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今日桐乡数字报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桐乡
浙新办2006[33]号
 网站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党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 文明 | 彩票代购 
 桐乡概况 | 理论视点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资讯 | 民生信息 | 投稿
 【镇街网闻联播】: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社区巡礼
  您当前的位置 :  桐乡新闻网 >桐乡新闻 >桐乡·民生

  

新闻评论:乌鸦的“国度”有法律吗?

  “乌鸦的国度有法律吗?”这个问题问得有点怪。但如果我们读一读这几天刊登在《嘉兴日报·桐乡版》上的“古稀老人有家归不得”和“儿啊,请别丢下我”的连续报道,倒是值得大家想一想这个问题了。


  一位76岁的古稀老人,育有4个子女,然而,等她丧失了劳动能力以后,竟然生病没人管,吃饭没人管,连那间聊以栖身的破屋,也被加上一把冰冷的铁锁,甚至于流落于千里之遥的四川。在老人的感受中,流浪于遥遥天府之国,远比在家没饭吃水没喝,只有充斥于耳的骂声以及拖着虚弱的身子在田间劳作时“吃刮子”要幸福得多。


  为了老人的生存,最后,只能由地方司法部门出面,但大庭广众,面对司法干部,面对新闻记者,几个子女竟然为了老人一点点遗产再次争论不休,致使调解不欢而散。古人有“父母在,不远游”的规矩,为人儿女,无非是为能在父母身边尽孝。但这位老人虽然“儿孙满堂”,却丝毫享受不到子女的孝顺,反而在有生之年,子女当着她的面争夺“遗产”,那场景,又是何等的凄惨!


  迈着蹒跚脚步,孤身一人,背井离乡,靠乞讨为生,如果不是在所谓的“家”里曾经受尽磨难,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能舍得离开生活了76年的家乡!


  “我睡过牛棚,睡过垃圾场,就是没有想到过回家……当时我想走出去死了算了……”如果不是对满堂儿孙彻底失望,面对司法干部,面对新闻记者,面对众多儿女孙辈,老人又怎么会说出如此悲怆愤懑的话语!


  乌鸦为了子女,四处奔波觅食,当自己老了,飞不动了,就能得到儿女的反哺,“乌鸦反哺”的故事,老少皆知。笔者不懂乌鸦的语言,但笔者相信,乌鸦的“孝道”,肯定不是依靠“法律”来约束的,而是以“行动”来传承的,因为有关乌鸦的传说中,它们的子子孙孙们,好像没有出现过“不肖子孙”。


  尊老敬老不仅仅出现在乌鸦身上,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孝敬父母赡养老人更是人的天性,为人子女者,身后亦有后人!这位老人要的“反哺”,无非是要求子女轮流供给她每月25斤大米或者50元钱,仅仅维持生命而已。但这个最起码的“反哺”要求,最后仍然不能实现。

 
  当然,笔者相信,由于地方司法部门的参与,老人最后的这“一点点愿望”是能够实现的,但是法律能强迫人性的复苏和情感的延续吗?赡养老人,我们不能仅靠法律来约束。试问,乌鸦的“国度”有法律吗?


所属专题:
 打印  收藏本页  关闭本页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版 作者: 沈海清 编辑: 宋琼燕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最新
 
图片
 
    严查废品收购站点
    严查废品收购站点
    赏 春
    赏 春
    雨后抢修保畅通
    雨后抢修保畅通
    角“力”
    角“力”
桐乡网警
浙ICP备06047663号 桐乡市新闻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2006-2008(第三版)
电话:(86)0573-88118696 
地址:浙江省桐乡市振东新区环园路578号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