主要的茧丝生产国,依据茧丝产量排名,分别是中国、印度、乌兹别克、巴西等国。我国的蚕丝业在国际上具有显要的地位。


  顾国达认为,蚕桑丝织业不是一个夕阳产业,而是大有可为。保护蚕桑丝织项目不是为了保护而保护,而是为了发展。洲泉镇集聚了丝绵这个特色产业,具有保护方面的明显优势,可以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多、人多我强”。


    童芍素 (浙江省民俗文化促进会会长、浙江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


    专 家 声 音


    童芍素对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对杭嘉湖地区蚕桑丝织民俗文化的现状与如何保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发出不同的声音表示肯定。


    童芍素说,蚕桑丝织是我国最早发明的,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文化含量很高。目前,无论是蚕桑丝织民俗文化保护,还是蚕桑丝织业发展面临的问题,都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


  怎么去解决这些问题?童芍素认为,基本的方法就是使蚕桑丝织民俗文化与蚕桑丝织业互动发展。蚕桑丝织项目区域性很强,蚕桑丝织民俗文化很丰富、很古老,但又酝酿了现代生产点。


  童芍素说,现在,大家都知道要打文化牌,但文化不是“贴金”,而是要把蚕桑丝织业背后所包含的文化因素挖掘出来,做到传统元素、现代表达,使之充满时尚气息,成为文化软实力,使之形成一种力量,要把蚕桑丝织民俗文化渗透进经济,体现现代产业观念。她引用温家宝总理的一句话:“必须高度重视经济中的文化因素。在现代经济中,文化因素越来越重要,经济与文化越来越融为一体……一个国家,当文化表现出比物质和货币资本更强大力量的时候,当经济、产业和产品体现出文化品格的时候,这个国家的经济才能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才能具有可持续发展和持续创造财富的能力。”童芍素看好世界丝绸业发展,认为丝绸是农耕社会存留到现在的非常宝贵的稀缺资源。她认为,洲泉镇已经扛起了一面旗帜,担当起了传承和保护蚕桑丝织民俗文化的重任,举办蚕花水会、建立蚕丝品一条街、江南蚕俗文化博物馆等都做得很好,但她同时指出,洲泉镇应做好蚕桑丝织业与化纤业的嫁接,江南蚕俗文化博物馆不仅要有实物、有图片,还应进一步丰富馆藏资源。


    来自杭嘉湖地区一些地方的经验介绍


    ● 杭州市


  杭州市作为“中国蚕桑丝织”项目申遗的主要城市之一,做了大量的工作。目前已将丝织技艺等进行专门保护,并由政府出面,通过杭师大,对蚕桑生态保护区进行规划,并经过了多次论证。杭州市财政设立了专项基金。对蚕桑丝织民俗文化传承人进行专门调研,并给予保护,特别是加强了对非物质文化年轻传承人的培养,通过考核,合格后每年给予一定的补助,并打算建立地方性的法规,突出对蚕桑丝织这个“世遗”项目的保护,把保护对象、保护范围等通过地方性法规予以保障,并在滨江区建立了4万平方米的“非遗”展示中心。

 

    ● 南浔区善琏镇


  蚕桑丝织民俗文化是从蚕桑生产中衍生出来的。保护蚕桑丝织民俗文化,首先要从保护蚕桑生产开始。蚕桑丝织业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如果这个关系不存在了,其民俗文化也就不存在了。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善琏镇养蚕人家、桑地、蚕茧产量大幅减少。进入21世纪后,政府引导农民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向工业化进军,农民收入大幅增加,企图让农民再以传统养蚕为业是不现实的。


  今年清明节来含山轧蚕花的大多是少男少女,真正为了养蚕而来的很少很少。蚕不养了,还来拜蚕神干什么?这是蚕农的心理。不可否认,蚕桑生产在萎缩、在消亡,这是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我们不能让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蚕桑丝织民俗文化眼睁睁地在我们面前消失,这个责任落到了我们“非遗”工作者的身上。


  善琏镇采取了一些保护性措施,第一是对蚕农养蚕给予一定补贴,以保护蚕农养蚕的积极性;第二是开辟传统养蚕基地,试图建立长效机制,将其保留下来;第三是通过科学手段,利用现代声像设备,把原生态的东西拍好片子、照片,做好文字记录,作为档案保存下来;第四是试图把含山打造成旅游品牌或民俗文化的典范,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一些贡献,也为自身的存在注入活力。

 

    ● 桐乡市洲泉镇


  洲泉镇是我市蚕桑丝织民俗文化的典型地区。自古以来,洲泉镇家家栽桑、户户养蚕、村村缫丝,蚕桑丝织业一直是当地农业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悠久的蚕桑丝织生产历史形成并积淀了丰富的蚕桑丝织民俗文化,涵盖了广大蚕农生产、生活以及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主要包括栽桑、养蚕、缫丝、剥丝绵等生产技艺,以及祈求蚕茧丰收的一系列民俗思想。这些蚕桑丝织民俗文化经过多年的积淀和演变,渗透进了百姓的日常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成为颇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


  洲泉镇是江南重要的蚕桑产地,孕育了丰富的跟蚕桑有关的民俗文化。但近几年来,随着洲泉镇经济的不断发展,蚕桑丝织业中的传统文化、艺术内涵明显淡化,很多技艺的传播已经不如以往广泛,蚕花水会上所表演的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武术、民间杂技等,其传承人均已年迈,后继乏人,水戏技艺濒临失传。


  为了使洲泉镇特有的蚕花水会等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得到有效的延续和发展,洲泉镇党委、政府成立了专门的保护领导小组和保护工作机构,负责组织、协调、策划等各项工作;同时还建立强有力的监督和保障机制,确保民俗活动的持续健康发展。


  除了连续举办8届蚕花水会外,洲泉镇政府还十分尊重蚕桑生产历史与当地蚕农习俗,注重发掘和恢复民俗传统,加大对活动场所进行改造的资金投入。同时,作为洲泉镇蚕桑丝织的主导产业,蚕丝被的发展成为保护核心,发挥传统产业的优势,突出本地区文化传统特色,重在打造蚕丝被品牌,服务于当地经济。今后,洲泉镇还将利用蚕桑丝织项目列入“世遗”的契机,打造杭嘉湖乃至全国蚕桑民俗文化的典型和代表地区,充分利用本地蚕桑民俗遗存量多、保护完整的优势,将保护蚕桑丝织民俗文化提高到弘扬中华文明的历史高度,将洲泉镇打造成蚕花水会的举办区、蚕桑祭祀的代表区、蚕桑传统的传承区、蚕业经济的模范区和蚕桑文化的体验区。


所属专题:
 打印  收藏本页  关闭本页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版 作者: 记者 钟美琴 摄 金卫其 编辑: 宋琼燕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最新
 
图片
 
    蓝印花布 花开
    蓝印花布 花开"世博"
    爱国卫生运动
    爱国卫生运动
    爱鸟宣传进校园
    爱鸟宣传进校园
    农民秀排舞 一样也精彩
    农民秀排舞 一样也精彩
桐乡网警
浙ICP备06047663号 桐乡市新闻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2006-2008(第三版)
电话:(86)0573-88118696 
地址:浙江省桐乡市振东新区环园路578号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