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今日桐乡数字报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桐乡
浙新办2006[33]号
 网站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党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 文明 | 彩票代购 
 桐乡概况 | 理论视点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资讯 | 民生信息 | 投稿
 【镇街网闻联播】: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社区巡礼
  您当前的位置 :  桐乡新闻网 >桐乡新闻 >桐乡·综合

乌镇 在危机中奏响最强音

  说到乌镇,首先让人想到的便是名人和旅游。殊不知,这几年乌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2008年,在乌镇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镇上下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全镇实现生产总值达15.23亿元,比上年增长8.52%。工农业现价总产值69.5亿元,为打造“人居乌镇、实力乌镇、文化乌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保稳促调” 渡经济“寒冬”

  2008年对于乌镇镇众多中小企业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国际金融风暴使该镇工业经济发展步履维艰,但全镇上下主动应对冲击,贯彻落实工业兴镇、招商引资、技改投入、节能减排的总体要求,保稳促调得到落实,全年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67.1亿元,同比增长4.7%,全镇规上企业中产业增长30%以上有9家。

  “保增长促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是在乌镇镇听到最多的话,如何在危机中求发展,乌镇镇党委、政府有着自己的“小九九”。

  近年来,乌镇镇工业经济发展中存在规模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等现象。目前,乌镇镇共有各类企业1427家,其中规上企业73家。由于受银行信贷资金紧缩、市场原材料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等影响,企业发展面临较多困难,出现了发展速度放慢、增幅不明显、效益下降等情况。与此同时,企业之间恶性竞争现象有所抬头,如恶意哄抬职工工资、相互之间挖熟练工等。

  “危难之际,政府要出手扶一把,帮助企业走出困境。”乌镇镇党委、政府组织引导成立中小企业协会,吸收了首批企业会员53家,特邀会员10人。其中的协会基金主要来自协会理事单位和会员单位,由协会统一管理,主要用于会员单位资金调头所需。“有了这个协会,企业之间可以互相通气,信息资源实现了共享。”乌镇衬衫总厂总经理张二麟的话道出了企业会员的共同心声。有协会作“后盾”解决资金调头问题,企业也敢做大了。据了解,中小企业协会已帮助40多家会员单位资金调头近1.5亿元,2008年全镇没有出现因资金链中断而出现的停产或破产企业,也无一职工下岗或领不到工资情况。

  如今,污染严重、效益低的传统产业越来越遭社会摒弃,产业升级势在必行,乌镇镇党委、政府转变思想,腾笼换鸟。一些老的砖瓦厂、丝厂关闭了,腾出了宝贵的土地。由于乌镇镇在地理位置上没有突出的优势,并不受“杭迁企业”青睐。2008年,乌镇镇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工业区开发步伐,积极改善投资环境。通过政府招商、企业招商、中介招商、产业招商等途径,利用乌镇旅游开发的亮点和知名度,推出以工业区、商贸区、休闲区、农业园区等对外开放招商项目。首批4家杭迁企业入驻乌镇,实际到位外资360万美元,实现市外内资9072万元。一些机械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乌镇镇工业注入了新鲜血液。

  “向科技要效益”已被众多企业奉为金字箴言。围绕科技创新和品牌战略,建立了5家企业技术创业中心和企业研发机构,开发新产品,开展技术创新。各企业还主动出击与国内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开展对接活动,引进技术和科研成果,转化生产力,申报科技开发项目16个,其中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和省级重大科技优先项目各1个。全镇规上企业的新产品产值为5亿元,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4%,全年专利授权达到30项。

  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农业并不乐观,农产品价格大幅下挫,直接影响了农民收入。特别是作为乌镇镇传统产业的种鸭养殖更是遭遇“冰寒期”,价格跌入谷底,是逆境求生还是顺势而倒,这道选择题摆在了养殖户面前。

  “必须改良品种,升级换代。”乌镇禽蛋市场的总经理朱显忠当机立断,并在市场内建立起一个种禽基地。原来乌镇镇养殖户虽然一直养殖樱桃谷种鸭,但经过几代更迭,品种已变杂,出现返祖现象,个体也参差不齐,不适应现代化生产。于是基地花大价钱引进了1.5万只纯种樱桃谷SM-3种鸭,集中进行示范化饲养,并制订了统一的饲养标准,实施统一防疫,“标准化”的苗鸭得到了山东市场的认可,每只苗鸭比原来提高了0.3元至0.5元。

