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今日桐乡数字报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桐乡
浙新办2006[33]号
 网站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党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 文明 | 彩票代购 
 桐乡概况 | 理论视点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资讯 | 民生信息 | 投稿
 【镇街网闻联播】: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社区巡礼
  您当前的位置 :  桐乡新闻网 >人文桐乡 >民俗风情

新年来临话春联

  按《辞海》的注释,春联是春节里用红纸写成贴于门上的联语。春节写春联贴春联,是神州大地各民族的共同传统习俗,由桃符演化而来。


  相传,早在秦汉时期,人们在桃木板上画上神荼、郁垒两神的像,或是写上两神的名字,挂在大门两旁,用以驱邪镇鬼,祓除不祥,称之为“桃符”。桃符呈条形,每于除夕之夜以旧换新,北宋王安石诗“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绘的正是此种情景。


  五代末期,桃符发生了质的变化。据传,后蜀皇帝孟昶爱好诗文,一连几年的除夕晚上,在桃符上题写吉词“元亨利贞”。广政二十七年(公元964年)大年三十晚上,孟昶把“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两句写在了桃符上,后人称此是我国的第一副对联,但不称春联,因为当时还没有“春联”这个词呐。

 

  从此以后,写“春联”在朝廷和民间渐渐流行开来。明朝时,京城金陵(今南京)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民小户,一到春节来临,各自忙着筹办春联,通晓文墨的自己撰写,目不识丁的请人代笔,一时间,大红纸价一日三涨。


  一日,夜幕降临之时,明太祖微服出巡,见家家门上大红春联耀眼夺目,又都讴歌皇帝恩泽百姓,祝愿大明江山永固,心里自然高兴。至一小巷深处,发现一户门上未贴春联,便进去询问原因。原来,这家户主是一名屠夫,也能为牲畜腌割,春节来临时正忙着为邻居杀猪宰羊呢,加上全家人又都斗大的字不识一箩,因此还未顾得上请人代笔。太祖以为情有可原,便毛遂自荐为其代书一副:“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后来,明太祖为百姓写春联的事传遍金陵城,又传向全国,官民感佩,纷纷仿效,渐渐普及,至清朝初期已是蔚成风气,有清人在《燕京岁时记》中这样记载:“祭灶之后,即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还由此生出了一个新的就业行当:在市肆屋檐下为人代书春联,以图润笔。


  如今过年时,写春联、贴春联这一传统习俗依然在老百姓中延续着,内容也多为歌颂、祝愿国泰民安,吉祥如意,人寿年丰,发财多福之类的吉词吉语,既把万家门楣点缀得焕然一新,又让人观之赏心怡神。
所属专题:

 打印  收藏本页  关闭本页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版 作者: 小麦 编辑: 宋琼燕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我来说两句:
昵称: 输入答案:
  
最新
 
图片
 
    废旧电池的尴尬
    废旧电池的尴尬
    专家考察雪茄烟种植
    专家考察雪茄烟种植
    服务台胞 送证上门
    服务台胞 送证上门
    桐乡发展“刻”进60年记忆
    桐乡发展“刻”进60年记忆
桐乡网警
浙ICP备06047663号 桐乡市新闻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2006-2008(第三版)
电话:(86)0573-88118696 
地址:浙江省桐乡市振东新区环园路578号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