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今日桐乡数字报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桐乡
浙新办2006[33]号
 网站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党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 文明 | 彩票代购 
 桐乡概况 | 理论视点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资讯 | 民生信息 | 投稿
 【镇街网闻联播】: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社区巡礼
  您当前的位置 :  桐乡新闻网 >国内国际 >强县新闻

  

六合:找米下锅做出一道道民生大餐

  人口多、底子薄、从农业大县一路走来的六合区,这两年城市面貌大变。今年,南京市对13个区县进行文明指数测评,每一次,六合排名都在前面。

  六合区委书记李世贵说:“六合经济欠发达,历史欠账多,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看病难……这几年尽管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但相对嗷嗷待哺的民生需求仍捉襟见肘。怎么办?是有多少米就烧多少饭?但这两年六合并没走‘就米下锅’这条老路,而是想尽办法‘找米下锅’,做出了一道道民生大餐。”

  跳出财政束缚,基础设施先行

  夜色中的滁河,华灯点点,垂柳依依。河滨大道上亭台、木椅散落,散步的,跳舞的,唱戏的,人们怡然自得。曾经棚户区密布、臭水横流的滁河,如今成了六合的城市新标志。

  区建设局局长薛其松介绍,滁河流经六合76公里,在主城流淌9.6公里。长期以来,六合主城局促在滁河以北3.1公里长的护城河两岸发展,2002年六合调整为区后,5平方公里的主城仍是原先破旧的小县城,整治滁河便成为带动老城改造、城市东进南扩的必做功课。

  可是,两年前六合提出投资12亿整治滁河时,一些干部感到不可思议。李世贵说:“如果口袋里有多少钱就办多少事,六合永远走不出低收入—低投入—低效益—更低收入的恶性循环。只要创新思维,自身财力不足的地方同样可以让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先行。”

  以国开行3亿元贷款为启动资金,滁河边拆迁了50万平方米危旧房,拆出4块地,净增资金20亿元,金宁广场、河滨花园等10多处100多万平方米现代化楼盘随之拔地而起,6000多户居民搬进了新居;26公里污水干管下地;投入4000万元引长江八卦洲头水入户,全城18万人喝上了放心水。

  整治一条河,整出了城市的韵味和活力,也整出了百姓的自豪和干部对城市建设的信心。利用BT、BOT以及城建、交通融资平台,六合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正在推进,而北部贫困山区受到了“重点关照”。驱车行驶在55公里长的西部干线上,沥青路面平坦宽阔,两岸乡村美景不断。投入4.4亿元的西部干线,途经葛塘、龙池、程桥、马鞍、竹镇5个街镇,惠及30多万人口。路没修之前,百姓描绘北部山区行路难,是“一车西瓜颠到六合全颠裂了,一篮鸡蛋全颠破了,孕妇颠流产了,客商颠到一半就往回跑了”。区交通局局长谢庆森说,这几年,北部山区一年修道路100多公里。每条新路一通,百姓主动买鞭炮到路上放。明年即将完工的东部干线同样惠及20多万百姓,将带动冶山、八百桥、新篁、横梁、东沟5镇步入发展快车道。

  撬动社会资源,流向民生事业

  从解决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六合一方面从紧张的财政中挤出民生投入,另一方面创造性地撬动社会资源流向民生事业。近3年,教育设施的投入就达10亿元。

  “塑胶跑道软软的,好舒服啊。”广益小学四(1)班的陈爱静同学爱死了新校区的软跑道、多功能室的大舞台。她说:“原来的学校只有一座楼,做操在楼顶上,跑步就是绕着教学楼转。”

  而全区最好的实验小学原先也设在百年文庙里,教学区就是一排三层小楼,每个班70多人,弯腰拣笔都要碰翻桌子。区教育局局长陈定宝说,百姓强烈要求改造这两所小学,上世纪90年代区里就出台了两所学校的新建规划,可是各需4000万元,苦于财力紧张,一直无法实施。