  逆风之下,乌镇镇农业基础地位还是得到巩固提高,实现农业总产值3.5亿元,效益农业大行其道。顺利完成浙月、五星、新翁3个行政村的万亩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新建2个生态畜禽养殖小区,建成2个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3000亩。

  乌镇镇是旅游大镇,依托兴旺的旅游事业,镇党委、政府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结构调整的重点,全镇三产数字再攀新高。2008年实现第三产业生产总产值6.1亿元,同比增长27.2%。实现税收5300万元,同比增长67%。乌镇镇顺利通过省级旅游强镇考核验收,成为全省首批旅游强镇之一。

  以古镇旅游为龙头,以“一主三副” 为重点,努力在发展旅游、开拓市场、整合旅游资源、拓展服务领域上下功夫,优化观光、休闲等旅游项目,有力推动了乌镇服务业的发展。乌镇景区全年共接待游客260万人次,旅游销售收入突破2亿元,华庄生态农业观光园接待游客20万人次,总收入超过1000万元。区内实施了通安二期、昭明书舍、新林家铺子等项目,华庄生态农业观光园增资200万美元,正式启动南宫新区综合性商住项目。

  除了经济效益,旅游对全镇所带来的社会效应也不容忽视。随着各地游客纷至沓来,镇区环境彰显了景区的品位。镇党委、政府加快镇区镇貌改造步伐,先后实施了子夜路改造、新华路延伸、乌镇客运汽车站搬迁等重点旅游配套项目工程,城镇人气实现了逐步集聚。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服务等其他产业稳步发展,餐饮、娱乐等新型服务行业进一步繁荣。

  “和谐民生”贯穿社会事业

  不久前,乌镇镇的姚阿甫等49户扶贫建房户在镇民政办领到了补助金40万元。“我们能住进新房,全靠政府的补助。”凌水荣拿到了1.22万元建房补助,开心地说。

  2008年,乌镇镇着手对全镇住房困难户进行了调查摸底,将49户困难户作为扶贫建房对象。凌水荣妻子常年患病,瘫痪在床,儿子在读高中,一家三口仅靠低保糊口。眼看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破旧不堪,晴天晒太阳,雨天遭雨淋,凌水荣想改建新房的愿望一天比一天强烈。镇民政办了解情况后,把他家列为扶贫建房对象,终于圆了他的新房梦。

  民生重于天。2008年,乌镇镇党委、政府一直把民生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公共服务向困难户倾斜,为弱势群体撑起一片天。除了完成扶贫建房,还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09万元,慈善、大病医疗、临时救助金117万元。落实廉租房廉租金补助政策,发放补助金16万元。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率达100%,逐步提高五保老人待遇,关心残疾人生产、生活,对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的137名残疾人发放生活补助金。城乡社会保障事业统筹发展,4191人享领70岁以上高龄老人生活补助,失地农民应保尽保。

  环保问题是关乎社会发展的大问题,乌镇镇狠抓节能减排降耗工作。新增了3家企业实行集中供气,进一步淘汰落后的高能耗小锅炉,同比减少原煤能耗量1.5万吨。投资2200多万元的冠峰热能项目正式通过立项,土建工程已开工建设。同时,实施企业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工程和推行废物循环利用,有效降低了污染物的浓度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

  一年时间到底可以改变多少?乌镇镇浙月村告诉我们,可以让一个村庄脱胎换骨。以整治村和经济薄弱村改造为契机,浙月村成为了乌镇镇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样本。

  “以前路不通,河道臭,现在你看看,这才是新农村的样子。”村民徐金根掩饰不住内心的高兴。只见田间道路用水泥或碎石进行了硬化,泥泞的泥路不见了,村民的摩托车、拖拉机甚至汽车都可以畅行自如,收割机也能开到田里了。原本被抛荒、废弃的土地,经过整理后变成了耕地,增加了耕地面积。因长期不疏浚,浙月村的河道已经变浅干涸,村委会组织村民清理河中的淤泥、水葫芦,把长期“潜伏”在河道里的“赤膊船”全部转移,有些河道还建设成美丽的生态河岸,促进了农业生产,美化了环境。整治一新后的河道现在有了专门的保洁员。

