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今日桐乡数字报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桐乡
浙新办2006[33]号
 网站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党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 文明 | 彩票代购 
 桐乡概况 | 理论视点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资讯 | 民生信息 | 投稿
 【镇街网闻联播】: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社区巡礼
  您当前的位置 :  桐乡新闻网 >桐乡新闻 >桐乡·时政

[忆历史说变化]桐乡办学条件"质的飞跃"

 

       [二张照片]上图是八十年代初原乌镇公社西浜村小学。下图是现在的乌镇植材小学。原乌镇镇和乌镇乡(公社)共有十多所小学,由于领导和群众对教育的重视、经济的发展、道路的畅通,原10多所学校现已合并为一所学校。 


      [ 一组数字]1978年全县教育经费总额为233.85万元,2008年为9.3亿元,是1978年的398倍;1978年的校舍总面积为16.03万平方米,2008年为109.22万平方米,是1978年的6.8倍。1978年前建造的校舍现在基本上都已拆除,所以这些校舍都是新建的。

       笔者从1980年进入教育局,到2003年退休,一直从事校舍建设和财务管理等工作。退休后虽然不直接参与校舍建设,但一直关心桐乡的校舍建设,近几年桐乡的校舍建设得到了更快更高层次的发展。笔者亲眼目睹了桐乡30年校舍建设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前,桐乡教育也讲普及,但那是一种低水平的普及。当时的学校大都办在祠堂、庙宇或地主留下的堂屋里。七十年代桐乡也曾经掀起一个建校高潮,但都是就地取材因陋就简建造的校舍,加上维修经费缺乏,没有几年大部分成为了危房。上个世纪80年代初,村级学校几乎都是危房和破旧校舍,更谈不上内部教学设备,即使乡中心和城镇学校也存在较多的危房和破旧校舍。

 

       当时由于经济落后,从干部到群对教育普遍不夠重视,所以教育经费严重匮乏。1980年,国务院出台了各级政府要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和教育集资等有关文件,但落实程度不足。1981年,我们跑了好多乡镇,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但仍一无所得,全年各乡镇对教育投资为“零”。桐乡的集资办学和校舍建设高潮是在《人民日报》记者周祖佑、丁雪萍一篇批评报道后掀起的。1982年底我们接到通知,人民日报二位记者来采访,当时通知了乌镇公社的文书后。第二天局领导陪同二位记者乘小汽艇到了乌镇公社,笔者也随同前往。当时,公社几位领导正在开党委会,等了一会后书记从楼上下来接待了二位记者。书记介绍了乌镇乡镇企业发展情况,当记者问到“中央召开十二大后,你们打算在教育上怎样开创新局面”时,书记回答说“我们还没有空进行讨论”,问到前期对教育是否有投入,回答是“没有”。客观上,不重视教育这在当时是很普遍的现象。后来,我们和公社中心校长陪同二位记者到渔业村一所小学去看了校舍,校舍确实破旧,墙上都是大洞,屋面沿口少了很多瓦片,据说是渔民拿到自家补漏去了。校舍门窗不全,没有玻璃,课桌凳缺腿无底。后又到南日几个公社去看了几所学校。当时记者看到了破破烂烂的校舍,却看到了乡镇建造的漂亮影剧院、办公楼和气派的民宅。

 

       1983年1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嘉兴地区教育为何落后》的文章,点名批评“茅盾故乡文盲多”,“这里最差的房子是学校”。《人民日报》的批评文章发表后,引起了省、地、县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特别是桐乡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多次会议,立即出台了《关于开创我县教育事业新局面的决定》,掀起全县范围的办学热潮。记者丁雪萍连续来桐乡四次,1983年2月1日《人民日报》又以《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切实研究改进措施---嘉兴地区决心改变教育落后现状》进行后续报道。

 

       我们抓住了这个大好机会,首先与乌镇公社签订了建造中心校的合同,局补助房屋建造经费的四分之一,其余土地、围墙等均由公社解决,并落实校址立即建造。以此为突破口,向其它公社宣传。在短短的几天中,与新生、青石、同福、河山、上市、濮院等公社签订了建房合同。1983年各乡镇的教育投入从零突破,达到200多万元(当时建一幢四层教学楼只要10多万元),在1983年底建起了多幢漂亮的3至4层教学大楼,当年县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比上年也增加了25%,大大超过了财政收入递增的速度。从此开始,各级政府逐年增加了对教育的投入,群众对教育集资也如火如荼地开展,使桐乡教育步入良好发展的轨道。1989年3月,省政府、省教委分别表彰的抓教育工作成绩显著的县委书记和分管副县长名单中,桐乡县委书记夏益昌和副县长方艾都名列其中,1992年底,桐乡县被省政府评为全省改善办学条件先进单位。


       春风化雨沐华夏,教育改革乘东风。随着桐乡政府对教育事业的日益重视,全社会尊师重教意识迅速增强,市民对教育的热情极大提高。经过30多年的努力,桐乡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的最直观的见证就是校舍建设,通过学校布局调整和标准化学校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人民教育人民办”再到今天“人民教育政府办”,历史总是螺旋形上升,使校舍建设的布局更合理,更规范,品位更高。“阳光总在风雨后”,30载教育沧桑巨变,旧貌换新颜,看如今,全市城乡一所所崭新的学校拔地而起,校园内花香鸟语,书香怡人,为我们的下一代创造了一个美好的学习环境而感到欣慰。


所属专题:
 打印  收藏本页  关闭本页
来源: 桐乡新闻网 作者: 吴森林 编辑: 朱方红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最新
 
图片
 
    “企业文化月”启动
    “企业文化月”启动
    个性家纺产品走俏
    个性家纺产品走俏
    黄瓜喝营养“饮料”
    黄瓜喝营养“饮料”
    科技创新实验室启用
    科技创新实验室启用
桐乡网警
浙ICP备06047663号 桐乡市新闻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2006-2008(第三版)
电话:(86)0573-88118696 
地址:浙江省桐乡市振东新区环园路578号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