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今日桐乡数字报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桐乡
浙新办2006[33]号
 网站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党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 文明 | 彩票代购 
 桐乡概况 | 理论视点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资讯 | 民生信息 | 投稿
 【镇街网闻联播】: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社区巡礼
  您当前的位置 :  桐乡新闻网 >国内国际 >强县新闻

江阴:在“人才环流”中登上智力高地

  江阴,以一县之地集聚天下高才。2006年到2008年,江阴人才总量从18.5万增长到25.94万,年均增长15%以上;引进49个创业团队、115名海归人才;聚集了1400多名博士、硕士,在全国县级市中名列第一。


  “人才抄底”现在进行时

  今年以来,在美国旧金山、华盛顿和加拿大多伦多,一个中国的县级市的招“才”活动引起了轰动。江阴首次赴海外举办高层次人才招聘会,在国内县级市中开创了境外招才先河。几场招聘会一开,近600份推荐材料和项目说明书蜂拥而至,80%来自资深海外学者、工程师等,70%拥有博士以上头衔。

  “人才结构决定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决定城市结构。”无锡市委常委、江阴市委书记朱民阳说,“我们要营造一种既让人才辈出又让人才荟萃的局面。”他介绍,最近两年,江阴引进的海归人才和创业团队,在全国县级市中是最多的。

  看准了全球“人才环流”的大趋势,江阴抢先实施“海外人才抄底计划”。在继续推进“530”计划的基础上,出台《江阴市引进国外智力项目资助实施办法》,率先在省内实现文教类引智项目由地方财政资助,加大对科技领军人才、海外留学归国人才的引进和扶持力度。一系列配套政策的出台,使江阴成为江苏乃至全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政策力度最大、条件最优的城市之一。

  全民“再教育”提升城市竞争力

  尽管从美国回来已有一个多月,江阴临港新城管委会副主任王益新,仍然沉浸在“学习+实践”的“斯坦福周期”中。2009中国农历新年前夕,江阴把30名通过国家外专局BFT考试的70后科级干部送到大洋彼岸的斯坦福大学,参加“公共管理与区域创新”研修。把几十名基层干部送到世界一流大学全面系统地学习3个月,这在我国史无前例,在斯坦福大学的培训史上,也是第一次。

  为了让基层决策者与“世界头脑”近些,再近些,江阴不惜一掷千金。除选送干部出国培训外,江阴还组织基层领导干部到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国家行政学院、中央党校、香港理工大学、新加坡新华管理学院等国内外知名教育培训机构,接受专题培训,提升科学发展能力。

  对领导干部出手阔绰,对企业家甚至一线工人,市里派发的“红包”也不少。在江阴有一个传统,对优秀企业家不奖钱,奖“培训”。从2007年起,全市实施“百名企业家创新培训计划”,先后把200名不同类型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送到澳大利亚、美国、德国、日本等国,进行个性化培训。老板出国培训,回国后再培训员工,给钱,给技术,还给岗位,把企业办成了学校。

  人才高地铺就创新大道

  “在江阴创业,有一种被推着跑的感觉。”硅谷博士彭泽忠去年5月,带着自己发明的不挥发存储器专利技术和30多人的研发团队来到江阴,创办了江苏凯路威电子有限公司。彭泽忠说:“我在美国的公司叫Kilopass,在江阴的公司叫Kiloway。从pass(小道)到way(大道),相信我们的公司能够在江阴大步前行。”

  江阴招才引智,坚持“借力”,通过搭建软硬件平台,探索出一条人才、项目与技术紧密结合的产学研合作新模式。截至2008年,江阴已建成“三创”载体108万平方米,企业博士后工作站12家,建立各类科研机构170多家,引进10多家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形成以企业研发中心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平台和以产学研战略联盟为主体的合作创新平台。

  去年6月开园的扬子江国际生物医药孵化园,请来美国波士顿的生物医药管理团队对园区进行专业化运作,短短3个多月,园区就引进企业10余家。园区负责人介绍说,进来的企业最看重的是园里有个公共实验室。这个实验室为企业提供了研发、孵化、测试的共享平台,它不一定是最高级最昂贵的,但却是理念最新、效率最高、最实用的。

  近年来,江阴与清华、复旦,美国哈佛、加拿大麦马斯达等10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机制。江阴还成立了全国县级市首家国际咨询委员会,借助国际外力服务原创经济。


所属专题:
 打印  收藏本页  关闭本页
来源: 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作者: 通讯员 王敏 记者 马薇 编辑: 朱方红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我来说两句:
昵称: 输入答案:
  
最新
 
图片
 
    废旧电池的尴尬
    废旧电池的尴尬
    专家考察雪茄烟种植
    专家考察雪茄烟种植
    服务台胞 送证上门
    服务台胞 送证上门
    桐乡发展“刻”进60年记忆
    桐乡发展“刻”进60年记忆
桐乡网警
浙ICP备06047663号 桐乡市新闻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2006-2008(第三版)
电话:(86)0573-88118696 
地址:浙江省桐乡市振东新区环园路578号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