  两年前区委、区政府跳出了“公共事业只能财政投入”的框框,广益小学,交给雄州街道建设,政府拿地补偿;实验小学,由六合经济开发区代建,部分投入由政府每年从开发区上缴的基建费中代扣。2008年秋季入学之时,两所小学同时剪了彩开了学。“实小落户开发区后,很快就吸引来了一批开发商。”六合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王文贵说,尝到了建校的甜头,管委会正计划投资5000万,再建一所9年制学校。

  12月4日,六合区人民医院,暖意融融的输液室里,瓜埠镇老农曹发盛脱了羽绒衣半倚着输液。“像进了大宾馆,到处光亮亮的,上下楼都有电梯,吊水也不用再带着暖水袋来了。”说起改建后的人民医院,他夸个不停。3年前他胆结石在人民医院开刀时没床位只能睡在过道上,吃够了苦头。

  “六合近百万人口,当时的人民医院只有300张床位,大门前的巷子窄得连救护车都开不进来。”区卫生局局长马能友介绍,两年前区里将政府招待所的24.4亩地划拨给医院,同时,财政挤出4500万元、多方筹措1.6亿改扩建人民医院,床位翻了一番,现代化医疗设施大大提高。今年9月2日剪彩落成时,百姓一片叫好。与此同时,财政投入6500万元的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也将在明年上半年投入使用。与硬件相配套的是,农民医疗保障水平大幅提高,50万农民100%参保,5年前住院率是2.3%,今年翻番。“不是生大病的人多了,而是医疗保障水平提高了,住得起医院的人多了。”

  万顷良田整治,劣势化为优势

  “快点盖起来啊,我就要住在这画画里了。”12月5日,竹镇金磁村,村民唐学元站在“万顷良田”工程居民安置点巨幅效果图前出神。效果图里,绿树掩映下,一排排楼房清一色的黛瓦马头墙,超市、幼儿园、健身场一应俱全。

  一个月前,金磁村526户村民与镇里签订了“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搬迁协议,认购期房。竹镇副镇长李勇介绍,根据规划,竹镇将拆迁2552户农户集中居住,可净增3583亩用地指标,同时能把3.7万多亩土地整理成连片的高标准农田发展现代农业。

  李世贵说,六合北部山区农业人口多,住房分散,经济落后,可是我们抓住机遇,在全省万顷良田整治中成为首批试点,可以将目前的劣势变为后发优势。他算了一大笔账:“整治出的用地指标,能为工业腾出许多发展空间;农田成片,农民在家门口就能成为‘产业工人’……万顷良田整治,六合获益良多。”

  唐元庆则给记者算了他的一笔细账:领到了7万多拆迁补偿款,用这笔钱在集中居住区买到一百多平方米的房子,明年国庆前就能搬进去。家里还有10亩地,一年4000元租金,租金5年上调5%。自己再随便找点事做做,每月千儿八百的收入不成问题。“儿子已经在炼油厂上班。全村2000多青壮劳力,1500多都找到工作了。”

  3年内,六合15万亩农田将完成“万顷良田”整治,全部流转规模经营,农户集中在水、电、气、电视等配套齐全的居住点里。“万顷良田”整治,一幅农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卷轴正在徐徐展开。
所属专题:
 打印  收藏本页  关闭本页
来源: 新华日报 作者: 记者 俞巧云 颜芳 通讯员 金安凡 金世凯 阮超 郭妍 编辑: 宋琼燕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最新
 
图片
 
    蚕丝被现做现卖
    蚕丝被现做现卖
    酒店逃生演练
    酒店逃生演练
    搏击
    搏击
    “马儿”找主人
    “马儿”找主人
桐乡网警
浙ICP备06047663号 桐乡市新闻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2006-2008(第三版)
电话:(86)0573-88118696 
地址:浙江省桐乡市振东新区环园路578号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