  以点带面,2008年乌镇镇新农村建设得以全面提升。全镇266条191公里河道落实了长效保洁机制。顺利完成2个整治村,2个扩面提升村和3个生态村的建设任务,完成9个新农村电气化村建设任务。修筑镇、村公路31公里,建成联网公路4.5公里。加大农村宅基地整理力度,完成包括省级示范点在内的宅基地复垦面积259亩。

  乌镇镇有不少农民发展养殖业,面源污染治理成了最大的难题。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新建的生态畜牧小区巧妙地将微生物“请”到猪圈中,充分分解、转化排泄物中的有机质。采用这一生物处理技术,生猪养殖不仅实现零排放,获取的COD(化学需氧量)减排指标进入市排污权交易中心后,农户还能获得相应的交易费。现在其他一些养殖户也计划再建一个畜牧小区,实现集中养殖和治理。如今,乌镇镇成为全市生态环保养猪技术的一个试点镇。

  “积极健康”唱响精神文明曲

  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先进村镇、中国魅力名镇、全国环境优美镇、省级文明镇、生态镇……这是千年积淀下的乌镇镇在新时代被冠以的新头衔。2008年,乌镇镇又向全国文明镇发起冲击,一场围绕国家级文明镇的创建活动有序展开。

  乌镇镇从2005年起开展了城乡文明结对共建活动,提出“城乡文明手拉手,结对建设新农村”。共建单位从各自实际出发,在经济共建、教育共建、文化共建、环境共建、文明共建等取得了“多赢”的格局。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嘉兴三珍斋食品有限公司在浙月村建起了生态肉鸭养殖基地,实行订单收购,增加了农民收入。在农闲时节,招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厂就业,使农闲季节剩余劳动力得到有效转移。乌镇镇始终坚持用先进的文化占领新农村建设的最前沿。以培育新农民、弘扬新风尚为主题,推出了“新村有约——文明农家行”活动,通过常识宣传、送戏下户、农民互动三个环节,以送文化为纽带,以宣传和互动为重点,引导农民参与到健康的文体活动中来,弘扬乡风文明。

  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进一步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白马墩村率先开展了“我身边的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村民钱玉明、沈树坤等10人分别被评为助人为乐和诚实守信道德模范。在此基础上,又在全镇开展镇级“我身边的道德模范”评选,通过挖掘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平民英雄,表彰在百姓中涌现的凡人善举,形成了“群众评、群众夸、群众学”的良好氛围。在全镇上下兴起学习道德模范,褒扬文明新风的热潮,促进全镇精神文明建设。

  去年,乌镇镇还荣获浙江省体育强镇称号。这离不开乌镇镇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扎扎实实开展文体设施建设。科学规范地组织群众参加太极剑、拳和功夫扇,举行有民间特色的踏白船、水龙会等项目表演,举办全镇农民运动会、篮球、乒乓球、棋类专项比赛等,通过体育强镇的创建,乌镇镇广大农村、社区的体育事业一年比一年发展。

  以全国文明镇创建为主线,乌镇镇进一步深化城乡结对共建工作,继续抓好文明单位、文明村的争创工作,扩大了文明单位覆盖面。继续开展文明家庭、青年文明岗岗位、巾帼示范岗等争创活动。
所属专题:
 打印  收藏本页  关闭本页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版 作者: 记者 沈怡华 编辑: 沈正禹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我来说两句:
昵称: 输入答案:
  
最新
 
图片
 
    废旧电池的尴尬
    废旧电池的尴尬
    专家考察雪茄烟种植
    专家考察雪茄烟种植
    服务台胞 送证上门
    服务台胞 送证上门
    桐乡发展“刻”进60年记忆
    桐乡发展“刻”进60年记忆
桐乡网警
浙ICP备06047663号 桐乡市新闻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2006-2008(第三版)
电话:(86)0573-88118696 
地址:浙江省桐乡市振东新区环园路578号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